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100萬元,無法養老。”
“攢夠1000萬元,我才考慮退休。”……
在我們的周圍,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說法。仔細回味,人們發現,想要過上有品質、有尊嚴的理想退休生活,選擇何種養老方式才是儲備養老金數額多少的關鍵。

養老,必須直面的話題
現如今,養老話題從來沒有過地引起了人們的強烈關注。35年前,中國兒童人口與老年人的比例是6:1,而在今后的35年,這個比例將顛倒過來,老年人口將是兒童人口的兩倍。
中國正經歷一次驚人的人口轉變,一個原本年輕的國家即將老齡化。據預計,到2010年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1.74億,約占總人口的12.78%。到2040年,中國老年人總數將達到3.97億人,超過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和英國目前人口的總和。
不爭的事實,當你漫步街頭或者到醫院就診時,不難發現,拄著拐杖和坐輪椅的老人明顯增多了。僅北京市60歲以上的老人去年就已超過200萬。
面對迅速發展的人口老齡化的問題,接踵而來的則是“421家庭”型家庭的代際人口結構的增多,甚至“8421家庭”的出現。中國數千年的家庭自給自足自然經濟社會,子承父業、養兒防老天經地義的信條,受到挑戰。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由配偶和子女負擔老人的方式,時下對于許多家庭來說,已經顯得力不從心。
如此,你想過將來怎樣養老嗎?你是否覺得現在想這個問題太早了?還是根本不愿也不敢去想?可是,你早晚會面臨這個躲不開的問題。
有人曾經這樣計算過:人18歲成年,再過18年到36歲,是青年時代,從36歲到50歲出頭,是中年時期,實際上少年中青年加在一起,才50年,你要活100歲的話,還有50年。老年實際是人生最漫長的一段時間。
的確,對于漫長的老年生活,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幅理想的畫面。當下,養兒防老、天倫之樂等傳統觀念逐漸淡化,傳統的生活方式、生活習俗開始發生變化。多元化的養老方式讓人們有了諸多選擇。是居家自理型,還是社區互助型,或是直接進入養老院?選擇好不同的老年生活方式,并測算出不同的養老生活直接成本,也是你退休規劃中重要的一環。我們不妨來粗略了解一下,除去居家養老,幸福養老方式究竟有多少可以選擇,又分別適合什么樣的人群呢?
休閑養老:帶著保姆住公寓
適合人群:有一定經濟基礎,喜歡熱鬧的老人。
在兒子兒媳的陪伴下,70歲的老人王女士帶著保姆住進了老年公寓。她說,她要在這里過一個幸福的晚年。
王女士曾是一名教師,退休后身體狀況漸不如從前。之所以住進公寓,是因為老人的兒子在外地工作,為了照顧她,兒子兒媳為她雇了保姆,但因老人身體狀況欠佳,保姆遇到應急狀況時又不會處理,兒女們一直放心不下,經常要抽時間來照看老人。聽說老年公寓的環境好,她決定住進老年公寓。這樣,既能讓兒女們安心上班,又可以與保姆和同齡人聊天。
如今,像王女士這樣帶著保姆進公寓養老的人越來越多了,休閑養老漸漸成了時尚。類似的還有一些高檔養老院,盡管價格不菲,但入住率卻超乎人們想象。
理財規劃師表示,盡管養老院的發展不可能是解決社會養老的主要方式,而且這些養老院收費偏高,加上老年護理費用后,有的私人養老院每月收費高達3000~4000元,但對于有條件的老年人來說,無疑多了一條養老之路。來自最新的調查顯示,目前北京市15%約30萬老人希望入住養老院,享受社會化養老。
相對于在家里養老來說,去養老院有諸多好處。其中讓老人們體會頗深的是,在那里能夠感受到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的愉快與舒心。其次,有規律的生活有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據介紹,養老院里的生活是十分有規律的,一日三餐十分準時,且實行營養搭配。另外,活動和休息時間也有人掌握和調節,使得老年人在養老院里能夠吃得香、睡得好,精神也十分好。另外,老人們可享受到優質、開心的服務。
那么,在中國內地,如果真讓老年人住進養老院,又需要多少費用?
