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插圖是一門具有特殊性質的藝術形式。在風格與形式上它像純藝術那樣無拘無束、變化多端;但在創作內容上又要受到服務對象的限制,屬于設計范疇,同時還要和許多藝術設計形式綜合成一個整體,很少孤立存在。它涵蓋面、滲透力、融合性都很強,插圖的這些獨特性決定了他的表現形式必然十分豐富多彩。
關鍵詞:表現形式 傳統手繪 印刷工藝 設計軟件

從有大眾傳媒和公共藝術設計開始的那天起,插圖就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隨著時代的發展,尤其是當代社會處在一個視覺語言極度泛濫的階段,當人們對具有鮮明個性的藝術設計形態和有足夠特色和足夠“復雜”映像的要求越來越多時,插圖藝術必將以它獨特的表現形式和豐富的表現手段在大眾傳媒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最近幾年,在圖書雜志、時裝展示、廣告、音樂以及電視熒屏上,插圖藝術形式頻頻亮相。時代呼喚有個性的、表現形式豐富的插圖作品以各種大眾傳媒為載體,把我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
一、插圖的概念與發展
插圖屬于“大眾傳播”領域的視覺傳達設計范疇,是藝術設計的分支。傳統插圖的概念是指“插在文字中間幫助說明內容的圖畫”。插圖的英文單詞通常稱為illustration,在西方是指《圣經》或祈禱文中的裝飾性文字和圖案造型。而現代插圖普遍泛指可以作為說明和論證的一切視覺材料。所以,我們對插圖藝術的理解不應該有過多的局限性,當代插圖區分于傳統插圖的最大不同就是不受各種風格形式、繪制方法甚至傳播媒介的束縛。
二、插圖表現形式分類
1、傳統手繪表現形式
插圖藝術產生初始,手繪風格一直占有主導地位(同時也因為技術的單一性和不發達性,它成了唯一的表現形式),它是人類對描繪事物對象最原始也是最直接的表現形式。
(一)鉛筆、彩色鉛筆……
鉛筆是最普通、最易掌握,同時又是最容易修改的繪圖工具。直接用鉛筆繪制的插圖,能夠給人以輕松、自然之感。鉛筆除了普通的黑色,在做插圖繪制時更多的插圖師使用的是彩色的。彩色鉛筆包括水溶性和非水溶性,其顏色配置十分豐富,可根據個人繪畫習慣和畫面要求進行選擇。現今,我們所看到的絕大多數兒童類插圖書籍都是使用彩色鉛筆繪制而成的,尤其是國外獲得插圖類大獎的優秀插圖作品。因為彩色鉛筆在保留了單色鉛筆的輕松、自然、表現力強的特點之外,還夾雜了豐富的色彩變化,如果是水溶性質的,那么它的變化力和銜接力將得到更多的發揮。用彩色鉛筆繪制時,要由淺入深,多層涂敷,必須充分利用彩色鉛筆的混色效果,這樣表現出來的作品輕松而不失厚重,單純而不失豐富,是插圖繪制最好的表現工具之一。
(二)水彩、透明水色……
水彩的特點是具有一定的透明性,它在描繪物體結構、材質、光感效果上有很強的表現力。但因為水彩有不可修改性,需要嚴謹的繪畫步驟、精確的水分用量與時間掌握控制,所以要想通過水彩方式來表現插圖效果必須有很強的繪畫功底,同時在繪制的初始階段就要做到胸有成竹,繪制過程一氣呵成。透明水色和水彩的各種屬性十分接近,但繪制出的效果更加明亮,最早的透明水色是暗房技術中十分重要的一種上色手段。
傳統插圖繪制方式多種多樣,但筆者就重點介紹以上兩大類,因為這兩類在繪制方法和表現效果上有著比較大的不同,并且在表現形式上都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另外所需要強調的是傳統繪畫技巧無論發展到什么時代,都不應也不能被其它技術和形式所取代。一方面它有一部分小面積但相對固定的欣賞消費人群;另一方面雖然說設計軟件(電腦表現形式)已經先進到難以想象的地步了,但它仍然無法百分百地模仿手繪工具和紙張的真正表觸感覺;同時更主要的是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與進步,當人們已經習慣了雷同的、大眾化的、單一材質的藝術形式和媒介時,筆者相信在未來社會生活中,個性的、手工的、多材質的甚至是繁復的藝術形式和媒介必將統領一個新的時代,一個藝術形式與風格的輪回。
2、印刷工藝對插圖表現形式的影響
縱觀插圖藝術(甚至是藝術設計)的歷史,我們不難發現,每一個歷史時期科學技術的進步都對其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造紙術、印刷術、攝影、石版印刷、絲網印刷、數碼技術等,都是發展插圖以及插圖運用在其它設計形式上進步的重要手段。尤其是隨著印刷技術的發展,插圖藝術走進了真正的藝術設計范疇,進入了批量生產時代。
作為黑白木刻版畫的插圖風格,因其大刀闊斧的表現手段和用黑、白兩種色彩無過渡的展現特性,創作出來的作品都給人以大氣、渾厚、力量十足的感覺。當然木刻版畫還有多種表現形式,包括木版水印(絕大多數的民間年畫和中國畫的手工復制技術都屬于這種類型)、多色木版油印、絕版木刻等等。德國的丟勒和荷爾拜因是歐洲最早的木版繪制形式書籍插圖藝術家,丟勒1948年創作的《啟示錄》是其代表作。歐洲的木版印刷到了19世紀發展到新的高度,采用優質的木版,鋒利的刻制刀具,達到能夠準確模擬鋼筆畫效果的地步。這種新的木刻技術稱為“木版鏤刻”,它代表了木刻技術的高度發展和在印刷中更加廣泛的運用。這個技術的最高代表,是“木版鏤刻技術之父”托瑪斯·比維克在《英國鳥類》一書中所作的精美插圖。
