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的生活鍛煉了孩子們的意志,城市的生活讓孩子們明白了生活的意義,所以他們義無反顧,所以他們珍惜自己的生活……
又一個暑假來臨。城里家長早已把孩子的每一天安排的滿當當的,3點學舞蹈,4點練鋼琴,生活豐富多彩,孩子們卻似乎有點茫然,越來越多的孩子,沉溺網游、冷漠、缺乏熱情。
而鄉村的孩子們,放牛、打柴、做工賺錢,因過早地體驗了灰色人生,連對美好生活的渴望都扼殺了。
如何讓孩子們健康地成長,成了很多家長們的“心病”。近幾年,如火如荼的城鄉互換活動,或許能給我們一點啟示。
長沙的少年魏程和土家少年孔小龍,就親身體驗了這種互換生活。
遙遠的生活
“沒想到鄉村的早晨這么有意思!”魏程感嘆道,“一早起來,就去給家里的小雞、小鴨喂食,過去從沒見過這些活生生的小動物。小雞在手上啄食,癢癢的感覺,太難忘了。”
因為不習慣北方的熱炕頭,魏程在鄉村第一個夜晚一夜未眠。
魏程來自湖南省長沙市,家庭和睦、富裕。2年前,父母把他送到了長沙市最好的中學讀書,但很快魏程就炒了學校的“魷魚”,做起了2年多的“專職游戲玩家”,惟一的生活內容就是將每一個新游戲玩到最好,然后,再開始下一個新游戲,繼續下一個新的挑戰,“網絡就是我的全部生活,網吧就是我的家。學習、前途、期望……都太遙遠了。”
在山里,魏程要徒步到學校上課。路途有些漫長,但一路追逐著雞、鴨,不時撫摸一下田里踱步的大水牛,順手摘幾顆桑果的魏程絲毫沒有覺得累。
經過一條小溪時,魏程一眼看到水里游著幾條小魚,一激動,就跳進水里去抓魚。魚兒“嗖”一下,從魏程掌心里溜走了。魏程愣在那里,突覺腳底一癢,便大叫起來:“哇,我踩到小魚了!”
不知不覺進了校門,魏程在新同學面前,大談網絡游戲的壞處,還當起了他們的教師,博得了同學們無比的“崇敬”。但是,隨后的英語課上,魏程卻睡著了。第二天,學校電腦課,老師和魏程來了個互換。魏程率先垂范,主動教同學使用電腦。之后上課,魏程再沒有睡覺。
第5天中午,魏程出門挑水遭遇大雨,狼狽之中,他萌生退意。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他鄉村的“阿爸”要拿出幾年積蓄,帶他到他的夢想之地黃河玩。他感受到了偉大的“父愛”。
魏程學會了承擔,懂得了感恩,第6天,魏程到工地打工,筋疲力盡之后領到20元工資,他用自己打工賺的錢帶著“阿爸阿媽”去了一趟黃河。
一周的時間即將結束,為了讓他在回家前洗個澡,魏程的鄉村“阿爸”,走很遠的路為他挑水。但是,在回家的路上,這位雙眼失明的“父親”摔倒了,看到摔倒在地的“阿爸”,魏程失聲痛哭。
離別時刻不知不覺到了,“阿爸阿媽”堅持要送魏程下山,魏程用自己的工錢買了一個水瓢送給了“阿媽”,因為家中那個水瓢已經漏水。
“阿媽”接過水瓢,拿出連夜趕做的布鞋,交給魏程。接過布鞋,7天來的一幕一幕,全都涌現在魏程眼前。“阿爸!阿媽!我會想你們的!”魏程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淚如雨下,久久不肯起來……
“我開始能理解親生父母了,我要好好做人,決不再辜負他們的期望。”
魏程,長大了。
城市的顏色
長長的車程,讓孔小龍的頭發有點蓬亂,破舊的牛仔外套在北方夜晚的寒風中顯得格外單薄,湖南湘西古丈縣的14歲土家少年孔小龍,懷著興奮與緊張的心情走下火車。
