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在國際黃金價格不斷攀高,屢次創下新高并劇烈波動的情況下,個人投資者更應該擦亮眼睛,當心黃金投資陷阱。
受國際黃金交易價格一路飆升的影響,中國市場黃金、鉑金飾品價格也一漲再漲,連創新高。在金價一片“漲”聲中,人們的購買熱情也跟著高漲,不少商家表示,金飾銷量非但沒有因為價漲而下降,反而比往年有明顯增加。投資者“追漲殺跌”,與之相關的金條、金幣等理財金也開始旺銷,就連“新生事物”黃金期貨也迎來了越來越多的客戶。
首飾金:一個月每克漲了30元
近日,記者走訪了部分商場,采訪到的營業員都感嘆“金價漲得確實厲害”。據商場人士介紹,春節期間,千足金和足金的價格分別是每克248元、238元,一個多月的時間,漲了30元。而在去年同期,千足金和足金價格分別是228元、218元。一年上漲了50元。
與黃金相比,鉑金的漲價幅度更大。近期鉑金價格分別為P950每克608元,P990每克648元。與春節前相比,每克漲了140元。而去年同期的價格分別為388元、428元。一年上漲了220元,漲幅超過30%。
面對金價如此迅猛的漲勢,不少商場都曾擔心金價漲了,會影響到黃金首飾的銷售,但從目前情況來看,銷量反而增加了。3月1日至3月8日,大多數商場的銷量比去年同期上漲70%。鉑金因為價格高,出現了“小克數首飾”更受歡迎的情況。一家品牌首飾的負責人說:“以前我們到夏天才主推3克左右的小克數項鏈,現在價格漲得太高了,使得冬春季節,小克數鉑金項鏈也開始旺銷。”
分析銷量上升的原因,多家品牌的銷售人員套用了股市的行話“追漲殺跌”。現在金價一個勁地漲,人們預測會越漲越高,所以都抓緊購買。另外,3月開始進入婚慶的高峰時期,金飾品自然會旺銷。
理財金:金價大漲銷量增多
作為黃金投資的一種形式,黃金價格的上漲也帶火了各種金幣的銷售。“以前一天只能賣出去一兩套,現在生意好的時候一天就能賣出近10套。”在某金店紀念幣銷售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隨著黃金不斷升值,由千足金打造的各種紀念金幣也開始熱銷。正在選購金幣的嚴先生說出了自己的理由,“黃金本身就有增值、保值的功能,加之有些紀念金幣是限量發售,所以更值錢。把手頭的‘閑錢’投資金幣,獲利應該更多。”
在采訪中,有業內人士預測,隨著金價上漲和奧運會的臨近,對紀念金幣有收藏興趣和投資意愿的人會越來越多。作為一種特殊商品,紀念金幣具有發行量小、材質貴重、投資價值可觀等特點,是資產保值、增值的較好選擇,但要考慮該產品是否屬于重大題材,是否限量發售。
期貨金:開戶數量快速增加
“黃金期貨今年1月份,一個月才開十幾戶,現在每天都能新開三四戶。”南華期貨蘭州營業部分析師王馨說,開戶數量的增加最直觀地反映了黃金期貨正逐步被人們認識的過程。
王馨分析:“買實物黃金和投資黃金期貨,雖然同屬于黃金投資的范疇,共同享受著黃金漲價帶來的收益。但黃金期貨是一種高端產品,操作更方便,交易成本低。相比震蕩下跌的股市,目前黃金價格走勢可謂一路牛市,而且上升空間很大。一些有豐富投資經驗的投資者已將投資的對象轉到了黃金期貨上。”
黃金價格居高位風險加劇
由于受到國際金價的影響,近日,北京市場黃金飾品的價格隨之上漲,這吸引了很多投資者的目光,不過專家提醒,這意味著黃金價格已經進入了歷史高位,風險也在加劇。
目前黃金投資可分為三大類,一類是實物黃金,包括金條、金幣、黃金飾品等;一類是紙黃金,不直接給實物,而是給一張憑證,靠黃金價格的漲跌獲取收益;另一類是期貨黃金,它能做到黃金的套期保值,并且屬于放大比例的杠桿交易。
