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UCP600較UCP500有了很大的改動,出口商在出口單證實務中的審證、改證、制單、審單、交單各環節中應注意UCP600規則中的哪些條款,實務中應如何順應UCP600的新變化等等。文章對出口單證操作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UCP600 信用證 國際貿易
中圖分類號:F140.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8)06-046-02
一、信用證與UCP600
信用證(L/C)、匯款(Remittance)、托收(Collection)合稱三大國際貿易貨款傳統結算方式。但據統計,在我國,信用證的使用率歷年下降,目前占進出口貿易結算不到30%。單證員的制單水平有限、對信用證相關慣例的不熟悉,開證行居高不下的拒付率等因素大大影響著信用證的使用,一些新型結算和融資方式,如保函、保理、進出口信貸等的出現,更加使企業不再考慮采用信用證。然而,隨著個人也允許從事進出口貿易,企業進出口經營權實行備案制等一系列利好消息的出臺,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尤其是原先沒有出口權的民營中小企業將會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的生力軍。該類出口企業和國外新客戶的交易采用信用證這種以銀行信用為基礎的穩妥結算方式,在保證企業的收匯安全方面將更有優勢。
作為解釋信用證業務有關當事人權利義務的重要規則——《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簡稱UCP),從1929年制定至今歷經七次修改,最新的版本UCP600于2007年7月1日正式生效,取代運作了13年之久的UCP500。對出口商而言,積極掌握和靈活運用新慣例來拓展業務,規避風險以便順利結匯意義重大。
二、UCP600對受益人利益的體現
UCP600相比UCP500有了很大的改進,從原來總共49個條款刪減到39條,語言措辭簡潔明了,明確了信用證、相符交單、承付、議付等概念,引進和增加了符合實務操作的新規則。總體上,UCP600條款的改進大多體現了對受益人(出口商)利益的維護,有利于提高信用證結算方式的利用率,如:
1.信用證不可撤銷的規定。UCP600第二條定義信用證是一項不可撤銷(IRREVOCABLE)的安排,無論其名稱或描述如何,該項安排構成開證行對相符交單予以承付的確定承諾。另外,在第三條解釋中也強調信用證是不可撤銷的,即使未如此表明。這些條款明確了信用證一經開出即不可撤銷,杜絕了申請人(進口商)在UCP500下開立可撤銷信用證的隨意性,使受益人的利益得到充分的體現。
2.銀行五天審單期的規定。UCP500第十三條規定銀行不超過從其收到單據的翌日起算七個銀行工作日審核單據。而UCP600第十四條規定銀行從交單次日起至多五個銀行工作日用以確定交單是否相符。審單期限縮短為五個銀行工作日,而且以交單日(DAY OF RECEIPT)代替了收單日(DAY OF PRESENTATION)作為審單的起訖時間。該規定明顯縮短了單據的處理時間,提高了銀行信用證業務的效率,從而有利于受益人提前收匯和結匯。
3.單據遺失銀行必須償付的規定。UCP600第三十五條規定,“如果指定銀行確定交單相符并將單據發往開證行或保兌行,無論指定銀行是否已經承付或議付,開證行或保兌行必須承付或議付,或償付指定銀行,即使單據在指定銀行送往開證行或保兌行的途中,或保兌行送往開證行的途中丟失。”這條款不同于UCP500“單據遺失概不負責”的規定,表明了開證行或保兌行在一定程度上要承擔單據途中遺失的責任。該新增條款加強了開證行責任的同時,也增強了受益人采用信用證結算方式的信心,有利于受益人交單結匯的順利進行。
三、新規則下出口單證操作新思路