來接他的城市“爸媽”,早在一個小時之前就已在站臺上等候,一見孔小龍,便熱情地把孔小龍攬在兩人中間,拉著手噓寒問暖。前一天,還緊張得偷偷掉淚的孔小龍馬上放松了下來。
孔小龍城市生活的第一天是個特殊的日子,元旦佳節。上午,“爸媽”帶著年僅10歲的表妹,和孔小龍來到一家休閑服裝店;午飯時間,“爸媽”帶孔小龍去品嘗了城市孩子鐘愛的麥當勞。
第二天,孔小龍就要和其他孩子一起,去學校上學了。“爸媽”特地聯系了一所管理方式、教學質量享有盛名的中學讓他就讀。早上出發前,他向新“爸媽”袒露了心聲,說自己“怕見新同學,怕他們會笑話自己”。
很快,孔小龍就發現城里孩子原來和自己鄉下的同學一樣,并不難相處。
上午課間,不斷有同學跟孔小龍打招呼、送禮物、合影,洋溢著濃濃愛意的友善和關照,孔小龍很快融入了這個班集體。
在一堂美術課上,孔小龍獲得了人生中的三個“第一次”:第一次上美術課;第一次學習“線條畫”;第一次創作出他生平的第一幅美術作品——一棵大樹。一棵冬天的樹,樹干粗壯,樹枝光禿禿的沒有一片葉子,但卻藏著一個鳥窩。有樹干就有依靠,有鳥窩就有溫暖。孔小龍的這棵“大樹”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一致贊賞,14歲的山里少年找到了新的自信和融入新集體、新生活的巨大快樂。
第五天的生活是快意的。孔小龍目不暇接地感受著所有的新鮮和有趣。但是這天放學后,孔小龍卻一人獨自走在大街上。
一路上,喧囂的街道和琳瑯的店鋪都不曾讓孔小龍駐足,他的注意力一直放在路邊丟棄的酸奶瓶上,看見一個就撿一個,在路過幾家超市和一個廢品站后,孔小龍的塑料袋里就積攢了十幾個酸奶瓶,可是他撿這些瓶子干什么呢?
晚上回到家里,孔小龍沒有像前兩天一樣吃完晚飯就做功課,而是開始清洗起白天揀拾的那些小瓶子來。清洗完小瓶子,孔小龍又有了另一個奇怪的舉動:找“爸爸”要來一個桶,跑到樓下的一個沙堆,裝了小半桶細沙。孔小龍的行動讓“爸爸”產生了極大的好奇,他有些摸不著頭腦,這孩子到底想干什么?
“我沒有什么送給同學,我就想自己制作一架‘飛機’送給他們做留念……”原來,這個懂事的孩子,是想用自己的勞動回報熱情友善的同學。
不知不覺就要離開了,離開這個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見的城市。“我走后,你們不要傷心,我是不會哭的,因為我是男子漢,如果還有機會,我會重返來看望你們,我會永遠懷念這個城市,牽掛在這個城市的‘爸媽’。”
他燃起了飛翔的夢想。
……
兩個孩子又回到了原來的生活環境,但是他們生活的意義在變化著,魏程懂得了責任、懂得了珍惜,孔小龍點燃了飛翔的愿望。
換位中,最切實、最生動的感動,給了他們終身不能忘懷的教育。
鄉村的生活鍛煉了孩子們的意志,城市的生活讓孩子們明白了生活的意義,所以他們義無反顧,所以他們珍惜自己的生活……
記者手記
“城鄉互換體驗”是近年興起的一種活動,讓城里的孩子和教師到鄉下去、鄉下的孩子和教師到城里來,以達到他們了解城市、鄉村兩種不同生活及互幫互學的教育目的。
“城鄉互換體驗”活動的積極意義,就在于能讓生活在不同環境中的人們開闊眼界,從不同的角度感受和領悟人生,這對于互換者的道德養成、人格培養都有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