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村聯體型即把多個農村連成一體,規劃成一個綜合性的公司化農村。
二、工業拉動型即實行“以工促農”發展建立專業公司改造傳統農村。
1、將原有個體工商業、私營企業整合成工業總公司后按各個工業企業(如工廠)成立專業公司形成專業化經營,工業總公司統籌管理。
2、將原有農業資源以農業產業成立專業公司,形成農業總公司。
3、由二大公司形成規模后產生商貿、服務公司。
4、由工業公司、農業公司、商貿公司整合成“某某村經濟開發集團”。
三、農業產業型即實行“股田制”,以農業產業項目建立專業公司改造傳統農村。
1、農民以“農田入股”成立農田糧食公司。
2、菜農以“土地入股”成立果蔬種植公司。
3、按種植項目成立,果木公司、果園公司、園藝公司、花木花卉公司等。
4、按養殖項目成立畜牧公司、養殖公司、漁業公司等。
5、將種植、養殖所形成的產品進行深加工,產生農產品加工公司和農產品貿易公司。
四、旅游文化型即以旅游業、旅館服務業為主建立專業公司。
1、以山水資源開發旅游項目成立旅游公司。
2、以民俗文化資源或宗教文化資源項目成立旅游公司。
3、以旅游項目拉動旅游業服務成立服務公司。
五、生態觀光型即以建立觀光型農業改造傳統農村。
1、以蔬菜園公司、果園公司、葡萄園公司、桃花園公司等形成園林式觀光農業公司。
2、以戶外休閑活動(如垂釣、賽馬等)建立養殖公司。
3、以觀光門票、出售當地特色產品拉動觀光農業發展。
4、采用城鄉互動、經營權置換等方式。以觀光農業項目拉動觀光農業的發展。
六、山莊休閑型即以城市休閑帶動改造傳統農村。根據近城區的地理優勢和山水資源優勢及傳統文化優勢改造傳統農村。
1、建立山莊型休閑農業。
2、以傳統文化項目建立文化產業公司。
七、礦產資源型即開發礦產資源、建立礦產開發公司,以及由此形成與之相關的企業帶動改造傳統農村。
1、建立礦產采掘公司,對礦產資源進行開采挖掘。
2、建立礦產品開發公司,對礦產品進行一定程度的加工。
3、建立運輸貿易公司。進行礦產品的運輸和貿易。
八、產業聯動型即以加工產品形成加工、貿易、銷售公司。
1、以開辦豬、牛、羊等養殖場等企業,形成肉類加工,牛、羊奶加工,皮制品深加工等畜產品專業公司。
2、以開辦養雞場、養鴨場形成系列加工產品的專業型公司。
3、以種植產品形成加工,產生產品加工公司、包裝公司、商貿公司。
4、開辦特種養殖等高效益產業,并形成其產品深加工公司。
九、山區組合型即按照山區村民居住分散特點進行分散型生產、統籌管理、統一收購銷售,以專業組為單位成立專業生產公司、貿易公司和銷售公司。
十、手工藝品型即將當地手工藝藝術品形成加工產業,建立手工藝藝術品公司,以傳統文化產業的進一步發展促進農村的集中加工和手工藝品貿易。
以上“公司化農村”十大類型是按照科學規劃、因地制宜的建設原則,在區別和發揮各種類型的農村資源優勢的基礎上創建新型公司化農村模式。充分發揮城市資源與農村資源的轉換作用,形成城鄉互動;充分發揮城市供銷市場(國內和國外)與農村產業基地聯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