雖然UCP600的諸多條款傾向于保護出口商的利益,但對出口商而言,卻不能因為這些條款的寬松而懈怠自身的業務技能,而應一如既往地嚴格按照信用證以及相關國際慣例進行出口單證的操作。從出口商的角度來看,單證操作可以細分為催證、收證、審證、改證、制單、審單、交單等環節。每個環節中涉及的UCP600條款有哪些變化,出口單證實務應如何適應這些新變化,這些都是出口商所要了解的。以下就其中主要環節的注意事項進行分析。
1.審證環節中要注意新舊版本的適用性問題。雖然大多數的信用證都依照執行UCP600版本,尤其是SWIFT信用證,系統會自動顯示“L/C SUBJECT TO THE UCP LATEST REVISION”,但出口商收到信用證后還是應該習慣性地查閱信用證對適用版本的規定,特別是以信函方式開來的信用證,因為UCP600的公布并不意味著UCP500的失效。如果收到的信用證上顯示“THIS DOC CREDIT IS SUBJECTTO THE UCP(1993REVISION),ICC PUBLICATION NO.500”,出口商不考慮修改信用證,則必須按照UCP500的要求制單和審單,而不能按照UCP600的解釋。
2.改證環節中關于第二通知行和信用證修改的新規定。出口商審證后需要改證則應先通知進口商,進口商再向開證行申請,開證行同意后發出信用證修改通知書經由原通知行轉交出口商。UCP600新增的有關信用證修改的條款有:
(1)第九條C款明確了通知行可以通過第二通知行向受益人通知信用證及修改。出口商需留意有從非信用證指定的通知行處接收信用證的可能性,信用證的真實性應由這第二通知行核實和保證,而且隨后的修改通知書也必須經由該銀行通知。
(2)第十條D款規定通知修改的銀行應將任何接受或拒絕的通知轉告發出修改的銀行。此外,F款還規定修改中關于除非受益人在某一時間內拒絕修改否則修改生效的規定應不予理會。這些都有別于UCP500中關于“受益人未能在規定期限內拒絕則視為接受”的條款。也就是說,UCP600肯定了不一定要發出接受或拒絕的明確通知。受益人對是否接受信用證的修改實際上有最終的決定權。這些條款的出臺能使受益人處于較主導的地位,出口商可以靈活應用。
3.制單環節中對單據要求的新規定。制單是出口單證操作的重要一環,針對這環節UCP600主要變動條款如下:
(1)單據中數據一致的新規定。以往銀行按照“鏡像標準”的審單原則要求受益人提供的單據要絕對與信用證的條文一致,出現了像信用證本身打字錯誤的一個單詞,受益人也要在單據中完全照搬這個錯詞等做法。這種苛刻的做法過分偏袒于開證行和申請人的利益,而對受益人卻是極其不利的,任何一個細小的瑕疵都可能導致開證行以不符點為由拒付貨款。UCP600第十四條D款新規定:“單據中的數據,在與信用證、單據本身以及國際標準銀行實務參照解讀時,無須與該單據本身中的數據、其他要求的單據或信用證中的數據等同一致,但不得矛盾。”這一新規定體現了對受益人利益的維護,如果因為非實質性不符點而遭受開證行的拒付,則受益人可以根據新的慣例條款據理力爭。
(2)單據貨物描述的新規定。UCP600第十四條E款規定除商業發票外,其他單據中的貨物、服務或履約行為的描述,如果有的話,可使用與信用中的描述不矛盾的概括性用語。而UCP500第三十七條C款聲稱“商業發票中的貨物描述必須符合信用證中的描述,其他一切單據可對貨物描述使用統稱,但不得與信用證中貨物的描述有抵觸。”比較這兩個條款,UCP500理解為除商業發票外,其他所有單據都必須要有貨物描述,只不過可以采用統稱。而UCP600條款相對寬松,增加了“IF STATED”的語句,表明允許某些單據可以沒有貨物描述,如果有則與信用證規定不沖突就行。
(3)單據必須滿足其功能的新規定。UCP600第十四條F款關于運輸單據、保險單據或商業發票外的單據的規定比UCP500增加了“提交的單據內容要看似滿足所要求單據的功能”這一文句。受益人要注意這一新要求,在單據中要盡量體現出單據的功能和用途,嚴格制單審單,避免提交類似沒有裝箱情況說明的裝箱單,不標明生產國別的產地證,沒有檢驗結果的檢驗證書等這些不滿足單據功能的單據。
(4)單據中地址的新規定。按照UCP500的理解,單據的地址要和信用證嚴格一致。而UCP600第十四條J款規定當受益人和申請人的地址出現在任何規定的單據中時,無須與信用證或其他規定單據中所載相同,但必須與信用證中規定的相應地址在同一國。聯絡細節(傳真、電話、電子郵件等)作為受益人和申請人地址的一部分時將不予理會。這一條款的改進放松了對受益人相符交單的要求,尤其適用于在同一國家內有不同營業地的貿易公司的制單業務。