據了解,內地養老院的價格還沒有物價局的統一定價,而是靠市場調節,在直屬民政局備案。這其中,房費、伙食費、服務費構成了其入住的基本費用,有些養老院還會收一些其他費用,例如一些地方會收取被褥等生活用品費,一般養老機構都會要求交點入住押金,退出養老院后會還給老人。當然,養老院也有很多不同的層級,以北京、上海的養老院為例,分為高中低三檔,收費差異還是很大的。高檔的每月平均收費在2500元以上,中檔的為1200~2500元,低檔的則在千元以內。而最新出現的租賃式高端老年公寓,收費則更高,近幾十萬元。
鄉村養老:雅致怡情
適合人群:喜歡安靜、能自理的老人。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艾青的這句詩表達了無數人心里熱烈的相思。告老還鄉,成為許多游子心中的夢。于是,當“鄉村”與“養老”這兩個詞連綴在一起時,一股“上山下鄉”的潛流在當下悄然涌動。
山道彎彎,延伸著一幅美麗畫卷。在這個臨海的江南小鎮,秦良羽在此已經生活了10年之久。這位上海歸來的老人1998年和老伴回歸故里,開始頤養天年。“我本來就是從江南小鎮來上海讀書、工作的,退休了,很想帶著愛人一起回故鄉,畢竟是葉落歸根嘛。上海的生活節奏太快了,哪怕是在社區里玩,也感覺比較吵,而小鎮的生活會很悠閑,每天弄弄花鳥魚蟲,成本也不高,心情很平靜。”的確,這里沒有城市的喧鬧和紛擾,沒有城市的遮障和污染,讓人怡情的不僅是庭院那座歐式小樓,房前生長著的錯落花木和在屋后生長的蔥蘢果蔬,蜂來蝶去,幽靜養眼。
城市老人鄉村養老,這無疑是個吸引人的想法。鄉村的空氣新鮮,生態環境優越,生活成本低廉,吸引了眾多的退休老人前來養老。有的城市老人本來家鄉就在農村,退休后是葉落歸根;有的老人是收入低,居住城市感覺生活成本昂貴,故希望在農村養老可生活得輕松些;有的老人喜歡貼近大自然,終日種草養花,爬山嬉水,整日與大自然做伴也是人生一大樂趣。無疑,鄉村養老的多種新型模式,對這樣的老年人誘惑多多。
相對而言,鄉村的土地寬裕,不像城市的土地那么緊張,那么昂貴,以秦良羽所在小鎮的價格計算,每平方米的住房僅售幾百元,如果租用一間20平方米的房間,全年的房租也不過五、六百元。而且鄉村的消費低廉,無論是蔬菜、水果或是蛋禽肉制品都是城里人吃不到的價格。一個入住鄉村養老院的老年人,全年的吃喝繳費只要2400元左右,就能享受城里人的日常生活標準。
類似于鄉村養老,鑒于不同地域的房價、生活成本和生態環境的巨大差異,許多老人從那些生活成本高,而居住環境惡劣的大城市移出,遷移到生態環境優越,生活成本較低的城鎮養老居住。
鄉村養老所需基本費用:
購房(200平方米,800元/平):房款總價160000+公證費480+印花稅80+契稅2400+手續費1980=164940
日常費用:每月2000元,20年時間,則要48萬元。
旅游養老:老有所樂
適合人群:有一定經濟條件基礎,身體狀況頗佳,喜歡旅游的老人。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南“飛”過冬,北“漂”避暑,養老的同時還能旅游……這種旅游養老的新模式逐漸被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所青睞。據估計,哈爾濱的“候鳥老人”隊伍大大“擴編”,僅在三亞等南方城市住上一個月以上的老人就超過5000人。
家住哈爾濱市的徐清老兩口就是“候鳥老人”中的一員。他們已經連續兩個冬天在廣西北海的一個別墅區“避寒”,住了4個月后才返回哈爾濱。原以為人生地不熟,生活會孤單沉悶,沒想到那里竟住了多個哈爾濱老人,不但生活中有共同語言,回程時還搭上了伴。徐清介紹,他們的退休金每月大約3000多元,在北海4個月的全部花費不到8000元。
旅游養老的費用,除旅游期間所產生的費用外,在養老院休養期間的費用完全參照當地標準收取的,有的還有一些優惠。當然,旅游養老的成本,主要是看你的旅行計劃,是全球環游,還是在國內隨便走走;是只求飽覽異域風光和人文,還是每到一地都要去尋找當地最有名的特產或酒店。最終需要的費用可能會有天壤之別。
旅游養老所需基本費用:
養老療養機構內的住宿以及餐飲費用每月1750元。游玩過程中,旅游景點門票費用、交通費用以及在外用餐費用合計2500元/月。按每年在外旅游養老4個月計算,那么20年需要積攢的該筆費用大約34萬元才能實現旅游規劃。
(注:如果是夫妻2人,費用還將酌情增加)
鏈接:旅游養老方式
按照老人目的不同,旅游養老可分為以下方式。
異地療養型:一些身體健康狀況欠佳但可以遠行的老年人,到環境優美、氣候適宜地區的養老院或療養院進行療養的一種異地養老方式,如有哮喘病的老年人喜歡到氣候始終溫暖如春的云南去療養。此種方式適合所有老年人尤其是體弱或有慢性病者,但往往費用較高。
候鳥式安居型:冬天到南方過冬,夏天到北方避暑的一種異地養老方式,適合所有老年人。因為過冷、過熱都不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也常常是發生意外的誘因。異地生活對于一些季節性發作頻繁的疾病(如哮喘)還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旅游觀光型:到全國各地甚至國外旅游觀光的一種異地養老方式,不僅可以領略到大自然美麗的風光,還能了解各地的風土人情。適合身體健康及經濟能力較好的老年人。
