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994年入市的老股民。當時拿出幾百元在股市里投石問路,當天買入,第二天小賺200元,心里高興,于是繼續加大投入。那年股市一直低迷,直到9月我的股票才又小賺一點。由于貪心,結果又成了“套中人”。
2001年9月,我聽說基金收益比較穩定,于是我試探性地買入了一些基金,同時留了一點錢繼續投資股市。那時我不斷地學習,邊學邊操練,出來一個新品種就去買,結果我的基金多達十多只。因為要用錢的原因也贖回了幾次,但到今天回頭再看,凡是贖回都是錯誤的。
此后我就學會了捂基金。有些基金在一個階段表現并不怎么樣,漲得慢跌得快,后來我知道這是基金經理在調倉;熬過這個階段后就會發現基金凈值像生了翅膀一樣不斷上漲,甚至股市下跌基金還照樣上漲。
2006年和2007年基金的飛速成長,讓基民賺了個盆滿缽滿,而對我來講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我沒有落袋為安的思想,我把基金的分紅方式變成了紅利轉投的形式,我與人們的常規思維不同,用的是逆向思維思考問題,用絕大多數人沒有想到的方式思考問題。逆向思維的結果常常會令人大吃一驚,喜出望外。我對自己獨立思考問題的方法很自信,否則一旦事與愿違,就會怨天尤人。
2008年春節過后,基金開始大幅度下跌,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就連我這個有7年基齡的“準專家型”基民也沒有想到。在下跌的同時,身邊的同事紛紛贖回基金,不管是賠還是賺。也有人勸我把基金贖回,但是我不以為然地對同事說:“基金不是股票,不適合短期炒作,買基金要樹立成熟的理財觀念,長期持有,不要一看市場調整了就立馬贖回。面對贖回造成的恐慌心理,應該立于潮頭不動搖。頻繁贖回除了增加成本外,還讓自己的資產遭受損失。長期持有需要好的定力,最好的辦法就是像定期儲蓄一樣定一個贖回周期,不到期不去看,眼不見心不煩或許讓你賺得更多。”
從股市6000點開始下跌到3000點,我的基金單位凈值確實跌了不少啊!我重倉南方基金公司的基金,投資的南方績優從3.18元到現在的2.36元,南方穩健從1.67元到現在的1.31元,還有南方寶元和南方全球基金等。我持有的南方基金浮動虧損在2萬元之上,但我不會為浮動虧損動心,總體下來我還是大贏家,單個基金現在的收益還在2倍以上呢!
就是在這樣股市大跌的時候,新基金開始發行,在所有發行的基金里我最看好的是南方盛元紅利基金,因為該基金有一年的封閉期,基金公司還自己買進2億份,這對長期持有的基民是一大利好,因此在發行首日我把全家的積蓄全部申購了南方盛元紅利。我相信,暫時的下跌并不可怕,只要堅持長期持有,未來的收益一定十分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