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分析和介紹了如何利用現有的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的會計資料,簡便、快捷、 輕松地編制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的現金流量表主表。
關鍵詞:現金流量表 會計分錄 會計報表
中圖分類號:F2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8)04-155-02
現金流量表是三大主要會計報表之一。它的編制基礎是收付實現制,而正常情況下,會計核 算采用的是權責發生制,所以,目前廣泛采用的現金流量表編制方法是通過編制調整分錄, 將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的會計核算業務,調整為收付實現制,然后據以編制現金流量表。這 種方法工作量大、容易出錯,且又不便于理解和掌握,因此,如何利用現有的會計資料,用 一種簡便的方法編制現金流量表,就成了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一、現金流量表簡易編制方法的理論依據
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進行的賬務處理,會計分錄中同時也準確、及時、客觀地反映了經濟主 體某時期內每時每刻現金流量的真實情況。具體就表現在貨幣資金和現金等價物的收、付及 相關的收、付記賬憑證上,因此,我們完全可以直接根據收、付記賬憑證上記錄的現金流量 情況,編制現金流量表。
二、編制現金流量表的步驟
首先,將企業的記賬憑證按收(紅色)、付(蘭色)、轉(黑色)分類。因為企業現金流量 表中的現金為貨幣資金和現金等價物。它的運動只涉及到企業的收、付記賬憑證,所以,我 們一般只需關注企業紅、蘭色的收、付記賬憑證即可。
其次,將企業的收、付記賬憑證按現金流量表主表上需要填列欄目的內容分類,然后分析收 、付記賬憑證,據以匯總填制現金流量表;或者直接逐筆分析企業的每一張收、付記賬憑證 及相關的原始憑證,將相應的收、付金額直接計入現金流量表上的相應欄目,然后加總填列 。
三、現金流量主表的編制
1.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反映企業主、副業銷售實現所收到的現金,包括企業銷 售主、副產品(勞務)、銷售材料和代銷業務所收到的現金。該欄目根據企業本期發生的與 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預收賬款、應收賬 款 、應收票據等反映企業主副業務銷售情況的科目對應的收款記賬憑證上的實際收款數分析填 列。注意:發生在本期的銷售退回付現,應從中扣除。
2.收到的稅費返還。反映企業收到返還的各種稅費。本欄目根據企業本期發生的與財稅部門 返還稅費有關的收款記賬憑證上的實際收款數填列,包括本期收到財稅部門返還的增值稅、 消費稅、營業稅、所得稅、關稅和教育費附加返還等款項。
3.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反映企業除上述各項目外,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 關的現金。本欄目根據企業本期發生的與其他應付款、營業外收入等科目對應的反映企業 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收款記賬憑證上的實際收款數填列,包括本期收到的罰款、賠款、押 金等款項。注意:應將金額較大的項目單獨反映,并將與投資、籌資有關的收現從中扣除。
4.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反映企業為取得主、副業務收入而發生的現金流出。本 欄目根據企業本期發生的與形成或最終形成主、副業務成本有關的付款記賬憑證上的實際付 款數填列。就會計憑證而言,本欄目應根據企業本期發生的與物資采購、應交稅金——應交 增 值稅(進項稅額)及預付賬款、應付賬款、應付票據、生產成本和制造費用等科目對應的付 款記賬憑證上的實際付款數合計填列。但應扣除本期為購建固定資產而支付的款項及本期發 生的購貨退回所收到的現金。
5.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根據企業本期發生的與企業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 付款項有關的應付職工薪酬等科目對應的付款記賬憑證上的實際付款數填列,包括本期企業 實際支付給職工的工資、獎金、各種津貼和補貼,以及企業為職工支付的養老、失業等社會 保險基金、補充養老保險,支付給職工的住房困難補助,企業為職工交納的商業保險金,企 業支付給職工或為職工支付的其他福利費用等。注意:應扣除企業為在建工程人員和離退休 人員支付的工資、福利等費用。
6.支付的各項稅款。反映本期企業按規定直接向財稅機關繳納的各項稅費,包括本期發生并 支付的稅費,以及本期支付以前各期發生的稅費和預交的稅金。本欄目應根據企業本期發生 的與企業因納稅申報等而直接向財稅機關繳納各種稅款有關的付款計賬憑證(相應科目有: 應 交稅金、其他應交款和管理費用等)上的實際付款數合計填列,包括本期支付的房產稅、車 船使用稅、印花稅、土地增值稅、礦產資源補償費、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教育費附加 、關稅、所得稅及其預付款等。但不包括應計入固定資產價值而實際支付的耕地占用稅和增 值稅進項稅額,也不包括本期退回的增值稅、所得稅等。
7.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反映企業除上述各項目外,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 關的現金。就記賬憑證而言,本欄目應根據企業本期發生的其他應收款、營業外支出、財務 費用、管理費用和營業費用等科目中與本期其他經營活動有關的付款記賬憑證上的實際付款 數分析填列,包括罰款支出、支付的差旅費、業務招待費、企業財產保險費、支付給離退休 人員的工資、福利費以及為其支付的其他費用等。注意:應將本期與投資、籌資有關的付 現從中扣除。
8.收回投資所收到的現金。根據企業本期發生的與收回投資有關的收款記賬憑證上的實際分 析填列,包括企業出售、轉讓或到期收回除現金等價物以外的交易性投資、可供出售金融資 產、持有至到期投資、長期股權投資收到的現金,以及收回債權投資本金而收到的現金。
