貴族搖籃伊頓公學的優(yōu)等生,中國第一位三星級的天才騎手,上天是如此眷顧這個中英混血的英俊少年。更令人羨慕的是,他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和一個極具人格魅力的父親——華山。談到兒子,華山的每一言,每一語,無不流露著父親那份特有的愛——低調、厚重并且包容。
“天”在“山”的肩膀上
華山和華天,從名字可以看出父親對孩子的殷切期盼。山上有天,爸爸華山仿佛一座可靠雄偉的大山,讓華天可以踩在肩膀上直上云端。
華山現在從事的是航空航天事業(yè),但這條路并非他自己的選擇。這是因為,華山的父親華龍毅是抗美援朝戰(zhàn)爭期間第一批入朝空軍——空四師的飛行大隊長,也是中國空軍第一位特等功臣。當年他老人家孤身一人先后擊落4 架美軍飛機,被毛澤東主席譽為“孤膽英雄”。在父親的影響下,華山從小接觸最多的就是飛機,但華山本人對飛機并沒有多大興趣。所以華山非常重視對孩子興趣的挖掘,喜歡什么,就要給他最好。他的兩個孩子華天和弟弟華明從小喜歡聽故事,大一點了就開始對文學作品感興趣,華爸爸為此買了很多書,“可以擺滿幾面墻,這些書他們哥倆全都讀過。”沒有對于父親偉大的渲染,沒有父親對兒子的夸夸其談,華山只是淡淡地表達著作為一個父親,他很幸福。
華山的童年記憶除了飛機,還有另一個關鍵詞:動蕩。動蕩的青春,動蕩的年代,“那年頭,我感覺每過兩、三年就要換個地方生活一陣子,如果安定一段時間,反而不適應了。”北京,廣州,英國……直到現在,華山依舊過著“空中飛人”的生活, 這種狀態(tài)被他定義為“游牧民族”。生活鍛煉了華山過人的適應和應變能力,這一點遺傳到了華天那里,便成了馬術運動最可貴的天賦。而對于家的概念,華山規(guī)劃中比較固定的兩個點是北京和英國,“當然這可不是什么邪惡軸心,”話語間,華山先用了極富年代感的調侃,然后正經說道:“我跟妻子說過,孩子在哪,哪里就是家。”這就是父愛,堅定和低調。正是這種堅定,使得華天能夠得到在華爸爸的幫助下,一路快樂幸福。
中國與英國,如何選擇
即將步入不惑之年的華山,談起當年認識妻子的過程尤為感慨,描述起來細節(jié)入微,仿若昨天。當年他在廣州與朋友的聚會上,認識了現在的妻子羅山——一位蘇格蘭軍人的女兒。“我們的名字中都有一個‘山’字,這就是緣分吧。”當年的羅山,幫助寶潔公司在一夜之間打開并占領了中國的生活用品市場,到現在都是市場營銷中經典的案例。對于妻子的成就,華山是欽佩的,但如同所有的跨國戀愛一樣,他們也面臨著文化背景的差異所帶來的分歧。
妻子在事業(yè)頂峰的時候為了家庭退出商海,專心做母親,家庭、孩子對她來說相當重要。所以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中國爸爸和英國媽媽同是出于愛,矛盾就突顯了出來。而對于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方式,華山總結為“負面教育”,爺倆總有些壞壞的小討論,那是一種男人和男人的對話,當然僅僅局限于他們兩人之間:“堅持自己的理想,自己選擇自己要走的路并接受后果。不客氣地說,假如校長要開除你,那你就先開除他。”
看似放任孩子的華山,其實對孩子前途是最上心的人。對華天念哪所中學的選擇上,華山的意愿遭到了妻子的強烈反對。華山希望兒子可以進入久富盛名的伊頓公學,妻子卻因為自己念過枯燥森嚴的高等女子留下了不少遺憾,而不希望兒子重復這條路。況且伊頓的入學條件相當苛刻,除了昂貴的學費和嚴格的階級評定以外,還需要學生本身過人的學習天賦和勤奮努力,華天沒有讓爸爸失望,成功考入了伊頓。
也正是因為作爸爸的這份堅持,華山對華天的世界觀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中英混血的華天雖然普通話還不太好,但他從小就認定自己是一個中國人,并且為此而自豪。華天說:“我告訴自己,作為一個中國人,我理應為我的祖國做點什么。兩三年前我曾經接到過英國青年隊的盛情邀請。雖然外人看來很是可惜,但我卻不這樣認為,我知道自己應該做出怎樣的選擇。所以,如果再有機會參加2012 年倫敦奧運會,我依然是代表中國!”
天上的飛機,地上的駿馬
“我沒有教過他騎馬,因為我以前不關注這項運動。但自從華山愛上騎馬以后,我也跟著愛上了它。”一直處于航空領域的華山,本來對馬術一知半解,但他最希望孩子快樂,也尊重孩子的選擇,無論飛機還是駿馬,一切只要兒子喜歡就好。“在這個過程中,我和兒子一起成長,我們都在進步。”
體育運動考驗的是身體素質和團隊配合,而馬術是一項更加特殊的運動,與運動員配合的是有生命的馬,配合難度可想而知,英國人更稱之為“終極運動”。馬匹出現拒跳或者各種意外,華天需要冷靜的判斷并且及時應變,這時候華爸爸的品行在華天身上表露無疑,而華爸爸自己作為觀眾也享受其中:“我喜歡看華天跨越一道又一道的障礙,流暢瀟灑。”
但“空中飛人”的生活還要繼續(xù),奔波于世界各地的華山,非常重視親人間的交流。距離阻礙不了他們的溝通,“我從來不認為我遠離過我的兒子,每次打電話的時候我們都會聊很久,再見面就像從來沒有分開過一樣。”
天上的飛機和地上的駿馬,瞧這爺倆。
Questionnaire for great daddy
中英文化的差異會不會在教育上使你和妻子兩人產生分歧?
分歧是有的,為了華天是否上伊頓公學這件事情,我和妻子差點離婚。因為她的童年就是在一所英國頗有名氣的女校里度過的,她覺得她失去了很多東西,因此不希望兒子再走這條路。
您所說“負面教育”會影響兒子和您的感情嗎?
這會讓我們更加親密。雖然我們不經常在一起。我經常在外面忙,即便半年沒見,再見面的時候依然不覺得陌生,似乎從來不曾離開。
兒子的成名不是因為他優(yōu)秀的成績而是馬術,您有什么想法?
對于華天來講沒有出名一說,因為伊頓公學的教育是沒有出名一說的。即便是舉辦酒會,華天回去也依然可以安靜地看書,第二天還是會去馬場騎馬。早上給我一個大大的擁抱,告訴我:“爸爸,我想念我的馬了。”然后就飛奔到馬場去了。馬術對他來說只是愛好,與出名無關。
與兒子之間發(fā)生的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
很多,具體不好說是哪一件。不過一個月前去看我兒子的比賽,可能是因為我中午請朋友午餐時喝了酒,當時看到華天越野賽順利地跳過一個又一個障礙,看著兒子離我越來越近,我覺得非常激動,不過他卻在離我最近的一道障礙前停了下來,原來是他的馬發(fā)生拒跳。如果不是喝了酒,我覺得我的心肯定會跳出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