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商業銀行的流動性風險管理就會變得越來越重要了。如 何管理商業銀行的流動性,文章從預測商業銀行流動性,選擇商業銀行流動性管理策略,制 定銀行融資方案等方面展開探討。
關鍵詞:商業銀行 預測 流動性管理策略 融資方案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8)04-242-01
國有商業銀行在中國金融領域乃至整個國民經濟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與此同時 ,我國商業銀行存在著大量的不良資產,其低資本充足率以及不合理的資產負債結構也是世 人皆知。多年來,國家的信用擔保使得商業銀行并未發生實際的流動性風險,但隨著國家信 用的 退出,經濟形勢的變化,商業銀行的流動性風險管理就會變得越來越重要了。如何管理商業 銀行的流動性,正是本文要探討的問題。
一、預測商業銀行流動性
流動性預測一般分為三類:基本趨勢、短期季節性和周期性的商業銀行流動性需求。這 三類需求一般與外部環境有關。商業銀行根據過去的經驗應該考慮幾種不同的環境變化,如 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當前的利率水平和今后的利率走勢、價格指數以及其它一些經濟指標 等,來預測相應的流動性需求。從而事先制定不同的對策,最大限度地減少流動性風險。預 測商業銀行流動性的具體做法為:
1.把資金分為三類,并且為它們建立流動性儲備。第一類為“熱錢負債”,即對利率非常敏 感或是我們確信會在當期提取的存款及其他借入資金,如,為其建立95%的流動性儲備。第 二類為敏感資金,即在當期或是某個時候,很大一部分資金可能會從銀行提走的客戶存款, 對其持有的流動性儲備為30%。第三類為穩定資金,即(除了一小部分外)最不可能從銀行 移走的資金,將其中的15%作為儲備形式。
2.貸款客戶通常是銀行利息收入和費用收入的主要來源。所以,我們應該努力滿足高 質量的貸款申請,建立持久的客戶關系。這部分資金可以表示為以流動性儲備或借款能力持 有實際未清償貸款額和預測總貸款額之間的所有差額部分。
3.基于以上對銀行資金的分類,我們可以對銀行的流動性需求做出大致的預測。
4.因為考慮到銀行常常會發生偶發的、非預期性的流動性需求,所以我們采用概率分布來提 高預測的精確度。

由此,我們預計下周銀行的流動性頭寸= 0.2(A1-A2)+0.6(B1-B2)+0.2(C1-C2)
二、選擇商業銀行流動性管理策略
預測得到了銀行的流動性頭寸后,我們需要決定采用何種流動性管理戰略對付銀行的流 動性問題。出售流動性資產比起借款風險較小。但是,銀行同時會損失這些資產的投資收 益(機會成本和支付給證券經紀人的傭金)。資產價格下降的可能性,也使銀行面臨遭受資 本損失的風險。另外,流動性資產通常在所有的金融資產中收益最低,持有過多的流動性資 產使銀行損失了其它資產的高收益。流動性資產包括:短期國庫券、同業拆借貸款、持有其 它銀行的存款等。通過借款滿足銀行的流動性需求的優點在于:以資產形式儲存流動性 時,任何時候都需要保持一些流動性資產,這樣會降低銀行的潛在收入。而通過借款的方式 ,銀行可以選擇在需要資金時才去借款。借入資金的戰略不會改變銀行資產組合的大小 和構成。但是,借入資金的成本易變,借款多、利率高;借款少、利率低。銀行的成本不穩 定,則銀行的盈利性也不穩定。借款種類包括:同業拆借、回購協議、中央銀行貼現等。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這兩種流動性管理方法各有優缺點,所以我們選擇資產和負債結合 的流動性管理戰略。即銀行有流動性需要時我們一方面出售流動性資產收回現金;另一方面 ,借入一部分資金。該理論并不是對資產管理理論和負債管理理論的否定,而是吸收了兩種 理論的合理內核,并對其進行了合理的發展和深化。另外,針對銀行借入流動性風險大,利 率不穩定的特點,將利用遠期利率協議、對沖(如期權、金融期貨交易)來降低利率風險。
三、制定銀行融資方案
我們運用運籌學的整數規劃制定銀行的融資方案。因為考慮到銀行使用每種渠道的融資數額 一般為整數,所以我們使用整數的線形規劃模型。銀行的基本融資目標就是要使融資成本最 小,所以我們建立融資成本最小化的目標函數。
設:銀行使用每種融資渠道融資Xi 萬元, 成本為Ci
目標函數O.F.= min ∑Ci Xi
因為,銀行的融資會受到非成本因素的約束。所以我們必須首先分析商業銀行各個融資 渠道的特點。各個融資渠道的特點包括:存款來源的相對融資成本;每種資金來源的風險( 波動性和可靠性);所需資金的時間長短;銀行的規模;利用各種資金來源要遵循的規則。 基于上述原則,我們對商業銀行的各種融資渠道進行分析,比較各個渠道的優缺點,以確定 適合使用的融資渠道以及各自的融資規模。
1. 從中央銀行借款。向中央銀行借款主要有兩種形式:再貸款和再貼現。在我國一般采 用再貸款,而且一般只有商業銀行總行才具有借款的資格。另外,頭寸借款(主要解決商業 銀行因資金頭寸不足而造成的臨時性資金短缺)的期限在7天以內。
2. 國庫券回購借款。回購業務的期限長短不一,但一般較短,通常只有一個交易日,我國 規定回購協議的最長期限不能超過3個月。由于是政府債券作擔保進行融資,所以風險較小 。回購業務成交方式比較靈活,交易金額一般比較大,不需要繳納存款準備金。
3. 短期借款。有可能會面臨信用風險。即銀根緊時,貸款人會拒絕向它貸款或者開出高價 使其收益減少。
4. 同業銀行拆借。同業拆借業務交易的利率不穩定,數額大,不需要借款人提供任何形式 的擔保,不需要繳納法定準備金。另外,我國規定同城同業拆借最長7天,異地同業拆借最 長4個月。
另外,銀行除了做正常的流動性計劃外,還需要配備應急計劃來對付突發性的流動性需 求。制定該計劃時,資金部應該著重保持與銀行債權人以及機構投資者之間的溝通,采取有 步驟拓展、深化及穩定銀行的負債資金市場。總之,流動性風險管理是銀行每天都要進行的 日常管理。銀行的現金資產每日每時均處于變動之中,銀行要時時關注,提前做好準備。當 發生未預料到現金流入或者流出的變動時,銀行就可以立即采取防范措施,通過變現資產 或者籌借資金來防止可能出現的流動性危機。
參考文獻:
1.巴曙松,袁平,任杰,韓麗,李輝雨.商業銀行流動性管理研究綜述一. 金融博覽 ,2007 (12)
2.潘科峰.開放形勢下的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
3.顧翠華,孫麗麗 .簡析我國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現代商貿工業, 2007(3)
4.黃挺,胡衛鋒 .主動負債——我國商業銀行未來發展之路.金融觀察
(作者單位:華東師范大學金融與統計學院 上海 200000)(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