注意:(1)與權益性投資本金一道收回的投資收益現金流入量也在本欄目反映。(2)與債 權性投資一道收回的利息以及收回的非現金資產,不在本欄目反映。
9.取得投資收益所收到的現金。根據企業本期發生的與投資收益賬戶有關的收款記賬憑證上 的實際收款數填列。包括企業因股權性投資而分得的現金股利,從子公司、聯營企業或合營 企業分回利潤而收到的現金,因債權性投資而取得的現金利息收入(含現金等價物范圍內的 債券性投資所得的現金利息收入)。
10.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收回的現金凈額。根據企業本期發生的與處 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有關的收、付記賬憑證上的實際收、付款合計數扣除 相關稅費后的正數凈額填列。若為負數,則應放在“支付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欄 目反映。
11.處置子公司及其他營業單位收到的現金凈額。根據企業本期發生的與處置子公司及其他 營業單位有關的收付記賬憑證上的實際收、付款合計數凈額填列。
12.收到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根據企業本期發生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收款記 賬證上的實際收款數填列,包括除上述投資活動各項目外,收到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 金,如收回購買股票和債券時,支付的已宣告發放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和已到付息期但尚 未領取的債券利息等。
13.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支付的現金。根據企業本期發生的與購建固 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有關的付款記賬憑證上的實際付款數合計填列,包括為建 造工程支付的現金(含材料價款、稅金,在建工程人員工資、福利費等);購買機器設備支 付的現金及增值稅款;企業以分期付款方式購建固定資產時,首次付款所支付的現金。注意 :不包括為購建固定資產而發生的借款利息資本化部分,以及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所支付的租 賃費。
14.投資所支付的現金。根據企業本期發生的與投資活動有關的付款記賬憑證上的實際付款 數合計填列,包括企業進行權益性投資和債權性投資所支付的現金,如企業為取得除現金等 價物以外的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所支付的 現金,以及支付的傭金、手續費等。
15.取得子公司及其他營業單位所支付的現金凈額。根據企業本期發生的與企業取得子公 司 及其他營業單位有關的付款記賬憑證上的實際付款數,扣除本公司在所取得的子公司及其他 營業單位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中所占的份額后的余額填列。
16.支付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根據企業本期發生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付款記 賬憑證上的實際付款數填報,包括除上述與企業投資活動有關的支出外,支付的其他與投資 活動有關的現金。
17.吸收投資所收到的現金。根據企業本期發生的與發行股票、債券有關的收款記賬憑證上 實 際收款數的凈額(扣除發行費用)填列。注意:發行前期發生的審計、咨詢等費用,在“支 付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欄目反映。
18.取得借款所收到的現金。根據企業本期發生的與向銀行等金融機構借入款項有關的“短 期借款”、“長期借款”等科目對應的收款記賬憑證上的實際收款數填列。
19.收到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根據企業本期發生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收款記 賬憑證上的實際收款數填列。注意:對金額較大的項目,應單獨反映。
20.償還債務所支付的現金。根據企業本期發生的與償還長、短期借款有關的付款記賬憑證 上的實際付款數填列。
21.分配股利、利潤或償付利息所支付的現金。根據企業本期發生的與應付股利、應付利潤 、財務費用、在建工程(資本化利息)等支付股利、利息、利潤類科目對應的付款記賬憑證 上的實際付款數填列。
22.支付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根據企業本期發生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付款記 賬憑證上的實際付款數填列,如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支付的租賃費;企業以分期付款方式購建 固定資產時,以后各期付款所支付的現金等。注意:對金額較大的,應單列項目反映。
23.匯率變動對現金的影響。根據企業本期發生的財務費用、匯兌損益等賬戶中與本期外幣 折算差額有關的項目分析填列,包括本期企業外幣現金流量及境外子公司的現金流量折算為 人民幣時,所采用的現金流量發生當日的匯率或平均匯率,折算為人民幣金額與“現金及現 金等價物凈增加額”中外幣現金凈增加額按期末匯率折算為人民幣金額之間的差額。
現金流量表的季報、半年報和年報,既可以按上述方法編制,也可以根據現金流量表月報累 計匯總編制。
注意:現金及等價物之間的此增彼減不視為有現金流量產生。
參考文獻:
1.企業會計準則研究組.2006企業會計準則講解 特殊行業分冊[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2006
2.劉尚林,周新玲,楊明海.財務會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單位:安徽審計職業學院 安徽合肥 230600)
(責偏: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