休閑度假型:適合想到外地休閑度假的老年人,可選擇環境比較幽靜、安逸,適合休閑養老、修身養性的養老院入住。
探親交友型:以探親交友為目的,選擇距離自己的親屬較近、老年活動較豐富、方便結交更多朋友的養老院入住進行養老的一種方式。
移民養老:只為安享晚年
適合人群:符合移民條件,沒有語言障礙的老人。
“中產階層決定移民海外,以保證退休后享受較好的養老金待遇”,這樣的報道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慷慨的養老金體系和富有吸引力的移民制度,吸引了一些中國人選擇移民到富裕的、擁有更好養老待遇的發達國家。
加拿大就是一個頗受歡迎的目的地。張先生所在的集團公司效益還不錯,但還不到五十的他就決定技術移民全家到加拿大。而此舉,在他看來完全就是為了將來的養老。國內市場競爭激烈,雖然這些年也掙了些錢,但每年都不得不面對天天上漲的物價。目前,他在國內工齡已經有15年了,到了退休年齡社保一分錢都不會少。如果以后錢不好掙的話,只要在加拿大居住10年后,到了退休年齡,什么都不用發愁,加拿大的養老金非常有保障,醫療保障也相當好。
近年來,移民養老的人數不斷增多。不少人心中還打著金算盤,移民后晚年生活再回到中國,因為國內生活成本較低,對于收入不高尤其是依賴積蓄或政府補助的退休華人,拿著歐元、美元回國生活會舒服些。
移民養老,技術移民雖然比較便宜,但條件較高,需要有一定職稱和高學歷。如果有些積蓄可辦投資移民,加拿大政府有各種優惠政策吸引投資移民。
移民養老基本費用(以加拿大為例):
技術移民,資金數額因家庭人數的多少有不同要求,單身大約是10000加元,一家兩口大約是12000加元,一家3口則需要14000加元。
投資移民,擁有至少80萬加元的凈資產,投資40萬加元,5年后還本。(每加元折合人民幣約7.17元)
鏈接:養老在國外
土耳其老人:回歸田園
離開城市的喧囂,搬到郊區或是鄉村,回歸田園生活,這種想法代表了一大批土耳其老年人的心聲。
很多土耳其老人一般在退休前就會把養老的地點選好,位于土耳其南方的郊區和鄉村很是受歡迎,因為南方的氣候相對于北方來說,要更溫暖、更潮濕。回歸田園除了愛它的寧靜和悠閑外,還可以親自種自己喜歡吃的蔬菜,飼養雞鴨。由于土耳其人口味重,加上愛吃肉食,因此,患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日漸增多。回歸田園后,吃得天然健康,呼吸清新的空氣,使部分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澳大利亞老人:高福利保障
澳大利亞的老年人能得到政府的高福利保障,這使得老年人老有所養,年輕人根本不需要承擔贍養老年人的經濟壓力和精神壓力。
在澳大利亞,很多老年人都有涂鴉或繪畫的愛好,大家還經常聚在一起交流學習和互相參觀各自的精彩作品。除了園藝,水上運動也是老人們的一大樂趣。如果能擁有一輛水上摩托,那晚年生活就更滋潤了。但這種挑戰性的運動只適合于剛剛退休、身體健康的老年人,大多數老人只是到海邊散散步、曬曬太陽。
加拿大老人:運動體驗快樂
在加拿大,笑得最開心的是老人,穿得最漂亮、最紳士的是老人,最受社會尊敬和愛護的還是老人。加拿大老人大都喜歡“以靜為樂”,到圖書館去看書,或修剪、澆灌自家庭院的花草,或到咖啡館坐坐,享受那里的清雅與安靜。
老年人平時還有一項最大的愛好就是健身。加拿大土地遼闊,首都渥太華就是一座花園城市,到處提供了讓人們跑步、騎車、健身的專用道。而冬天,冰雪覆蓋的加拿大,人們則更熱衷于室內冰球、室外滑雪、溜冰等運動。在加拿大大型社區幾乎都有高爾夫球場,打一場高爾夫球,就如同在自家門口一樣方便。
德國老人:“讓我們同居吧”
眾所周知,德國已經是一個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國家了,但由于養老保障體制很完善,政府發放的養老金足以讓老年人不愁吃喝。不過這僅限于和家人一起生活的老年人,如果去養老院的話,那些養老金恐怕就不夠了。
近幾年來德國的老年人還開創了一種新的養老方式。單身的老人們結伴而居。這樣既可以相互照顧,結伴游玩,滿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又可以節省費用。
日本老人:老有所為
日本是世界上人口平均壽命最長的國家。人口高齡化進程的加快,使得日本政府一直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早在50年代末便已通過立法來解決養老問題。
日本政府鼓勵老人“再就業”或“發揮余熱”,“高齡雇傭保險法”特別加強了對大量雇傭高齡者的企業進行獎勵的制度,對工資低于60歲退休時工資的高齡受雇者給予一定的補助。另外,日本政府還采取鼓勵延長企業職工退休年齡等措施,引導老年人由“老有所養”轉變為“老有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