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是一位偏好高風險、高收益,雖然沒有雄厚的資金實力,仍對全球外匯市場躍躍欲試的投資者,選擇保證金外匯交易“以小搏大”是值得嘗試的方法之一。
與陳果始終選擇實盤交易不同,老何后來開始關注收益更加可觀的保證金交易。不少專業人士介紹說,如果你是一位偏好高風險、高收益,雖然沒有雄厚的資金實力,仍對全球外匯市場躍躍欲試的投資者,選擇保證金外匯交易“以小搏大”是值得嘗試的方法之一。但保證金交易在收益放大的同時也會將虧損放大,所以不是所有人都能達到李棟那樣的境界。
貪心走麥城 保證金讓我本利全失
自從發現外匯交易可以帶來如此豐厚的收益后,老何開始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外匯行情走勢的研究。
后來,經過圈里朋友介紹,老何了解到一種叫做“保證金交易”的炒匯方式。這種交易不僅可以免于支付銀行高額的點差手續費,而且可以將波動性很差的外匯交易放大100倍,也就是說,如果當天的外匯行情走勢變動了1%,那么投資者的本金就會獲得翻番的效果,因此從事這種交易的投資者一定要找準方向,否則將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失掉所有本金。
正是因為知道這種交易所具有的風險性極大,所以老何每次從事保證金交易都不忘記謹慎地設定止損位。但經過了幾天短線操作之后,老何發現,自己每次設定止損交易后,外匯走勢都會碰觸到止損位以后回彈,這樣他不僅難以獲得行情回彈以后的投資收益,喪失了賺錢的大好機會,而且他還損失了一部分本金。于是在從事保證金交易的第十天,他按照自己的經驗掛單后,心想自己一定不會那么倒霉,行情會按照相反的方向一直走下去,所以也就沒有設定止損。
但似乎老天成心要他長一長教訓,當天的走勢短線回調以后就掉頭向下,一直向下跌破了115個點。經過了100倍的放大交易后,老何投入保證金交易賬戶的5000美元本金當天全部被卷入了無情的市場行情中,分文不剩。
郁悶的老何怎么也想不明白,怎么就會那么寸,正好在沒有設定止損價位的當天就遇到了行情暴跌的情況。于是他開始在網上搜尋保證金交易的相關資料,發現其實從事保證金交易的絕大多數人都是賠錢的,只是損失的程度不完全相同罷了,依靠保證金交易發財的投資者是所有從事保證金交易者的10%。但也正是這上百倍的高收益神話,讓與老何一樣的一撥又一撥的投資者陷入保證金交易的泥潭之中。
現在,老何的保證金賬戶已經閑置了快半年的時間了。當他細心研究了保證金交易的特點以及了解透徹參與這種交易所應該具備的心態以后,他認為保證金交易并不適合所有的外匯交易者。因為這種交易雖然存在著一夜暴富的可能,但這種幾率非常小,需要投資者具備良好的投資技術和投資心態,可以在波濤起伏的行情中駕馭自己的賬戶,而不會為了一時之失釀成大的失誤。
老何說,有的人可能賠掉幾十塊錢就會覺得難以承受,心里開始發慌,而有的投資者即使賠了幾千美元,他的心態也不會從外表流露出來。老何并不是不能承受風險,但在滿盤全輸的狀態下也很難保持心態平和,這也是他后來遠離保證金交易的原因之一。
四兩撥千“金”的秘訣
在投資經驗上,外匯交易專業人士為初涉匯市的投資者提出幾點忠告:“堅決止損,每筆交易都要有止損目標;控制好倉位,避免滿倉操作;忌盲目補倉或增倉;忌過度交易;忌盲從、迷信。”
然而,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面對規模比A股市場龐大上百倍的外匯市場,難免感到“浪大水深”,所以在“試水”之前,不妨先從專業人士處聽取一些相關經驗與意見,才能夠更好地掌握四兩撥千“金”的秘訣。
交通銀行國際業務部相關人士,以交行的保證金外匯交易品牌“滿金寶”為例,對外匯投資者提出如下建議。
第一,勿盲目采用高杠桿。“滿金寶”是一款具有杠桿放大作用的外匯交易類產品,交通銀行是國內首家推出外匯保證金交易產品的商業銀行。中國銀行的保證金外匯寶、民生銀行的“易富通”等產品與之相類似。即客戶按照與銀行約定的幣種和名義金額買入或沽空外幣,在開盤交易被平盤后雙方進行軋差清算。
交通銀行國際業務部外匯財資管理副高級經理龐海文說,“滿金寶”的客戶可以按照5、10、15、20、30倍的倍率放大自己的外幣資金。也就是說假如要買入1手美元/日元交易貨幣時,實盤需要10000美元,而用20倍倍率的話只需要500美元。

“滿金寶”之類的外匯保證金交易產品,自兩年前由交通銀行率先在內地推出以來,很快受到外匯投資者歡迎,與實盤交易相比,其優勢在于門檻較低,可以杠桿放大,客戶在承擔高風險情況下獲取高收益。客戶動用小額資金即可以進行放大數倍甚至數十倍名義本金的交易。在采用10倍杠桿倍率的情況下,如果市場方向判斷準確,外匯市場每波動1%,投資者就有可能獲得約10%的投資回報。同時,還可以滿足客戶雙向交易的需要,自由選擇做多或做空,交易幣種和多空方向均不受其賬戶資金幣種的限制。
同時,由于“滿金寶”產品的高風險、高收益特性,銀行方面建議客戶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理性選擇倍率,銀行不建議客戶盲目選擇高倍率。客戶在開通“滿金寶”交易前需要至交通銀行柜臺簽約,客戶可以根據交通銀行提供的風險評估調查問卷來了解自己適合選擇何種倍率。