業內人士指出,黃金價格走勢有著比股票更為復雜的影響因素,目前,黃金價格已經進入高位,盡管長線依舊看漲,但不管大家以何種方式投資黃金,都需謹慎,注意風險。凱斯頓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黃金市場分析師王健提醒廣大投資者,目前黃金漲勢誘人,勿接燙手山芋。
黃金期貨收益大風險大
黃金期貨推出后,將極大地滿足各種不同投資主體對黃金保值增值、套利及投機等方面的需求,從而充分發揮黃金期貨的避險功能。但黃金期貨和期權交易和其他期貨、期權交易一樣,實行的是杠桿交易,“以小博大”,是一種風險大、收益大的交易方式,和普通的黃金投資特點不同。投資者要謹慎從事,留足追加保證金的資金,如果操作得好,收益會很高。有的投資者做黃金期貨虧損嚴重,原因是對黃金市場不夠了解。有大資金的人完全可以在推高金價前先大幅打壓,使資金量小的做多者保證金虧空,被迫平倉,然后再大幅拉升。
中國銀行總行全球金融市場部黃金首席分析師、國內著名黃金專家奚建華指出,對個人投資者來說,投資者可以利用期貨市場價格波動,博取差價獲利。由于期貨實行保證金交易,個人投資者可以小博大,賺取超額利潤。但投資者要正確對待市場風險,期貨價格變化詭異,要清楚主要是投機而非投資。
“外強內弱”期貨漲幅小
日前,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COMEX期金4月合約盤中創造歷史新高,然而,與國際金價上漲勢如破竹相左,上海期貨交易所期金價格走勢卻一步一徘徊,顯得力不從心。
分析師認為,相較國際,國內黃金期貨走弱主要是受制于人民幣大幅升值趨勢。但是在黃金價格整體處于上行通道中,以及國內外期貨市場聯動效應明顯的大背景下,國內一般參與者逆勢做空無疑具有巨大風險,除非是產金企業自身的套保行為。
南華期貨分析師稱,由于產金企業的生產成本相當低,因此在目前金價不斷走高時,在期貨市場拋售黃金以鎖定價格是慣常的套保手法,而且是“越高越拋”。
實物黃金變現難度較大
中國的普通投資者參與最多的就是實物黃金投資,無論是金條還是首飾,都特別受歡迎,各大黃金商場每逢假期就會出現人滿為患的壯觀場面。大家可能沒有意識到實物黃金的價值在于財富儲藏和資本保值,而如果進行實物黃金投資,還需要根據金價的波動,通過黃金買賣實現盈利。
對于投資者來說,投資黃金的最大障礙就在于回購渠道的不暢通。高德黃金首席經濟學家張衛星認為,要解決回購問題,首先是將中國的標準金形式形成規模化。其次需要把人們的投資意識從首飾金向標準金轉換。
據了解,目前國內屬于現貨黃金投資范疇的有兩種,一種是原料金條,一種是賀歲金條。盡管各家商場買賣價格不同,但都是比較上海黃金交易所的實時價格,再相應上調或下調來進行買賣的。比如,根據中國黃金旗艦店的規定,消費者在買這種可回購的投資金條時,要在上海期貨交易所當前牌價的基礎上每克加8元的手續費,在賣出時,需要在當日牌價的基礎上每克減去2元才能變現。有業內人士計算,由于黃金買賣差價的存在,只有黃金上漲約10元,才能回本。而如果消費者拿著從別處買到的金條進店賣出,每克則要減去5元,而這也僅是部分商家才提供的回收服務。
業內專家提醒投資者,投資實物黃金時,在一般情況下,應購買知名度信譽度較高的精煉公司制造的金條,以后在出售時會省去不少費用和手續,甚至是回購變現的信譽也要考慮。對一些非正規企業做出的種種回購承諾,最好避而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