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何學中線段有一個黃金分割點,其比值為0.618。黃金分割具有嚴格的比例性、藝術性和和諧性,蘊藏著豐富的美學價值,被廣泛應用于建筑、繪畫等方面。其實,在企業管理中,對員工的激勵也有“黃金分割點”,管理者要尋求有效的激勵,掌握勵人之道,努力把激勵用到“黃金分割點”上。
運用黃金分割原理進行激勵,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激勵原則要求實
企業確定激勵原則必須從實際出發,既要有利于組織目標的實現,又要符合員工思想和行為活動規律,使激勵具有科學性、合理性和現實性。如:目前促成員工滿意的因素主要是成就、信任、認可、待遇等,不滿意的因素主要是不合理的規章制度、事實上存在的潛規則、收入分配的不公平、不健康的工作環境和人際關系等。根據以上情況,企業在制定激勵政策時,一定要堅持以人為本、實事求是、公平合理的原則,既堅持精神激勵與物質激勵相結合,又注意正激勵與負激勵相結合,還注意激勵個體與激勵群體相結合。通過這些恰當激勵,既滿足員工個人外在性的需要,又滿足員工內在性的需要;既不斷發展員工滿意的因素,又抑制和消除不滿意因素。這樣,才能保證組織利益和員工個人利益相一致,讓員工在獲得最大化滿足中促進內在動力的持久不衰。
激勵方式要多樣
心理學認為,每個人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和不同環境會有不同的優勢需要。企業管理者應動態地了解和掌握員工的優勢需要,因人而異地采取合適的激勵方式。因為員工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層次的,所以激勵的方式也應該是多樣化的。要根據激勵效能最大化的要求,在了解員工的心理需求、分析員工的工作動機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采取形象激勵、情感激勵、心智激勵、榮譽激勵、績效激勵、物質激勵等方式,以滿足他們的優勢需要。通過采取多種多樣的激勵方式,找到一個虛實激勵的最佳切入點,帶給員工全新的心理體驗,讓員工充分享受到尊重、信任、個性張揚和更多工作的樂趣與價值,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這將對員工的成長、成才、成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對員工進行負激勵時,也要注意采取恰如其分的方式,做到既讓他們心服,又讓其他員工受到警示和教育,有利于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
激勵程度要適中
需要是人的積極性的基礎和原動力,而激勵就是滿足員工的正當需要,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注意把握激勵程度。激勵程度就是激勵層次,是指激勵量的大小,即獎賞或懲罰標準的高低,它與激勵效果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欠量激勵和過度激勵都是不足取的,因為欠量激勵不能起到激勵的作用,而過量激勵可能“過猶不及”。因此在激勵中要選擇恰當的激勵層次和標準,做到恰如其分,客觀評價,層次適中,標準適當。激勵適中的基本要求是,取得同等成績的員工可以給予同等層次的獎勵,有同等的過錯要給予同等的處罰。從量上嚴格把握,才能既防止層次過低又防止激勵過度,既防止達不到激勵目的又防止挫傷其他員工的積極性。
激勵時機要得當
心理學研究表明,情緒在情感的表現形式方面具有較大的情景性、激動性和短暫性。因此如何有效激發員工內心的積極情緒,也有個時機問題。企業管理者要敏銳地覺察、捕捉和巧妙地運用時機,取得理想的激勵效果。激勵時機從不同的方面可分為及時激勵與延時激勵,規則激勵與不規則激勵,期前激勵、期中激勵和期末激勵等。要根據實際情況和員工的心理變化不失時機予以激勵,既不要推遲也不要超前,因為超前的激勵會讓人感到無足輕重,推遲的激勵會讓人感到畫蛇添足。基本要求是“賞不逾時”。當員工在渴望得到肯定時及時予以獎勵,當員工對某種需求有著強烈愿望時及時予以合理滿足,當員工遇到困難時予以及時幫助,當員工遇到挫折時及時予以疏導,當員工心理受到各方面壓力時及時予以理解和關心。要注意防止激勵時機不當而出現的減力現象。
激勵語言要準確
“圣人之情見乎辭”。從一定意義上說,很多激勵是通過語言來實現的。要增強激勵的效果,就必須根據激勵對象的文化修養、個性性格、心理需要、所處背景、角色關系、個人經歷等因素,在鼓勵、表揚、勸導、批評時恰如其分地運用語言藝術,做到言而有據、實而有情、大而有理、教而有誠,得到員工認可和共鳴。激勵的語言要體現文化素養,注意營造寬松和諧的語言氛圍,尊重員工獨特的個性心理和情感體驗,寬容員工的幼稚、過失、冒犯,由衷地贊賞每一個人。不管使用什么語言,都要讓員工感到心靈相通、心靈相融的樂趣。即使在負激勵中,運用激勵語言也要根據激勵環境,既不能不及,也不能太過,因為不及則達不到激勵目的,太過則傷及員工自尊心,甚至引起員工的逆反心理。在激勵中,保證激勵語言的真實性、準確性、情感性、生動性、針對性,才會使員工真正受到激勵。
(責任編輯:李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