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要求實現四個基本目標: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經濟效益高,可持續發展,人力資源優勢充分發揮。廣東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也必須實現這幾個目標,要實現這些目標必須要把新型工業化與技術創新協調起來。而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只有努力促進企業技術創新活動的開展,才能帶動整個行業的技術創新,從而帶動全社會的技術創新。
一、培育和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是廣東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與技術創新協調發展的最佳結合點
1.企業技術創新加速信息化的進程。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精髓在于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沒有信息化,就沒有新型工業化。新型工業化道路突出信息化,實際是關注建立在最新科技成果基礎上的技術創新。現在的工業化正在進入信息化階段,信息技術成為工業化的關鍵技術,高度發達的信息技術使信息的投入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替代物質材料和能源,通過使用更多的信息,使產品中的物質含量減少,信息含量增大。由此可見,信息化是技術進步的結果,技術進步又是以技術創新為核心特征,因此技術創新是推進信息化的動力。
2.企業技術創新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新型工業化在一定意義上要突出經濟增長的效益。只有企業的經濟效益得到全面的增長,社會經濟增長才能得以實現。技術創新能夠提高企業的研發能力,提高企業的生產技術和工藝、裝備水平,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實現產品結構調整,促進科學技術真正成為企業新的經濟增長點。企業只有通過發展科技第一生產力,形成技術創新機制,才能深化企業改革,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在當今經濟迅速發展的年代,企業只有在經濟活動中廣泛應用新的知識、新的技能和發明創造以及新的組織結構,不斷提高企業的技術水平,才有可能不斷提高產品質量,調整產品結構以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能夠在競爭中不斷擴大或鞏固原有市場地位。
3.企業技術創新推動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企業技術創新能夠為企業保持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因為企業要保持可持續發展的勢頭,必然要求企業具有持續的競爭優勢,以獲得長期的增長和經濟利潤。而競爭優勢的持續性受到技術生命周期的約束,企業要想始終保持這種持續性,必須在技術軌跡的衰退期到來之前做出再次技術創新的戰略決策。因此,企業只有保持持續的技術積累和不斷的技術創新,才能保持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在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中,企業生產既要不斷滿足人類的各種需求,又要保護生態環境和資源,不能危及后代的生存和發展,維護社會的公平發展。
4.企業技術創新有助于人力資源優勢的發揮。人力資源是經濟增長的源泉和決定因素,也是新型工業化的源泉和決定因素。新型工業化中我國可借助豐富的人力資源突破資源對經濟增長的約束,實現可持續發展。人力資源也是企業發展的核心資源,企業要想在新時代中發揮排頭兵作用,必須大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的優勢。
綜上所述,企業技術創新為新型工業化的實現提供了各方面的保障,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必須與企業技術創新協調起來。而企業能持續、有效地開展技術創新活動依賴于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提高。技術創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只有不斷提高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企業才能推進信息化建設的完成,才能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才能充分體現企業人力資源優勢,才能保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培育和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是廣東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與科技創新協調發展的最佳結合點。
二、培育和提高廣東省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具體建議
1.不斷培育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逐步增加自主創新比重。廣東省大型企業要想在競爭中不被淘汰,必須努力培育自身的自主創新能力。第一,強化企業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創新能力。第二,加強企業技術中心的建設工作。廣東省大型企業應加快“一站兩中心”建設,“一站”是指企業博士后工作站,“兩個中心”是指專業技術創新研發中心和企業博士后技術創新中心。另外,廣東省政府應鼓勵大型企業集團成立研發機構,鼓勵有實力的企業搭建面向全行業開放式的技術開發平臺和中試基地,以推動整個行業技術水平的進步。第三,提升企業集成各種技術的能力。廣東省大型企業首先要鼓勵發展多項技術集成的產品實現集成創新,選擇具有高度技術關聯性和產業帶動性的產品或項目實現關鍵領域的集成創新與突破,并依托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現創新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創新成果的充分利用,大力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化。
2.以人為本,全面提升企業技術創新競爭力。當今企業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力資源的競爭。對于廣東省大型企業而言,擁有一支高素質的集經營管理者、科技人員和員工一體的人才隊伍,為加快企業的技術創新進程增加了不少砝碼,也使企業能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第一,大型企業要造就一支具有開拓創新精神、組織管理能力強的企業家隊伍。第二,大型企業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高科技人才隊伍。第三,大型企業要建立健全的人力資源配置機制。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通過人才競爭機制增強人才的危機感和緊迫感來優化企業人力資源的結構,通過人才激勵機制拉開工資分配檔次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通過人才保障機制不斷改善人才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條件,解除人才的后顧之憂。
3.建立多元化的融資模式,為企業技術創新提供必須的經費支持。第一,大型企業要重視內源融資,不能單純依賴外源資金,結合運用內外源資金。第二,大型企業要綜合考慮自身的抵御風險能力和資金成本,合理配置長期、中期和短期融資的比例。第三,大型企業要充分利用票據融資、資產證券化等創新型金融工具在資金市場上獲得所需創新經費。第四,大型企業可以充分利用國外資金來發展本國經濟。
4.加快企業國際范圍內合作創新的開展,逐步實現企業技術創新國際化。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世界范圍內的競爭不斷加劇,技術創新的國際合作日益加強,我國大型企業技術創新國際化也已成為一種趨勢。目前,歐洲與美國、歐洲與亞太、美國與亞太之間跨地區合作發展較快,很多跨國公司在廣東設立了研發中心。因此,廣東省的大型企業要緊緊抓住跨國公司及其研發機構不斷遷入和集中程度不斷提高的機遇,通過與跨國公司開展研發合作風險投資,互換許可證以及簽訂合作研發協議等方式,形成戰略技術聯盟,加快推進技術國際化步伐,逐步搭建自己的“世界技術創新網絡”。廣東省大型企業與國際跨國公司技術中心共建研究中心,可以充分利用跨國公司所擁有的全球性技術資源,整合資本、技術和市場,實現自身技術平臺的擴展。
(作者單位:安徽建筑工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