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固定資產是印務有限責任公司重要經濟資源。提高固定資產使用效率、降低生產 成本、保護固定資產的安全完整、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是增強整個報業集團綜合競爭實力 的根本。文章分析了印務有限責任公司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的意義與固定資產管理的現狀 ,并提出了印務有限責任公司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的對策。
關鍵詞:印務有限責任公司 固定資產 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8)04-191-02
印務有限責任公司的印刷經營是報業集團的重要組成部分。固定資產則是印務有限責任 公司(以下簡稱印務公司)的重要生產力要素之一,是印務公司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是印 務公司產生效益的源泉。固定資產的結構、狀況、管理水平等直接影響著印務公司的競爭力 ,關系到印務公司的運營與發展。印務有限責任公司的固定資產作為報業集團的重要組成部 分,科學管理和正確核算,有利于促進企業正確評估固定資產的整體狀況、提高資產使用效 率、降低生產成本、保護固定資產的安全完整、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增強整個報業集團的 綜合競爭實力。
一、印務有限責任公司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的意義
1.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性。報刊作為紙質印刷媒介所傳播的信息必須經過印刷的過程 ,其大量復制于新聞紙上才能達到傳播的目的。因此,報刊印刷就成了辦報活動的一個重要 組成部分。一份報刊辦得好或差,當然主要在于其內容。但如果印刷質量不好、報紙字跡不 清、照片模糊,也會嚴重影響報刊的傳播效果。或者報刊印刷速度太慢,讀者不能及時閱讀 到報刊,都會給報刊的社會信譽帶來負面的評價。因而,報業公司的印務業務活動,也是制 約報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印務經營作為報業集團報業經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固定資產 的保值增值就顯得尤為重要。加強公司的固定資產管理則十分重要。
2.固定資產管理的必要性。報刊印刷隨著新聞事業的繁榮發展,報業公司的業務出現 種類增多、版面增加、印張上升、報紙印刷從鉛排鉛印到激光照排,從鉛印輪轉機到膠印輪 轉機的一系列變化。電腦照排字體花樣變化繁多,又可直接出軟片,減少了打樣照相的工序 。文字版面的效果也比鉛排美觀、清晰。鉛印改為膠印之后,不但提高了印刷質量、印刷速 度、而且大大改善了印報工人的勞動條件、降低了勞動強度、機器噪音也大為降低。從1990 年開始,重慶日報報業集團為印務公司激光照排車間成立到改善相繼投入了2000多萬元的資 金購買固 定資產設備。為了市場競爭需要,集團、公司利用各種渠道籌資,從1992年臥式膠印機到19 93年日本高斯大都市二型輪轉機、2000年環球70型印刷機、2001年德國海德堡輪轉機、2004 年德國高寶無軸型膠印輪轉機共投入2億元購買大型印刷設備,因此加強固定資產管理更是 必要的。
3.固定資產管理的迫切性。報刊印刷業務在報業經營中是一項技術含量很高的工作。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報刊市場競爭日益加劇,讀者對報刊印刷要求日益提高。這就需要 提高 機械設備的硬件設施,同時還需要改進印刷技術。報業集團投資于印刷設備的資金越來越大 ,印刷設備的成本越來越高。1993年購入的日本高斯大都市二型膠印機一組,印刷設備原值 1100萬元;2004年購入的德國高寶無軸型膠印輪轉機一組,印刷設備原值7400萬,其專用車 間 的投入970萬元。印務公司印刷設備原值高于5萬元的設備總金額高達25000萬元。由于這些 固 定資產在公司資產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保持這些重要設備處于良好的使用狀態、提高 設備使用效率以及降低生產成本,加強固定資產管理更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印務有限責任公司固定資產管理的現狀
1.固定資產的歸口分級管理不清。從財務管理角度出發,印務公司技術部本應該成為 印務有限責任公司固定資產管理的主管部門,負責全公司固定資產資本性支出;對分管的固 定資產進行統一編號和調配;建立,健全固定資產交付、轉移、保管、修理、維護、封存、 啟用、租賃、清理報廢等管理制度;并監督使用部門和有關人員認真執行。但在現實資產管 理活動中,報業集團的固定資產主管部門則是集團行政處,報業集團和印務公司出現多頭管 理,其結果就造成管理職責不明確的現象。印務公司的固定資產購買更新改造由印務公司有 關部門和技術部向集團行政處申請,經集團計財處、審計處、經營管理辦公室審核,集團領 導同意,集團出資購買和公司自購。如一般性固定資產,如空調、電腦、打印機等,公司有 關部 門向集團行政處申請購買,集團行政處經上級同意批準后購買,直接交付使用部門。但交付 時 沒有通過公司技術部簽字驗收,而是等到集團行政處在計財處報賬時才知道。該類固定資產 報廢時,有些使用部門直接把實物移交給公司綜合部,并且尚未通知公司技術部就移交集團 行政處。對公司有些車間進行改擴建時,由公司綜合部提出申請并上報集團行政處,未通過 公司 技術部審核同意。造成印務公司主管部門固定資產管理滯后性,不能使固定資產及時建卡, 不能及時反映固定資產的增減變動情況。
