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硅谷作為高技術創新集群的成功,深刻地影響了各國的多技術產業的發展政策。為此,基于創新的演化,分析高技術企業集群硅谷的階段性演進及其特征,依據硅谷在不同歷史階段技術創新的組織形式和信息體制演化,總結高技術企業集群創新發展演進的一般機理,以此降低治理成本和提高創新效率。
關鍵詞:集群;創新;信息體制
中圖分類號:F272.3 文獻標識碼:A
一、引言
硅谷作為高技術創新集群的成功,對于其他地區和國家的高技術產業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借鑒意義,硅谷模式深刻地影響了各國的高技術產業發展政策。因此有必要研究硅谷創新集群形成演化的路徑和歷程,總結高技術集群發展的一般規律。現有的關于硅谷發展的歷史過程的研究重點關注于硅谷的創新網絡發展,忽視硅谷最初期的發展和最近新出現的組織和制度上的變化趨勢,較少聯系硅谷創新的信息結構和組織結構的變化與創新集群演進的機理,筆者通過分析硅谷在不同歷史階段技術創新的組織形式和信息體制演化,揭示高技術企業集群演化的特征。
二、硅谷高技術創新的階段性劃分及其演進機理
根據硅谷發展過程中企業創新的組織模式和企業間的合作關系變化可以把硅谷的演進劃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一)獨立分散創新階段
在硅谷的計算機產業發展歷程中,早期的電子產品和個人計算機是由休利特和帕卡德、比爾·蓋茨和保羅·艾倫、喬布斯和沃茲奈克等業余愛好者在缺乏資金和技術支持的艱苦條件下,在車庫和倉庫中獨自開發出來的。他們往往是單槍匹馬地從事創新活動,依靠個人的力量籌得資金,在創新成功之后,不得不自行設計計算機所需的元器件,自己親自組裝和生產微型計算機,并四處演示和推銷自己的產品,缺乏風險資本的資金和中介組織的服務,創業者集技術和管理職能于一身,沒有高級管理人才專門負責企業的日常經營。
蘋果公司最初是在喬布斯家里的汽車房開張的,公司創始人喬布斯和沃茲奈克作為業余愛好者設計開發了蘋果I型計算機。他們自行設計了計算機的線路板、自己購買芯片、設計計算機的外殼、組裝甚至自己推銷蘋果計算機。即使在1976年公司正式成立后,仍需自行解決計算機設計中的技術問題,生產設計計算機的供電裝置和軟磁盤控制器。
在車庫起家的惠普公司的最初產品則是休利特發明的可變頻率振蕩器。休利特和帕卡德兩個人既是公司的老板,又是公司的工人,他們在自己家里的汽車房里生產產品。
早期的微型計算機公司多為計算機業余愛好者所創立,他們雖然能夠開發出新的技術和產品,卻往往由于沒有資金支持、缺乏企業經營管理經驗、受大公司的擠壓排斥等原因而破產倒閉。
在這個階段,企業的技術創新主要是孤立的,很少和其他企業和大學發生聯系,從設計新產品開始到最終產品的市場銷售都是由創業者自己完成的,還沒有形成合作性的創新網絡,沒有發達的風險資本和中介組織。但這個時期也是創新網絡的初始形成階段,正是這些公司形成了以后硅谷的創新合作網絡,并成為行業內的主導企業。
(二)創新合作網絡階段
這個時期是硅谷高技術創新網絡的發展和成熟階段。1951年斯坦福大學建立斯坦福工業園,把土地出租給硅谷的各公司,而斯坦福研究區也成為把技術從斯坦福大學的實驗室中傳播到高技術公司的途徑。斯坦福工業園成立后,惠普、洛克希德、通用電氣、柯達等公司相繼進入,在斯坦福工業園匯集了高技術產業發展所需的人才、技術、資金和信息渠道等基礎要素。尤其是美國東部的一些大公司如IBM,西屋電氣、洛克希德等公司紛紛在硅谷設立分部,帶來了硅谷發展高技術所需的人才和技術,同時給硅谷帶來了高級企業管理人才和經營大規模高技術企業的管理經驗。這些技術和經驗與硅谷本地公司的發展結合,形成了硅谷獨特的高技術企業的管理機制和企業文化。