另外,由于“滿金寶”交易可通過杠桿比率放大一定倍數進行交易,在提供了以小搏大的交易方式的同時,也放大了匯率風險,獲利機會與虧損風險都成倍增加。因此,這一產品比較適合對匯市風險認知度較高、對風險有一定的心理承受力和經濟承受力、愿意承擔較高風險、追求高收益的客戶。對于初涉“滿金寶”交易的新手來講,建議從選擇低倍率的交易開始。
交通銀行的“滿金寶”系統客戶端會在客戶的保證金比例下降到70%時就對客戶進行風險提示,到50%時再次預警,當客戶保證金比例達到或者低于30%時強行平倉。“滿金寶”投資與股票投資不同,股票下跌后投資者假如不賣出,體現的是賬面虧損。但匯市的變動則會讓投資者的保證金比例產生變化,投資者疏忽的話可能會因“爆倉”而遭受損失,因此嚴格設置止損目標、控制好倉位是“滿金寶”交易的要訣。
琢磨格林斯潘的日子
“做外匯買賣,可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簡單,3個點就買,5個點就賣,這里面學問大著呢。干這行,還真得像經濟學家那樣搞分析,我離了這電腦和筆記本就不行。”在北京宣外大街招商銀行一間24小時外匯交易室里,老趙身材不高,其貌不揚,但在幾十個經常聚在這里的匯民中頗有領袖氣質——不過倒不是全因為他的大嗓門,買賣外匯這個圈子里,光會嚷嚷是沒人搭理的。
雖然老趙做匯民的日子不長,但是他隨身帶的厚厚的本子,角卷得厲害,里面不光寫滿了各種符號,還貼了不少小紙片。書頁經常翻動,邊上已經發黑。有趣的是,筆記本最后幾頁也皺巴巴的,里面貼著幾張紙,上面是一些打印的表格。
交通銀行國際業務部高級交易員吳翌說,即便外匯市場是如此自由,客戶在投資前仍然需要對匯市基本特點有更多認識。
比如,許多客戶是利用業余時間進行外匯投資,不可能24小時守候著行情,如何更好把握投資機會呢?
吳翌介紹說,北京時間下午兩三點開始,歐洲開市的同時亞洲市場仍然在交易,這時候各幣種的交易開始活躍,一直持續到晚上7點以后。交易最活躍的時段是倫敦與紐約兩個市場同時交易的時候,也就是北京時間晚上8點左右開始,一直到午夜。早上澳洲和東京開市交易的時段,也就是北京時間上午6點到八九點的時候,特別是澳元和日元的交易,有時也會比較活躍。另外當某個幣種有經濟事件發生或公布經濟數據的時候(比如央行的利率決策等等),該幣種的交易也會變得比較活躍。
一般來說,中國內地的投資者最好的交易時間是從晚上七八點開始,會有比較多的機會。
另外,外匯市場是一個比股市內涵更豐富的市場,股市投資者看的大多數是上市公司或整個行業的基本面,而匯市投資者需要關心許多國家的經濟政策、數據,以及央行的利率變動,甚至從一些常人不太留意的經濟新聞中“嗅”到匯率變化的“味道”。
而對一個有經驗的匯市投資者來說,像美聯儲的降息決定、英國央行行長的一些表態是理所當然需要關注的,一些資金需求量非常大的跨國兼并收購消息,也可以為判斷市場走勢增加依據。更重要的是,要明白市場中“預期”是非常關鍵的因素,有的經濟數據看上去不錯,但原本市場預期更高,結果數據甫一公布,該國的貨幣走勢反而出現下跌,所以研究匯市數據不能只看絕對值。
在投資經驗上,吳翌為初涉匯市的投資者提出幾點忠告:“堅決止損,每筆交易都要有止損目標;控制好倉位,避免滿倉操作;忌盲目補倉或增倉;忌過度交易;忌盲從、迷信。”
另外,投資者應學會給幣種貼“標簽”。例如“滿金寶”目前提供美元、日元、歐元、英鎊、瑞士法郎、澳元、加元等7種主要交易貨幣,共有10個交易貨幣對,直盤交易點差為雙邊10點,交叉盤雙邊16-30點。
點差是投資者交易的成本,外匯投資者選擇合適的方向和波段操作方可令投資收益覆蓋點差成本。吳翌說,假如股市投資最重要的是選股,那么匯市投資中選擇合適的貨幣對就是關鍵要素,因此需要對各交易貨幣有深入全面的研究。
按照他的投資習慣,為方便了解各幣種特性,吳翌喜歡給各種貨幣貼上“標簽”。
例如,日元是“融資貨幣”,因為日本長期以來的低利率,使國際市場上許多投資機構習慣借入日元后賣出,買入其他高收益貨幣進行投資,也就是套息交易。因此,假如市場流動性大幅收縮,不確定性大大增加,波動率大幅上升,會導致大量套息交易平倉,日元也會出現上漲行情。
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因為資源儲備豐富,令澳大利亞元和加拿大元帶有“商品貨幣”的特征,在商品出現牛市的時候,也將助推澳元保持堅挺;而同樣是商品貨幣的加元,因為加拿大與美國經濟關系密切,所以會讓加元與美元呈現一定正相關表現。
瑞士法郎則被認為是“避險貨幣”,瑞士作為著名的中立國,在國際出現地緣政治爭端時,會吸引資金大量流入,推高瑞士法郎。
而英鎊堪稱一種“機會貨幣”,它的漲跌幅度總會介于歐元與美元之間。比如歐元牛的時候,英鎊走勢會比美元好一些,但遜色于歐元。
吳翌說,給貨幣貼“標簽”有利于了解幣種特性,對各類信息進行歸類,從而更好地對走勢作出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