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人民日報社新聞信息中心和中央電視臺七套聯合主辦的公司化新農村建設研討會,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為主題,對我國農業、農村、農民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公司化新農村建設”的倡導者郭大山先生通過對國外先進農業國家做法的考察,結合中國農村發展的實際情況,對中國農業、農村、農民問題進行剖析與研究,提出了一種用于貧困山區農村建設及平原地區和丘陵區農村建設的做法,力圖達到能適合各種不同資源的因地制宜開發,又能與國際市場接軌的現代大農業生產發展的“農業企業化、農村公司化、農民市場化”三化標準的公司化經營,實行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作、城鎮化建設的新農村建設管理形式。它的主要特點在于:一是改造傳統農村為公司化經營的新農村,二是改革單純農業為企業化管理的大農業,三是改變原有農民身份為“員工式”的市民化新村民。其現實意義是:在加強農業基礎地位的前提下,積極度探索走中國特色企業現代化的發展之路,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體化新格局。
會上,三農問題專家及學者們對“公司化新農村建設”這一新鮮經驗和做法進行了熱烈的討論。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教授、著名農業經濟專家劉振邦說:“公司化新農村建設管理方法把公司法、企業法、勞動法、合同法引入農村,從管理體制上打破了城鄉界限,縮小了城鄉差距,城市企業和農村企業都在公司法的管理下經營管理,由此實現了城鄉—體化經濟,公司化新農村建設管理方法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