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屯村,曾經是一個縣里干部下去調研都“找不到”的村莊#65377;而2008年6月11日,記者面前的長屯村,街道整潔#65380;寬敞,超市#65380;移動營業點#65380;村衛生室一應俱全#65377;而這些變化,都始于2003年,都始于“大學生村官”靳利現回村任職,他像一縷“陽光”照亮了長屯村的今天#65377;
長屯村,曾經是一個縣里干部下去調研都“找不到”的村莊#65377;而2008年6月11日,記者面前的長屯村,街道整潔#65380;寬敞,超市#65380;移動營業點#65380;村衛生室一應俱全,用長屯村村民的話說:“城市里有的,我們農村也有#65377;”自豪與滿足之情溢于言表#65377;
而這些變化,都始于2003年,都始于“大學生村官”靳利現回村任職,他像一縷“陽光”照亮了長屯村的今天#65377;
找不到的村莊
提起2003年以前的長屯村,鶴壁市浚縣組織部“大學生村官”辦主任齊同真接連搖頭,“2003年以前,長屯村條件很差,有些縣里干部下去調研,竟然找不到長屯村#65377;”
2008年6月11日,記者沿著淇河踏上了尋訪這個“找不到”的村莊的歷程#65377;
6月,楊柳夾道,剛收割過的麥田一片金色,隨行人員向記者介紹了長屯村的歷史#65377;
長屯村,位于河南省鶴壁市浚縣新鎮鎮,延津縣#65380;淇縣#65380;滑縣#65380;浚縣四縣交界處#65377;2003年以前,長屯村非常封閉#65380;貧困,2300口人依賴農耕維持生計,村里的土路修到和鄰村交接的地方就斷了,成了有名的“斷頭路”,四面不通,村民出行很不便利,一到雨天情況更糟,用村民的話說“簡直就是與世隔絕”#65377;一次,浚縣縣委派干部到長屯村調研,“竟然找不到長屯村#65377;”
陽光照亮的世界
半個小時車程,記者踏入長屯村#65377;記者面前是干凈#65380;寬敞的水泥路,整潔的街道,超市#65380;移動營業點#65380;村衛生室一應俱全,記者很難相信這就是幾年前四面不通路,縣里干部下去調研都“找不到”的村莊#65377;村民自豪地一笑:“現在,農村和城市差不多,城里有的,我們農村也有#65377;”
走進一座二層“小洋樓”,房間中精美的米色地板磚,白色的天花板,明凈的茶幾,家具#65380;家電一應俱全,記者渾然不覺是在一個偏僻村莊里#65377;房屋的主人靳某告訴記者:“村里的房子,裝修的和城市里差不多#65377;”
靳某還說:“以前,生活很緊張,連供孩子上學都成問題,做夢沒想過蓋樓房#65377;幾年前,村里來了‘大學生村官’靳利現,村里很多家庭在他帶動下都富起來了#65377;”
“我蓋新房就花銷了20多萬元#65377;這不算啥,在村里像俺家這樣的多了!”
據統計,2007年長屯村全村蓋新房的總數是2004#65380;2005#65380;2006三年的總和,而2008年上半年全村蓋新房的總數已超過了2007年全年#65377;
長屯村人富了,富裕的長屯村文化#65380;精神風貌也在悄然地改變#65377;
幾位在大樹底下談笑的老人,向記者談起了他們自發組建的“老人俱樂部”:“興起時,大家到一塊兒扭扭秧歌#65380;哼哼小調,樂呵樂呵#65377;”
長屯村還有一個標準的籃球場#65380;4個乒乓球臺,農閑季節村民可以去打籃球#65380;乒乓球,村民說是“靳利現籌資2萬多元建的”#65377;
不僅如此,村委辦公室還建了個“小小圖書社”,有適合孩子們讀的《一千零一夜》,有適合學生讀的《中學生美文品讀》,有適合種植#65380;養殖戶們讀的《棚室蔬菜病蟲害防治》#65380;《實用養豬與豬病防治》,還有提高農民素質的《現代社交禮儀》等近五六百冊圖書,閑暇時村民可以來村委借閱圖書,“實用又長見識”#65377;