2.固定資產內部控制責任不明確。報業公司固定資產使用與保管的控制操作程序是: 使用部門按照需要向技術部申請,由技術部詢價和購買,財務科付款,最后交使用部門驗收 使用,財務科根據發票合同入賬并編制固定資產卡片賬。在每年盤點時財務科根據使用部門 編制固定資產清單表,下發技術部和使用部門清點,然后在盤點后按固定資產實際存放、使 用情況通知財務科對固定資產進行內部轉移、申請報廢、停用,轉讓,出售調整。這種由上 而下的操作程序容易造成技術部、使用部門、使用人責任不清,管理混亂的情況。因為財務 科根據發票或合同編制固定資產卡片,而技術部并未參與。難免有固定資產卡片資料不詳細 的 情況發生(特別是價值高、安裝時間長和附屬設備多的大型印刷設備)。使用部門和使用人 也未辦理領用手續,責任落實不到人頭。如激光照排子系統由照排控制機、激光印字機、膠 片顯影機以及激光照排機等組成。車間有許多照排專用設備不是幾臺電腦這么簡單,它包括 許多部分組成:2005年購買的北大方正暢流系統就由版材反射密度計1個、用于連接數碼打 樣機的電腦1臺、型號不同的DELL服務器各1臺、打樣機1臺以及暢流印源油墨模塊、激光打 烊模塊、激光校樣模塊、數碼打樣模塊、交合折手模塊、拼版模塊、大版點模塊和暢流核心 模塊組成。隨著電子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不斷發展,更新換代速度越來越快,要求印務公司 的激光照排系統部分和全部不斷更新換代。由于更換速度較快,公司先期購買的出版系統設 置的固定資產卡片只登記整個系統的總額而沒有根據合同登記系統的組成部分,造成該系統 中一些組成部分更新或報廢時資料不清,申報困難的情況。同時因為資料不詳,車間人員、 技術部在更新或報廢時,對是否遺失登記模糊,不能更好地落實保管責任。
3.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不高。為了增強印刷業務的競爭實力,加快印刷速度,印務公 司投入了大量資金購買了當前西南地區先進的印刷機。從日本的高斯膠印機到環球70型印刷 機、德國海德堡輪轉機,再到德國高寶輪轉機。這些技術含量高,價格昂貴的設備更需要加 強設備的管理工作,提高設備的利用效率。印務公司主要承印集團報紙然后外接其他印刷業 務,2004年至2006年集團報印刷收入占整個公司印刷收入平均在77%左右,外接印刷收入相 對較少。集團印刷主要以報紙印刷為主,印刷時間大多集中在晚上或凌晨。這時候全部印刷 機開始工作,有時會出現印刷能力不夠、超載運轉的情況。對報紙來說,時間就是效益, 各 家報紙都要求先出報,越早出報越好。如果印刷期間某臺設備出現故障,印刷速度就會受影 響,影響出報時間。但是等所有報紙印完以后又會出現白天車間印刷設備閑置的窘迫局面, 出現印刷能力大大剩余的情況,而設備閑置導致公司承擔無形磨損,造成機器的自然貶值。
三、印務有限責任公司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的對策
1.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科學的規章制度。任何機器設備都是由人來操作、 控制和管理。先進的印刷設備要求相應的操作人員、支持人員和管理人員有較高的業務素質 。印務公司要致力于優化人才結構,加強繼續教育和考核工作。設備的操作人員應接受專門 的職業培訓,熟悉設備的性能、結構、技術要求。必要時進行考核,合格者方能上崗;設備 的維護人員必須接受專門的高等技術培訓,能及時處理機器運行過程中由于技術狀態的發展 變化而出現的大量的、常見的、突發的故障;機器設備管理人員不僅要懂技術會管理和決策 ,還要能運用現代管理學的知識來處理技術設備問題。
2.建立明確的歸口管理層次,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固定資產的歸口分級管理是在單位 管理層統一領導下,按照固定資產的類別和用途歸口到職能部門、使用單位和個人負責管理 ,制定全面的內部控制制度。按照“誰使用誰管理”的原則,由技術部將各種資產的管理責 任落實到職能辦公室和車間的負責人,然后負責人安排專人統一管理本部門固定資產卡片、 設備機器的內部轉移、更新零件、申請報廢和清查盤點,再由本部門或車間安排到使用者或 操作者,最后統一由技術部向報業集團申請固定資產購買計劃,辦理設備報廢的有關手續和 實物移交手續。利用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實現責任落實,專人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卡 可查,有物可證,有人可找。
3.提高印務公司設備的利用率,營造良好的資產管理氛圍。擴大印務公司對外印刷業 務,特別是期刊、書籍這些對時效性要求不高的業務;對印務公司機器設備進行恰當規劃和 決策,選擇技術上先進、經濟上合理、使用上適用的機器設備;根據設備的性能、使用范圍 和精度,恰當地安排生產任務,既避免“大機小用”,造成效率的浪費,同時又要避免“精 機粗用”造成設備的超負荷、超范圍、超強度的工作,以保證設備的工作精度,延長設備的 使用壽命。杜絕機器設備使用中的違規操作和濫用,防止重大事故的發生。
總之,固定資產管理在印務經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環,只有在以人為本的前提下,發 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制定出一套科學的規章制度,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技術資料和準確的數據 ;全方位發展印刷業務,充分利用機器設備,才能提高印務公司經濟效益,增加報業集團企 業價值。
參考文獻:
1. 張明.媒介經營與管理實物全書.安徽音像出版社,2005
2. 陳嘉榮.報刊行業經營運作實用全書.長江出版社,2003
3. 李連華.內部控制學.廈門大學出版社,2007
(作者單位:重慶日報報業集團 重慶 400010)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