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要開始輕衣薄裙的季節了,今天給衣櫥里的衣物大換季,忙得不亦樂乎。可是……最愛的低腰短裙竟然穿不上了!都怪這一個冬天的扎實積累,整個人都渾圓了一圈,寬松的長褲都緊繃在腿上了!
我1米70的大個子,只要稍微胖一點,就會被人稱作是“泰山壓頂”。我從小好靜,不愛運動。暴飲暴食再加上“零”運動,18歲時迅速變身成為一頭脂肪怪獸。從那時起,我的體重就再也沒有低于150斤。好在青梅竹馬的老公從來都沒有對我的身材提出過異議,由于有人喜歡,改變外表的動力也就消散殆盡了,自我感覺還挺不錯的。
日子過得真快,自己覺得還蠻年輕,一想已經直奔“四張”去了。今年開春,想去買件漂亮的小禮服來犒賞自己,正要出門,聽見老公說:你肚子太胖,買小禮服還是算了吧,弄套寬松運動裝……老公的話在我的腦海里揮之不去,那幾天我都不敢照鏡子,經過玻璃門也閉上眼睛,以免看見自己圓咕隆咚的身影。
我要減肥!我要減肥!我要減肥!
回顧我修練過的減肥大法
方法 1三日蘋果法
看起來操作方法很簡單嘛:一天只吃蘋果,別的什么都不吃。
第一天,吃了三個蘋果,好像沒什么饑餓感哦。
第二天,吃了五個蘋果——頭已經開始有點發暈了。
第三天,夜里做夢都在吃米飯!
三日蘋果法結束,大吃一頓,犒勞一下——原來米飯是這么的香!
成果: 減4斤,可是沒有兩天又反彈回來。
心得: 米飯那么好吃……
方法 2黃瓜雞蛋減肥
每天2個雞蛋,3根黃瓜——這個真不錯,還讓吃雞蛋吶。
時間:7天
成果:減5斤,結果恢復飲食第2天就反彈了,白白痛苦了一個星期啊。
心得:看到綠顏色的食物擺在面前就渾身發冷,惡心難受!
方法 3晚飯只吃西紅柿
好像容易多了,起碼一天還有兩頓嘛。
時間:兩周
成果:呃,體重沒有減?還重了?你確定?秤是不是壞了!
心得:見到食物就有負罪感。
方法 4節食
早飯喝一袋脫脂牛奶,其它兩頓只吃水果蔬菜。蔬菜能生吃的就生吃,不能生吃的用開水焯煮一下。油花都不見,帶脂肪的都離我遠點!飯量?差不多是原來的四分之一吧,主食這東西,能不吃就不吃。
時間:3個月
成果:減24斤,體重持續下降。我承認,自己的身體素質大不如前。
心得:節食,只有超人才能堅持……
這場減肥的結果
這場減肥的開始就像是噩夢。深刻地記得卡爾維諾的《糕點店的盜竊案》——那時的我每日面對的只有一盆白水焯青菜——當看到“架子上擺著一排排的托盤,上面放著各種形狀、五顏六色的點心。有奶油蛋糕,那厚厚的奶油的光澤宛若點燃的蠟燭流淌下來的白蠟,還有一組組排列整齊的大面包和堆成一座座古堡似的果仁餅”時,我的目光就再也動不了啦——真是生不如死。晚上,我再也抑制不了自己的食欲,一口氣喝光了冰箱里630g的大瓶裝酸奶,吃掉了大半袋切片面包,兩根香腸,一個咸鴨蛋,一板巧克力……雖然我一邊吃一邊后悔,可就是停不下來。我想瘦,我恨所有的食物。人為什么要吃東西!掃蕩了冰箱里所有的即食食物,胃也填塞到了可承受的極限。沮喪至極的我,想盡辦法把吃進胃里的東西又都吐了出來。
打那次起,我對食物的欲望就不再那么狂熱了。這種狀態令我歡欣鼓舞了好長一段時間。吃得少,體重自然迅速跌落。雖然常常覺得頭暈,但在減肥論壇上看到很多姐妹們都有相似的情況,便也不大擔心了。
跟你說句實話吧,我偶爾還是會暴食的。不過完后想辦法吐出來就好了。再加1個小時有氧運動,負罪感就沒有了——吐了、運動了,熱量應該都消耗掉了嘛。
我覺得自己沒有什么“厭食癥”,對食物還是蠻熱愛的,在家里變著花樣做菜給老公吃,光早飯一項就能天天不重樣!我做的菜,品相同高檔餐廳有得一拼哦。看著老公吃得香,我就很開心,好吃的,聞聞氣味就可以了。老公常常擔心我的身體,說我這段時間老是生病不斷,不是感冒發燒,就是頭痛腦熱的。咳,那都是些小病小災的,沒關系。
最近月經好久都不來,開始還以為自己懷孕了,沒想到檢查結果是嚴重的內分泌失調。醫生講,這是減肥不當造成的。可我就是停不下來,總是覺得自己還沒瘦到那份上,要努力堅持減肥計劃!
專家的話
所謂的快速減肥法,基本上都不健康,甚至對身體有極大傷害!錯誤的減重方法僅作反面教材,切記不可心動一試!不健康的節食方法不但難以堅持,還很容易弄巧成拙。從表面上看,它見效快,收效明顯,實質上,減去的重量卻大多來自身體內寶貴的水分和肌肉。脂肪沒有有效減除,體力卻很快透支了。在這種情況下,一旦恢復飲食,又會恢復原有的食量。有的人食量甚至還會比先前大出許多,造成體重的迅速反彈。
因為不健康的節食引起的厭食,并不是指完全喪失食欲。通常,這類型的厭食癥患者會在飲食上面花極大的心思:研究膳食結構,熱量值;貯存,隱藏,或者浪費食物;收集食譜;為他人準備精美的食物,等等。有時,患者還會在食物攝入量上撒謊,隱瞞自己諸如暴食后引吐之類的行為。這些厭食癥患者中,絕大多數的人存在過度沉迷控制體重的問題。
開始減肥行動之前,一定要冷靜地問一下自己,體重是否真的對生活、健康產生了影響,提醒自己不要陷入暴食、厭食雙重折磨的怪圈中。如果意識到自己的某些行為具有強迫性,且難以自控,請立即尋求專業醫師的心理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