(5)正本單據的新規定。UCP500第20條對正本單據的認定在實務中容易產生爭議,為此,UCP600第十七條作了明確的闡述,首先聲明信用證規定的每一種單據須至少提交一份正本。銀行視為正本單據的包括:①任何帶有看似出單人的原始簽名、標記、印戳或標簽的單據;或者②單據看似由出單人手寫、打字、穿孔或蓋章;或者③單據看似使用出單人的原始信紙出具;或者④單據聲明其為正本單據,除非該聲明看似不適用于提交的單據。
這條款明確了正本單據的認定標準,出口商制作商業單據和獲取其他官方或非官方單據時要注意理解正本單據的含義并嚴格按照該條款執行。
(6)三種基本單據的新規定。無論是UCP500還是UCP600都對商業發票、運輸單據、保險單據這三種基本單據進行了詳細的解釋,UCP600相應的變動之處有:①商業發票。在遵循UCP500“銀行可拒受金額超過信用證所允許金額的商業發票”的規定下,受益人的商業發票金額只要超過信用證允許的金額都會被開證行以不符點予以拒絕。而UCP600則放寬了對發票金額的限制,規定相關銀行可以接收金額大于信用證允許金額的商業發票。這對信用證有關當事人尤其受益人無疑是一種更靈活的規定。②運輸單據。UCP600為適應現代物流而刪除或調整了一些關于運輸單據的條款。明顯的變動主要是第二十二條關于租船合同提單增加了“可以由租船人或其具名代理人簽發租船合同提單”這一規定,而且說明提單“卸貨港可以是信用證規定的港口的大致地理范圍”,這對出口商而言是利好的消息,可以保證貨權始終掌握在自己手里。③保險單據。UCP600對保險單據條款的變化主要有:一是保險單的簽署人除了保險公司或承保人或其代理人外,還可以是其代表(PROXIES);二是把UCP500表述中的“貨物裝船日、發運日、接受監管日”統稱為“裝運日”(DATE OF SHIPMENT)。
4.審單環節中對相符交單的新規定。以往出口商按照信用證要求繕制好整套單據后,嚴格執行“單證一致、單單一致”的原則審核單據,確保單據符合交單要求,UCP600卻擴大了相符交單的內涵,增加了“單內一致”的要求,并定義相符交單(COMPLYING PRESENTATION)為:與信用證條款、本慣例的相關適用條款(UCP600)以及國際標準銀行實務(ISBP)一致的交單。可見,出口商的制單和審單必須要和銀行的審單標準靠攏,要保證單據同時符合L/C、UCP600和ISBP三方面的要求。同時考慮文本的優先性,以L/C>UCP600>ISBP表示,意思是如果三個文本的條款有不協調甚至是沖突的地方,優先考慮按照L/C的要求制作單據,其次考慮UCP600的規定;如果L/C條款未有對某一事項進行明確,可參考UCP600的相關條款,再參照ISBP進行補充說明。這一相符交單條款的出臺有利于受益人更好地把握審單尺度,有助于減少單據不符點的爭議。
5.交單環節中對交單時間和交單地點的新規定。①交單時間。按照UCP500,銀行不接受遲于裝運日后21天提交的單據,到底21天是以銀行工作日為準還是按照日歷日算?要不要扣除節假日?為此,UCP600把“21天”改為“21個日歷日”,明確了如果單據中包含一份或多份規定的正本運輸單據,須由受益人或其代表在不遲于裝運日后的21個日歷日交單,而且要保證在信用證有效期內交單。出口商需要留意這一條款的細小變化,把握好交單時間。②交單地點。UCP600顯示除信用證規定的交單地點外,開證行所在地也是交單地點。也就是說,出口商甚至可以自行將單據寄給開證行,而開證行不能拒絕出口商親自交來的這套單據。出口商如果選擇了直接把單據交付給開證行,要保證單據能在交單期內送達到開證行,否則要承擔逾期交單的風險。
參考文獻:
1.國際商會.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UCP600版本,2007
2.張婷婷.信用證銀行審單的發展—從UCP600與UCP500的差異說起.法制與社會,2007(10)
3.王瑛.UCP600的改進與不足.金融經濟,2007(4)
(作者單位:廣州大學城建學院 廣東廣州 510925)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