2006年冬,長屯村首屆農民運動會#65380;戲迷擂臺賽成功舉辦,5個村民組60余選手激烈的比賽,吸引了包括從鄰村趕來的2000多名村民觀看#65377;
2008年初,靳利現還打破村里千年陋習,出臺了“紅白事不許奢侈,擺宴待客”的村規,“如今,誰家有‘紅’‘白’事,村里人去了都是上罷了禮,坐一會兒就走,都不待客的,省了工夫又省了錢#65377;”
今天,長屯村“泥巴路”沒了,“長舌婦”#65380;“長舌男”少了,捧書本的多了;游手好閑#65380;好逸惡勞的少了,比勤快比賺錢的多了;互相謾罵的少了,結對“扭秧歌”#65380;“打花鼓”的多了#65377;
一陣清風吹來,一個清脆的童音飄在長屯村上空,道出了每個長屯村人心坎里的聲音:“六月的太陽,是我們的臉龐,六月的清風,是我們的歌唱,乘著白云在藍天飄蕩……”
桑梓之情
靳利現,畢業于黃河科技大學法律系,現任鶴壁市浚縣新鎮鎮長屯村村委主任#65377;
2001年,靳利現大學畢業,憑3000元開始了他的經商生涯#65377;憑著精明的頭腦和一身“闖勁”,靳利現創出了一片天地#65377;幾年時間,他創辦的雪雷商貿有限責任公司規模不斷擴大,下設摩托車城#65380;服裝城#65380;鞋城,在長屯村村內還設立了飼料#65380;水泥經銷處,年收入近60萬元#65377;
2003年,靳利現早已是遠近聞名的“百萬富男”#65377;
富了,靳利現心里卻常不踏實:自己是有錢了,可是自己的鄉親還在受貧困的煎熬,沒錢供孩子讀書,看病要東挪西湊#65377;一次偶然,靳利現看到了電視劇《村官李連成》,點燃他做“村官”報效鄉鄰的“欲望”#65377;
2003年,靳利現報名參加了鶴壁市“大學生村官”選拔考試,2004年,靳利現如愿以償地擔任了長屯村村委會主任助理#65377;
一時間,“昏頭”村官成了村民閑暇時的談資,“我看呀,是有倆錢,能的!”
“幾百萬的生意不做,來做村官,一月150元,昏了頭了#65377;”
閑言碎語,很快就在靳利現的實際行動中銷聲匿跡#65377;
村民李四兵,女兒不幸妖折,偏又禍不單行,一場大火把李四兵燒成重傷#65377;
2008年6月11日上午,記者來到了李四兵家,看到了一座2層占地面積150平米左右的“小洋樓”#65377;
提及往事,李四兵淚流滿面:“當時全身皮膚被燒傷85%,都燒蒙了,都不知道疼了,手腳皮肉掉了很厚一層#65377;”
“當時家里窮的,拿不出來錢看病,東拼西湊的也湊不夠,想死的念頭都有了#65377;關鍵時候,靳利現送來2萬元錢,把病治了#65377;”李四兵指著自己的手腳給記者看:“手和腳都植過皮了,現在捻個小東西還不行,但做別的活就沒問題#65377;走個路,抗個東西一點問題都沒有#65377;”
當記者問靳利現為什么要幫他時,李四兵這樣回答了記者:“利現對村里人有感情,他能力小的時候,就為村里人辦小事;能力大了,就為村里人辦大事#65377;”
“我病好后,靳利現幫我籌了1.5萬元的貸款,我辦起了養豬場#65377;到現在4年了,不僅還了債,還蓋了這棟樓房,房子蓋下來共花了9萬多#65377;”
現在,李四兵承包了24畝地,“種玉米,一畝地產量不低于1200斤,凈賺900元左右,24畝就是2萬多元;種麥子,一畝地產量1000斤左右,也能弄個千兒八百的;還有2畝韭菜地……”
一顆公心
“選不選他當村干部都行#65377;選他,他是為百姓辦實事的好領導;不選他,他是為百姓辦實事的好鄉鄰,他有一顆公心#65377;”當記者問起下次選舉是否會投靳利現一票,64歲的村民靳思得回答#65377;
“有些人有錢了不撒手,靳利現不一樣,他貼錢給村里修路#65380;打水井#65380;架電#65377;”
要想富,先修路#65377;一直以來,“斷頭路”困擾著長屯村人,村民出去難,外面人進來難#65377;2004年靳利現上任后,個人出資6.5萬元,硬化道路1.5公里,完成了長屯村與干線公路的連接#65377;望著平坦的出山公路,村民感激地說:“早該讓利現當我們的‘官’了!”