1956年,晶體管的發明者威廉肖克利從東海岸的實驗室招聘了八個才華橫溢的年輕人,創立了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不久,八人中的戈登穆爾和諾伊斯離開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創辦了仙童公司。從仙童公司又直接衍生出英特爾公司、國民半導體公司、高級微型儀表公司等后來創新網絡中的領頭企業的公司。這些企業主導了硅谷和計算機技術的未來發展方向,并對后來的其他新設公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為很多新成立的公司都是從這些公司衍生分化出來的,它們與這些公司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促進了信息和技術在這些企業之間的交流共享。
至此,硅谷高技術集群的技術、制度基礎和文化基礎基本形成,形成了硅谷獨特的制度和文化氛圍,培育了創新精神、創新企業間廣泛聯系和開放的風氣,形成硅谷高技術創新的技術合作網絡。
創新網絡形成的另一個標志就是風險資本的發展壯大和介入高技術創新治理。風險資本的參與促使更多的新企業誕生和發展,它們向創新企業提供最初發展和創新啟動所需的種子基金,參與創新活動的管理。20世紀70年代后期,加州風險投資的中心從舊金山轉移到了硅谷,風險投資網絡與硅谷原有的技術網絡結合在一起,在硅谷的創新網絡中扮演重要角色,并成為高技術創新治理的主體。硅谷作為創新集群的發展演進路徑基本形成,創新網絡不斷成熟和日趨完善。
(三)模塊化創新組織模式
20世紀80年代以后硅谷高技術集群的技術結構、創新組織結構發生了新的變化,出現了模塊化的新趨勢,高技術企業的產品制造與設計功能日漸分離。
模塊化的思想最早誕生于1946年馮諾依曼、伯克斯、戈德斯泰因關于開發新的計算機的設想,他們關于新計算機的設計方案的核心是模塊化的。真正的模塊化產品是20世紀60年代IBM推出的360系統,360系統的設計過程按計劃被分解成一系列準獨立的子系統,而每個模塊的設計必須遵循共同的設計規則,單個模塊的設計以分散化的方式獨立進行,因而模塊化的設計和實施可以超越IBM的組織界限。模塊化設計改變了企業的組織形式和界限,使得新產品的設計開發可以由不同組織同時進行,最終選擇最好的模塊組成新的產品,產品的設計是相互適應而共同演進的。模塊化設計引發了計算機產業設計演進的分散化的價值尋求過程,360系統的成功帶來計算機產業結構的模塊化和組織方式的模塊化,誕生了新的企業和新的制度。在1970-1996年間,硅谷的計算機產業逐漸演變為一個巨大的模塊化的簇群。1980年,企業簇群的市場價值超過了IBM的市場價值,代表著高技術集群的創新活動已經由高度壟斷的企業內部轉移到分散的獨立的模塊化組織,模塊化設計演進的力量開始發揮核心作用。
三、硅谷發展過程中的信息體制演化
根據硅谷高技術企業集群發展演進過程中技術創新活動的信息體制中處理系統性和特質性參數變化的分工演化和信息流程的改變,高技術企業集群創新的信息體制也在不斷演化變遷,下面筆者分別介紹并比較不同信息體制的治理成本和治理效率,并分析信息體制變遷的需要和演化過程。
(一)信息分散化體制下的獨立分散式創新
在高技術企業集群發展的初期階段,企業的技術創新以企業內部自主創新和企業與研究機構的合作創新為主,集群創新合作網絡還尚未形成,企業的技術創新成本和創新風險較高。其信息特征由于技術規范和產業標準尚未形成,信息的規范度較低。此外,環境和技術性信息集中掌握在個別的企業內部,流動性不高,信息的分散度很低。由于信息的規范度和分散度較低,信息的交流將受到很大限制,信息的擴散只能借助于面對面的人際交流。
在這種體制下,企業間相互依存性較低,各部門各組織單元最大限度地利用個別信息進行決策,不考慮與其他組織單元的協調。每個創新企業相互獨立地觀察系統性和特質性環境部分,各組織單元的觀察和決策各自完全包裹,缺乏協調和統一行動。企業間不存在直接的水平信息關聯,各自的創新活動是整體包裹的,不需要密切連續的相互合作。
