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賞

1101.27克拉大鉆
這顆101.27克拉的無色鉆石,日前在英國倫敦的克里斯蒂拍賣行首次為人所識,它將于5月28日在香港被拍賣。將近20年來,它是被拍賣的同類鉆石中最大的一顆,估計拍賣價格將超過600萬美元。
2鮮于樞草書《石鼓歌》
鮮于樞是元代書壇巨擘,對后世草書影響至深。他草書的《石鼓歌》用筆中鋒直下,稍斂毫芒,圓勁豐潤,渾雄樸茂而凝重,淋漓酣暢中蘊含著森嚴規矩。這部《石鼓歌》曾在某次拍賣會上創下了4200萬元的天價,這也是中國書法作品的世界拍賣紀錄。

3明永樂青花內外底龍戲珠紋棱口洗
這件瓷器被稱為“中國宮廷御制藝術精品”中的精品,一共經歷了3次市場拍賣,最終一次拍出了4900萬元的天價。這件瓷器是明永樂時期最出類拔萃的御制精品,曾放置于永樂帝御案之上,全器均以五爪龍紋做主題紋飾,器上共繪12條五爪龍,為御器中罕見。

電信重組傳聞風生水起
日前,喧囂多時的電信重組方案又披露了新的版本,根據方案內容,中國聯通將分拆CDMA網絡給中國電信,保留GSM網絡與中國網通合并,中國鐵通則并入中國移動集團。合并完成后,將形成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網通)、中國電信三大全國性全業務運營商。
盡管該方案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報批,但圍繞它展開的爭論依然非常激烈。有人質疑目前的重組計劃是不是最優方案,也有人擔憂,此次變局,會不會給未來的中國電信行業帶來再一次沉重的打擊?

觀點
“這一重組方案時間長,耗費資金多,并不是最優方案,聯通和網通將激烈地爭奪新聯通總公司和北方十省各級分公司的主導權,完全融合至少需要4~5年時間”。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 曾劍秋
“聯通的C網和G網除了無線設備外,無論在網絡、機房、設備、人員等方面,都是作為一個整體存在的,無法分割。這就像一個連體嬰兒,雖然長了兩個頭,但是心、肝、肺、腎等所有內臟和四肢都是共用的,怎么拆分?即使強行拆分了,也必須立即給兩個網重新建設相應的“基礎設施”,這不是又一次大規模的重復建設?所以我說,目前傳聞的‘5合3’方案,是‘百害而無一利’、‘重組不如不重組’、‘庸醫殺人’。”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 闞凱力

“電信重組的方案基本趨勢是由原來的6家電信運營商,整合為3家全業務運營商。從運營商個數而言,運營商個數減少了,從全局而言似乎表面上競爭激烈激烈程度降低了,但是對于移動通信局部市場分析,競爭的加劇是必然的。競爭合理導致資費會下降,消費者會得到更多的實惠。”
——中國通信業知名觀察家 項立剛
“長期來看,重組并不能改變中移動獨大的格局,而且由于本身沒有固網業務,移動和鐵通的合并也將遠遠比其他兩家的合并簡單。”
——長城證券分析師 張新峰
“重組之后中國移動組織架構不變,擁有3.9億GSM用戶,仍然是每天2億元以上的利潤。中國電信分家重組,走向正常運營少說也得半年,估計也就是保持原來的經濟效益。而新中國聯通(暫名)擁有約1.6億GSM用戶、約2000多萬PHS用戶、約1.4億固網用戶;由于要合并重組,走向正常運營也得一年半載,因此,估計其效益也就比原聯通好不了多少。”
——信產部電子科技委委員 李進良
1再聞銀行出錯
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許霆惡意取款案”還未塵埃落定,又有一起銀行出錯的事件擺在了我們面前。日前,在廣東省惠州市,有400名當地工人的工資是通過某農業銀行代發,然而最近的一次,這400人中卻有300多人莫名其妙地獲得了雙薪,經查實,原來這又是銀行釀出的一次失誤,據悉,目前銀行正在全力追回多發款項,并要求已經將錢花光的工人在一張寫明“非法取錢、保證還款”的保證書上簽名。讓人不解的是,明明是一次銀行自身的錯誤,為什么又成了別人的“非法取錢”?
2上海浦東“留人”不住?
因商務成本過高,許多原來在上海浦東辦公的企業紛紛上演集體搬遷,更多的企業開始落戶到上海閔行、上海松江甚至周邊長三角城市。除了租金成本上升的原因之外,浦東原本優惠的政策不再出眾也是原因之一。浦東的開放政策也主要來自上世紀90年代的浦東開發大熱潮,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開放力度,當時給予浦東的優惠政策如今看來已經不再吸引人。

3日系液晶“合縱連橫”
3個月前,日系液晶面板生產企業上演了一場結盟風潮,如今,這場風潮再度被推向頂峰。兩家日系企業夏普與索尼簽署了合資建立第10代液晶屏生產線的非約束性備忘錄。而就在日企從力量分散走向合縱連橫時,我國內地企業卻從接近整合重歸分道揚鑣。最近我國內地3家液晶面板廠京東方、上廣電、龍騰光電踏上兩年整合談判之路后,再度回到各自為政的原點。此前,由長虹、康佳、TCL、創維、深超聯合成立的深圳聚龍光電有限公司也已名存實亡。

4“金融韓流”席卷而至
面對韓國國內飽和的金融市場,韓資銀行紛紛進軍中國,試圖找到新的增長動力。韓國第二大銀行的新韓銀行將于3月在北京成立本地法人;韓國外換銀行在最近舉行的理事會上決定利用3億美元實收資本,在對金融企業有政策優惠的天津設立當地法人;韓亞銀行的長春分行已經于2月26日獲得銀監會批準籌建;而友利銀行(中國)行長將與延邊農信社于3月簽訂正式合作協議。中國金融市場上,也由此形成了一股劇烈的“金融韓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