接著,靳利現帶領村民打了一口200米深的深水井,解決了村民的飲水問題#65377;
原來,長屯村位于黃河古道最低洼處,水質污染比較嚴重,過去,村里沒有深水井,長期飲用淺水井水的村民,癌癥發病率很高,每年都要有幾個40多歲年富力強的村民被查出患食道癌#65377;為了讓村民喝上“放心水”,靳利現帶領村民打深水井,并把自來水送到各家各戶,讓村民在家門口吃上了干凈水#65377;
長屯村是一個農耕為主的村莊,“由于沒有高壓電,村北大片土地無法澆灌,村民急得嗷嗷叫#65377;”靳利現上任后,籌資20余萬元更新#65380;改造老化電線,建高壓電,保證了村民的灌溉用電#65377;
2005年6月,為讓長屯村周邊6個行政村,500名貧困小學生上得起學,靳利現個人出資2.7萬元,幫助這些貧困兒童重返校園……
解決了村里遺留問題后,靳利現開始思索如何帶領村民致富#65377;最終,他選擇了短#65380;平#65380;快的養殖業,從用地#65380;用電#65380;用錢上支持#65380;鼓勵養殖戶#65377;2007年,根據市場需求,長屯村又建立了高效韭菜種植示范園區, 70多戶農民種起了韭菜#65377;
韭菜種植戶李軟賓告訴記者:“我家共2個大棚,一年三季,一年收入2萬多元,春節期間,銷量最好#65377;”
村民靳年勝家里共有4個大棚,僅2008年春節期間收入就達3萬多元#65377;
截止2007年底,長屯村加入種植#65380;養殖兩個合作社的農戶達到240多戶,果蔬年產量可達150萬公斤,禽蛋產品年產量達90萬公斤,年產值達500多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4800元,比2004年翻了一倍,在浚縣新鎮鎮排名前列#65377;
值得的付出
2005年,長屯村村委換屆選舉,靳利現幾乎滿票當選長屯村村委會主任,只有他母親和妻子李新想投了反對票#65377;
6月11日下午,在門前大樹下乘涼的靳利現的父親靳光慶,向記者談起了家人當初反對靳利現做“村官”的隱衷:“天天忙得不著家”#65380;“不當村干部,一條街半個人不會得罪,當了村干部一條街能得罪半條街人#65377;”
“現在,想通了,利現人正#65380;心正,他想為村里人做點事#65377;有這想法比啥都行,人嘛!該得罪的,還得得罪#65377;”
下午6點左右,靳利現的妻子李新想,正在給自己店里的摩托車做保養,面對一位前來尋找靳利現的村民,李新想無奈地說:“你別來這兒找他,我還摸不著他呢!”
李新想告訴記者:“他當了‘村官’后,生意#65380;孩子全顧不上了#65377;現在,偶爾回店里,有人買摩托車,他都不知道價#65377;”#65380;“他當‘村官’別說賺錢,還扔進去不少錢#65377;”
后來,“我回村里,看見村里變了,村民生活也好了#65377;村民見了我們一家人格外地尊重,連說話都和平時不一樣,覺得錢沒白扔,他的付出值得,也就支持他了#65377;”
長屯村外,2005年主動“讓賢”的長屯村原村委會主任靳廣志望著自己的韭菜大棚,喜悅之情溢于言表:“今年,收成不錯,不是利現,我哪有這么好的收入?我當初主動退下來是對的呀!”
看著村里短短幾年發生的變化,靳廣志的眼里泛出了耀眼的光彩……
記者手記
值得提起的是,因為靳利現本人在成都辦理地震孤兒領養事宜,采訪中記者并未見到靳利現本人,卻從村民口中四次聽到了同一句話:利現對村里人有感情,他能力小的時候,就為村里人辦小事;能力大了,就為村里人辦大事#65377;
一位稱職#65380;合格,希望在農村舞臺上實現抱負的“大學生村官”需要的不僅僅是熱血,還要有為農村#65380;農業奉獻,為農民謀福祉的“公心”,靳利現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大學生村官”對農村發展的意義#65377;
在鶴壁市,還有無數個“靳利現”,用自己的智慧#65380;汗水建設著無數個“長屯村”,為鶴壁市農村的發展奉獻著自己的力量#65377;
在我國掀起新農村建設高潮之際,“大學生村官”“靳利現”們給鶴壁市乃至我國農村掀開了嶄新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