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的時候我就很執迷于連環畫,可以看得昏天暗地,全然不顧房間外因為喚我吃飯而喊得聲嘶力竭的母親,以及父親那越來越難看的臉色。——要知道從小我就是極其“聰明伶俐”的孩子,甚為懂得察言觀色,父親的臉色一換,我就會馬上換身成為乖寶寶。
但是連環畫就是有這種魔力能讓我反抗“家庭暴力”,記得那時候最喜《西游記》、《封神演義》之類的神怪故事,它們都是那么的津津有味、讓人如醉如癡。
父親原本料想長大之后我便會慢慢放下連環畫,不想半路卻殺出一個名叫漫畫的“攔路虎”,拖著我朝父親原定方向越跑越遠。父親是一直希望我能對財經發生濃厚興趣的,在父親的壓迫下也勉強看了些許關于財經的著作,實在是興趣缺缺,當時就在想,如果有人能將財經與漫畫結合就好了,我也就不用這么痛苦了。
于是為了自己的幸福,我就開始大肆尋找那些與財經有關的漫畫來應付父親,可是當時找遍了我家附近所有的書店也沒有發現一絲蛛絲馬跡。當時的我那個叫沮喪。
最后的最后,我還是沒能往父親的道路上走,但是我卻在書店遇到了一套名叫“財富群英繪”的漫畫。
“太有創意了!”
驚為天人!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套漫畫時的反應,因為,雖然現在財經漫畫在歐美尤其是日本正當紅,但在國內來說可是十分罕見的,尤其還是全彩印刷,敢出這套書的出版社真是有眼光、有魄力!
當時隨手就拿起了這套漫畫中的其中一本看了起來,甚至都沒看清它的名字,直至等看完了再回過頭時才看清它的名字:“蹭機房蹭出的QQ帝國——漫畫馬化騰”。
沒看過的人其實是很難想象到,創業歷史、勵志傳記、財富故事、全彩漫畫,這么多元素都隱藏于此——《蹭機房蹭出的QQ帝國——漫畫馬化騰》,這個略帶傳奇色彩的書名之下。
而且就像書名中的排序一樣,乍看之下,無論如何,QQ這個小東西是比馬化騰這個本書里真正的主人公更為出彩、更具有吸引力的,可是只有你在看完整本書之后,你才能發現之前的先入為主是錯誤的,馬化騰這個男人其實是利用了QQ來掩蓋自己的光芒,是一個真正的“英雄”。
QQ,一款仿照ICQ開發的即時聊天工具,改變了中國人溝通的方式。截至2007年其注冊用戶數達到了4.7億,許多人可以不用手機,可以不用E-mail,可是萬萬不能沒有QQ。不僅如此,掌控QQ的騰訊公司更是擁有了自己的門戶網站qq.com,自己的搜索引擎soso.com,還有類似淘寶的paipai.com,開發了諸如QQ幻想、QQ堂的網絡游戲等等。而這一個龐大的帝國,卻是由一個神秘而又低調的人打造的,這個人,就是馬化騰。
本書將漫畫這一時尚的元素注入了財經圖書,在讀圖時代當仁不讓地引領了“財經漫畫”的潮流。
全書以漫畫為載體,生動形象地描述了馬化騰從一個技術高超的計算機系大學生成長為打造龐大QQ帝國的“國王”期間跌宕起伏的經歷,從慧多網深圳站站長到潤迅公司的網絡工程師,從接觸ICQ到開發QQ,從在股市的如魚得水到寥寥數人成立公司獨立創業,從IDG、盈科數碼注資之后蓬勃發展到遭遇2000年第一次網絡泡沫寒冬的舉步維艱,之后到處求人收購騰訊,從新浪、中華網高管層的拒絕再到在風投百樂的幫助下在香港成功上市……這些喧囂的背后是公眾眼中極為隱秘的馬化騰。
我承認,我基本每天都會開QQ,有7年的網齡,就對應了7年的Q齡。不大不小的Q號,從來沒想過前面是誰,后面又會是哪位。也不會知道馬化騰,竟然是QQ全球的第一個用戶。說來輕描淡寫,歷程卻是充滿艱辛。
QQ的歷史,就是一部“模仿”的歷史。QQ的勝利,也是“模仿”的勝利。早些時候,QQ就是OICQ,不難看出與ICQ的關系。晚些時候,就有人感嘆,什么東西沾上QQ就火,書面一些就是,QQ只要按兵不動,模仿其他領域的成功,再將QQ用戶引導過去就可以了。
我一直是相信一點的,就是成功者的經歷不具有可復制性。但我也相信榜樣的力量,所以它是勵志的精彩讀本;相信借鑒的威力,不然不會有人國家一出事就往歷史圖書館跑。所以它即可以算做是一本IT史書,它同時又關于財經,有關財富,最關鍵的,還可以欣賞姚非拉的漫畫,找回兒時讀圖的感覺。
英雄有很多種,有時候一劍可能就成就了一個英雄,有時候一生才能成就一個英雄。前者,是一個時代的至亮點,后者就是這個時代。馬化騰是個低調而穩健的人,低調得甚至有些讓人焦急。但這并不妨礙他成為這個動蕩的IT時代的至亮點,也正是這樣的穩健,讓QQ成為這個時代的烙印。讀完圖,你會明白。
看完這套漫畫之后,我一直在想,如果當初我的父親是用這套書來“釣”我的話,也許我走的就不是今天所走的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