早期單色石版畫的特點更像素描作品,其柔和、細膩、表現手段多樣的特點是其受到插圖師們的歡迎并迅速發展的關鍵。從1789年捷克人塞內弗爾德在慕尼黑發明了石版印刷技術開始,到1885年左右,石版印刷機已經能高速地復制各類繪畫作品,其速度可達每小時一萬張,成本也自然大大降低,石版(平版)印刷開始在設計師、插圖師甚至藝術家中普及。從印刷效果上講,此時的石版(平版)印刷已經能夠表現極其豐富的色彩和復雜的層次關系,從而在技術上更加豐富了插圖設計的表現效果,為現代插圖藝術甚至其它設計類型的產生奠定了技術基礎。
3、計算機設計軟件對插畫表現形式的影響
中國清代山水畫家石濤曾經說過:“筆墨當隨時代”。在插圖設計應用廣泛的今天,插圖設計的繪制方法和表現形式也應當緊隨時代發展。技術更新層出不窮,思維更迭變化迅速,給現代生活以多方面的沖擊。插圖設計當然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巨大的影響。
在談到計算機設計軟件對插圖的影響時,首先得提到攝影。攝影技術問世的開始階段,插圖設計產業受到嚴重的影響,幾乎被照片逐漸代替。同時繪畫藝術也開始趨于抽象化,不論是構圖或風格技巧都增添了表現內容的意義性、象征性等特點,追求色彩的主觀再現性,重視個性表現。從而導致了對現代繪畫產生影響巨大的藝術流派的出現,如:印象主義、象征主義、立體畫派等等現代繪畫藝術流派。插圖繪畫的形式受到影響也變得更加多樣化。但不管怎么說,當時的照片和插圖藝術幾乎是孤立存在的,在實際應用中也是相互單獨使用的。直到計算機設計軟件的發明與應用,才使攝影作品和設計軟件能夠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一種全新的插圖藝術風格形式。最早的相對完善的設計軟件Photoshop(可直譯為照相館或圖片商店)就是針對照片的后期處理(攝影師的創作需要)而設計發明的。
計算機設計軟件的強大功能使插圖師們的創作才能得到了更大的發揮,無論簡潔還是繁復綿密,無論傳統媒介效果還是數字圖形無窮無盡的新變化、新趣味,都可以更方便更快捷地完成。Photoshop等計算機設計軟件,都有著強大的圖形操作處理能力和廣泛的兼容性,而且又有各自鮮明的特點:Photoshop對圖形圖像綜合處理能力十分強大;Painter則為使用者提供了油畫、鉛筆、水彩等大約五百種筆觸和紙張的效果,通過手寫板的輔助幾乎可完全模仿手繪插圖所需要的所有工具與效果,甚至包括插圖師在手繪過程中十分注重的手觸感覺;CorelDRAW 、Illustrator、Freehand等矢量軟件則可輕松繪制出復雜、平面化且印刷效果十分清晰的插圖。這些功能的使用與優勢特點的發揮都對插圖設計師的設計繪制過程起到了方便快捷的作用,能夠在轉瞬之間重新著色,重構畫面;能夠以任何想要的方式重新確定大小、剪裁圖像;能夠全方位建構式地繪畫、剪裁和粘貼……設計軟件的使用,減短了設計和創意的修改過程,減少了流程的重復性勞作,使插圖師的靈感在得到最大程度發揮的同時,也使設計師對思維轉換的不確定性得到了延伸。只要你能夠改變以往對用紙、筆構思慣式的依賴性,用鼠標作畫不僅能幫助插圖師減少工作難度、增加靈感、修復細節,而且更能使插圖藝術在設計領域普及、繁榮。而且從藝術風格的角度看,它具有簡潔、可復制的屬性,因為越單純的圖形,所承載的信息量越大,給大眾的想象空間也越廣闊,在如今視覺語言泛濫、日常裝飾五彩繽紛的年代,一些單純的視覺語言(如日本的卡通漫畫形式)、設計軟件制作出的插圖形式必將受到大眾的愛戴。
結語
電腦運行速度的加快;多種設計軟件的供給;市場與網絡上充斥著大量能夠被剪切截取、隨意編輯的圖形圖片;有關所謂“時尚”書籍的泛濫……成篇累牘、躍入眼簾的圖形符號都是那些“設計師”們整天和設計軟件打交道的結果,插圖的藝術魅力就像離奇有趣的古老遺跡一樣被人遺忘。隨著社會的進步和藝術設計產業的發展,筆者希望看到原始手工和高科技技術的合理結合,藝術風格與表現形式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插圖藝術設計回暖時期早些到來。
參考文獻:
①鄭大弓:《插圖創意設計》,沈陽,遼寧美術出版社,2006年。
②詹凱:《商業插圖》,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5年。
③王受之:《世界平面設計史》,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年。
④林家陽:《招貼設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
作者單位:東北大學大連藝術學院
視覺傳達藝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