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在討論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原則的基礎上,確立了軟件產業集群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利用德爾菲(Delphi)法和層次分析法(AHP)確定了評價指標的權重,并對我國某軟件園兩年的發展進行了考核評價。
關鍵詞:軟件產業集群 指標體系 考核評價
中圖分類號:F62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8)06-029-02
一、構建軟件產業集群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的目的和意義
作為軟件產業的重要載體,我國目前已建設了北京中關村軟件園、大連軟件園等11個國家軟件產業基地和6個國家軟件出口基地。軟件園區是產業集群的重要平臺;產業集群是提升園區企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建立一套能夠全面反映軟件園區的科技創新、社會經濟效益和管理水平的考核評價指標體系非常重要,可以對已建成的和今后規劃建立的軟件園區進行有效的宏觀管理、監督和評價,從而引導軟件園區科學、健康地發展。
二、構建軟件產業集群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的基本原則
為了建立一套高效、靈敏的軟件產業集群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設計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1.系統性原則。系統性是指指標體系中的各指標間要具有一定的內在聯系,而不是雜亂無章的羅列。
2.代表性原則。代表性原則就是要選取各方面的代表性強、客觀的指標來衡量軟件產業集群發展水平。
3.導向性原則。應能引導軟件產業集群發展,使之成為軟件人才的培育基地、技術和機制的創新基地、軟件產品的出口基地,從而推動軟件產業的發展。
三、軟件產業集群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1.軟件產業集群發展水平指標選取的依據。在探索建立指標體系時主要基于以下幾個方面的考慮:
(1)深刻理解軟件產業集群發展水平的內涵。為了測度軟件產業的集群發展水平,這里提出集聚度的概念。軟件產業集聚度反映軟件產業在某個區域對生產要素的集聚水平。
(2)借鑒國家級軟件產業基地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和鉆石模型。本文參考國家級軟件產業基地考核評價指標體系的部分指標,并借用波特的鉆石模型來構建指標體系。國家級軟件產業基地考核評價指標體系的一級指標包括地方政府的政策和措施、軟件產業基地管理和服務體系建設、人才和產品和軟件產業基地發展績效四個指標,每級指標下又分為若干指標。鉆石模型主要由生產要素、需求條件、企業戰略結構與競爭對手、相關與支持性產業四個基本要素和機會、政府兩個輔助要素組成。由于機會這個要素很難量化,所以這里只借鑒鉆石模型的四項關鍵要素和政府這個輔助要素,分析軟件產業在地區的集中情況。
2.軟件產業集群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的確定。我們把軟件產業集聚度分解為市場集聚度、生產要素集聚度、發展與競爭程度、相關機構支持程度、政府支持程度五項指標,分別對應鉆石模型的需求條件、生產要素、企業戰略結構與競爭對手、相關與支持性產業、政府這五個要素。各指標又由若干分指標構成。分指標可以以軟件產業的有關統計數據為基礎,采用相對指標——軟件產業集群有關統計指標數據占全市的百分比來表示,如表1所示。
3.軟件產業集群發展水平的指標的評價。
(1)軟件產業集群發展水平評價指標相對權重的確定。本研究采用德爾菲法和層次分析法確定軟件產業集群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中各項指標的相對權重。
①德爾菲(Delphi)法。德爾菲法即向專家發函,征求意見的調研方法。首先,將擬定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及對指標的說明以信函形式發給各位專家,專家根據對各指標相對重要程度的判斷,按規定的量值范圍(一般取[0,1]區間)為各指標評定權值。專家意見返回后,組織者要檢查各專家意見的集中分散程度,以便決定是否再進行下一輪調查。
②層次分析法(AHP)。層次分析法是將分散的咨詢意見數量化與集中化。根據表2由專家對各因素的相對重要性給予量化,利用數學方法決定全部因素重要性的次序,并進行一致性檢驗。
(2)評價體系各指標權重的賦值。具體步驟如下:
其中:Z為軟件產業集群發展水平評價總指數值,Zi為第i指標的評價指數值,Wi為第i指標的相對權重數,yi為第i指標的評價值。
四、某軟件園產業集群發展水平評價分析
運用上述軟件產業集群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的方法,對2005年和2006年某軟件園進行考核評價。
1.園區調查所得基礎資料及計算處理。按照園區評價指標體系設置的基礎資料調查表,對園區進行實地調查,將調查所得的基礎資料通過計算處理得到兩年的指標基礎數據。其計算結果如表4所示。
2.考核評價指標的指數值計算。軟件產業集群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包括12項指標,相對權重總和為1000。其計算結果如表5所示。
3.結論。
(1)該軟件園兩年的軟件產業集群發展水平考核評價結果比較令人滿意,但從考核評價指數值上反映,兩年雖存在一定差異但差異不大,說明該軟件園仍需要加大發展的力度。
(2)考核評價指標體系能比較全面地反映軟件園區的集群發展水平,而通過權重大小能反映各指標對園區的集群發展水平的重要性。
(3)考核評價指標體系既具有橫向可比性,又具有縱向可比性,橫向可比性可進行園區間比較,反映各園區的集群發展水平;而縱向可比性對某一園區可進行年際間比較,反映這一園區集群發展水平的變化情況,通過比較分析,以更好地促進園區建設和發展。
表4 2005年、2006年某軟件園產業集群發展水平各指標評價值
表52005、2006年某軟件園集群發展水平考核評價指數值
參考文獻:
1.邁克爾·波特著,陳小悅譯.競爭優勢[M].華夏出版社,1997
2.唐中賦,任學鋒,顧培亮.我國高新技術產業集聚水平的評價——以電子及通訊設備制造業為例[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05(3)
3.黃偉,闕濤.層次分析法的應用[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
(作者單位:金陵科技學院 江蘇南京 210000)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