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印刷企業成本核算中存在的諸多矛盾,不能發揮它應有的效用,為了發揮企業成本核 算的作用,幫助企業有效地控制成本,需要對印刷企業成本核算的方法進行分析,尋找解決 矛盾的辦法。通過對企業成本核算方法的調查分析,發現企業的成本核算中主要缺陷為:企 業間接成本全部由當月已開票產成品承擔,當月已開票產成品成本相對偏高,未開票產成品 成本相對偏低。并提出了解決的方法。
關鍵詞:印刷 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程序 成本分配方法
中圖分類號:F27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8)04-170-02
印刷業是一種圖文信息處理、復制、傳播的行業,凡從事報紙、書籍、簿本、表冊等 印刷、出版及裝訂的生產活動均屬印刷業。近年來,由于高新技術在印刷業中的廣泛應用和 印刷業務需求的急劇增長,使得印刷業得到了迅猛地發展。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上海印刷 業有關專業人士就曾指出:印刷企業產品成本核算“不能正確反映生產耗費;不能如實計算 產品成本,對各種產品盈虧情況不明;不能正確編制成本計劃;成本分析無從著手,核算無 所適從;削弱了廠際產品成本的可比性。”目前印刷企業產品成本核算從整體效果看,不僅 沒有擺脫上述被動局面,而且面對印刷工藝技術的飛速發展,印刷產品的日新月異,許多企 業基本上仍然采用的是那些適應計劃經濟體制的核算模式,致使印刷企業成本核算中存在的 問題更顯突出。國家為了規范印刷、復制企業的會計核算,正確計算印刷、復制企業的產品 成本,財政部2004年1月14日根據《企業會計制度》有關規定,特制定了《印刷、復制企業 成本核算辦法》。
印刷企業主要按照出版單位的要求進行加工生產,其產品是構成圖書和期刊的排字、印 刷或裝訂等加工內容。書刊印刷具有連續、多品種生產和分階段結算產品的特點,要求印刷 產品成本核算采用分類與分批相結合的方法。在實際工作中,一般按產品類別、定單、批量 等作為成本核算對象。在分批核算成本的基礎上,也可按“本”、“件”、“張”計算成本 。同其他產品一樣,在書刊印刷的過程中,也要發生各種耗費,包括勞動對象(如原材料) 的耗費、勞動手段(如機器)的耗費及勞動力(如人力)的耗費。印刷企業為了生產一定種 類、一定數量的書刊所發生的直接材料費用、直接人工費用和制造費用的總和,就是書刊的 成本。
期刊印刷成本核算的具體辦法有:分類法、分批法、品種法、定單法等。每個印刷企業 的情況各有不同,核算方法也都有各自優點。被調查對象某印務公司產品成本核算以品種法 為主,分析過程主要就印刷成本中直接材料費用和間接費用的核算方法進行討論。
該印務公司在進行成本核算時所遵循的程序主要分為以下四個步驟:
1.審核生產過程中發生的費用。根據制度規定的成本開支范圍,確定應計入產品成本的 費用和應列入期間費用的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的界限。
2.將各項費用按成本項目進行歸集。成本費用項目分為三個大類:生產成本、輔助生產 、制造費用。生產成本又分為工資及附加、紙張、油墨、動力、輔助材料、制造費用、輔助 生產這幾個小類。
(1)直接材料費用的歸集。將應計入本期產品成本的直接材料(紙張)費用,根據經 過審核的記賬憑證,并按照成本核算對象確定其歸屬,在產品之間進行歸集與分配。
生產車間每日記錄各類紙張的耗用情況及相對應的產品產量,按旬填報產品材料耗用及 產量報表,發出紙張的成本按加權平均法核算(實際成本法),據以登記“生產成本”、“ 制造費用”等有關明細賬。
(2)間接成本按照部門進行歸集。對間接成本進行審核,按部門歸集到“制造費用” 科目及其明細科目。
輔助生產科目主要核算輔助生產部門為各生產車間、管理部門提供的應由這些部門負擔 的勞務費、材料費等費用,月末,將其分配轉入“生產成本/制造費用”,管理部門耗用的 轉入管理費用。
制造費用包括工資費用、折舊費、機物料、修理費、勞保費、其他費用,這些費用在發 生時按照車間進行歸集。低值易耗品在領用時一次計入當期損益。
3.將間接成本在已開票產成品間進行分配。
當月耗用的油墨、PS版等印刷材料在已開票產成品中按產量(色令)分攤。
制造費用全部在已開票產成品中分攤。平印車間分攤標準為色令,輪轉車間分攤標準為 對開張,裝訂車間分攤標準為本,機修等其他部門分攤標準為色令。
4.完工產品成本結轉。當月“生產成本”科目中月末未開票產成品按實際耗用的材料( 紙張)成本計算成本,轉入“產成品”科目;已開票產成品轉入“主營業務成本”科目。
通過分析成本核算的步驟,可以得出企業成本核算方法的特點為:不計算在產品成本 。該企業以期刊印刷為主,成本計算期與生產周期基本一致,在產品數量較少且穩定,本期 發生的生產費用全部由完工產品承擔,不計算在產品成本對完工產品成本影響小,故簡化核 算。對輔材的處理方法實用。當月耗用的油墨、PS版等印刷材料在當月已開票產成品中按產 量(色令)分攤,保證當月收入與成本相配比。輔助生產成本直接分配到各產品中,簡化了 生產成本的分配環節。
企業所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最大的優點是簡化了成本核算,為企業管理提供了比較簡便 的方式,同時也因此產生了一個很明顯的缺陷:企業間接成本全部由當月已開票產成品承擔 ,當月已開票產成品成本相對偏高,未開票產成品成本相對偏低,各月利潤不均衡,會造成 企業無法有效地進行成本控制,在生產過程中無法運用定額管理。建議該企業制造費用在全 部完工產品之間進行分配,當月耗用的油墨、PS版等印刷材料仍在當月已開票產成品中分攤 ,解決當月已開票產成品分攤費用過高的問題,使得同種產品的成本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便 于對成本進行控制管理。
[南京工程學院院級科研基金資助]
參考文獻:
1.新聞出版總署計劃財務司,中國會計學會出版分會編.《新聞出版業會計核算辦法》講 解.第1版, 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4
2.張維賓.成本會計.第1版,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02
3.印刷成本控制中的多種成本制度綜合運用.中包網,2002.12.18
4.印刷企業產品成本核算方法亟待改革. 中國包裝印刷網
(作者單位:南京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江蘇南京 211167 )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