(二)信息同化體制下的網絡一體化的創新模式
隨著集群開始進入一個持續成長的階段,集群規模逐漸擴大。企業創新能力不斷發展增強,專業化的供應商和中介服務機構開始出現,由此而形成企業、供應商、銷售商、中介組織和研究機構的創新合作網絡和有利于合作創新的環境。此時,技術規范和產業標準基本形成,信息的規范度和分散度提高,方便了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信息體制轉化為信息同化體制下的網絡一體化的創新模式。
在這種信息體制下,創新合作網絡在集群創新中發揮主要作用。由于高技術創新活動的互補性,企業間形成創新合作關聯網絡,通過各種正式和非正式的契約結成互動式研發組織,創新活動是互動式研發,組織間的互動性較高。對于各單元共同面對的系統性環境部分,參與人之間協同他們的觀察和解釋,并構建一個共同的決策基礎。參與人不僅需要處理個體所收集的相關環境的特質性信號,而且還要以意會或明確的方式處理其他任務單元對同一環境的不同認知。
(三)信息包裹下的模塊化創新
隨著高技術的不確定性越來越高,可供選擇的技術方案增加,創新的參與者增多,創新的復雜性增加,跨組織協調所傳遞的信息數量更多,其內容也更加多樣化,創新網絡中的信息成本和協調成本上升,網絡節點的增多使得信息傳遞的失真和扭曲增多。傳遞信息所需的環節增多,信息處理邊際成本遞增,信息精確程度下降,需要新的信息結構,較低的信息協調傳遞處理成本,節約交易費用。伴隨著中介組織的強大和風險資本在創新治理中的作用提高,創業資本逐漸成為信息體制中的主要治理角色。而且在互動型研發組織中,對新信息的及時調整(即在開發啟動之后、設計完成之前的調整)一般不只限于界面設計,通常還涉及個體項目小組設計的同步調整。因此,這一類組織的信息負荷可能很高,較為理想的及時調整既費事又費力。為了適應降低信息成本和協調成本,提高信息處理的靈活性,高技術企業集群的信息體制更多地進化為信息包裹下的模塊化創新。 模塊化產品的設計規則明確,信息的規范度很高,而由于采用模塊化的創新模式,不同企業分別負責不同的模塊,彼此競爭,信息的分散度低。隨著高技術集群企業創新活動的集群化,越來越多的任務單元并行從事相同的創新,相互競爭,彼此之間信息封鎖,以減少信息成本和協調成本。在這種情況下,技術創新的互補性降低,組織間的依賴性和協調的必要減少了。在模塊化的創新模式下,各個獨立的創新企業遵循總的設計規則自由開發自己的模塊,并在獨立的模塊中選擇最優的模塊組合和搭配成新的產品系統。模塊化創新的特點在于各獨立的模塊是自我進化的,模塊化設計是動態演進的,通過創造設計選擇權,模塊的擴展、排除、歸納和移植,建立新的產品系統。模塊分解化把一個復雜的高技術創新按照一定的聯系規則分解為可以進行獨立設計的半自律性的子系統。每個模塊的創新活動不需要和其他模塊的創新活動相互協調,只負責本模塊的信息處理過程,提高了信息處理的效率。在不同模塊的內部同時有多個企業開展創新競爭,通過更多的實驗來選擇最佳的方案。按照事先確定的聯系規則將這些獨立設計的子模塊統一起來,完成整個高技術創新。從本質上說,高技術集群是模塊化的創新集群。
四、結語
在高技術企業集群的階段性演化過程中,創新的組織形式、信息體制都是在不斷變化的,創新推動著集群的發展和演化,而集群的發展也改變了創新的模式,在不同的階段創新的治理模式也是不同的。硅谷的發展經歷了從獨立分散創新階段、創新合作網絡階段到模塊化創新組織模式階段,相應地信息體制的變遷也經歷了信息分散化體制下的獨立分散式創新、信息同化體制下的網絡一體化的創新模式到信息包裹下的模塊化創新的演化過程,信息體制的演變是為了降低治理成本和提高創新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