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傳統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我們以《飼料質量監測技術》為試點,改革實驗課考核模式,建立一套有效的實驗考核指標體系。實踐表明,實驗課考核模式的改革,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了他們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實踐綜合能力。對高校培養較強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具有促進作用。
關鍵詞:飼料質量監測技術 實驗課 考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8)06-131-01
考試是教學工作中的重要環節,是檢查教學效果、鞏固學生所學知識、改進教學工作和督促學校教育目標實現的重要手段。在以往的教學中,本課程的實驗成績主要由教師根據學生平時成績(考勤和學生各項實驗的實驗報告)和筆試來綜合評定。然而,實驗成績并不能反映學生對實驗技能掌握程度的客觀實際,有的學生不重視實驗操作,實驗不會做,但實驗報告卻抄得好,筆試時靠死記硬背也能獲得好成績。因此,必須對實驗課成績評定方法進行改革,以真實地反映實際。
由于受課程設置的限制,現行高等農業院校基礎實驗課的考核模式無法調動和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改革傳統的實驗課考核模式,創建適于高等農業院校學生發展的實驗教學新模式,是新的歷史條件下高等院校教育的必然趨勢。《飼料質量監測技術》原來是附屬于《動物營養學》的實驗課,現在已獨立開設作為一門課程。該實驗課在專業實驗課中所占比重較大,許多科研課題研究,本科、研究生畢業論文以及在飼料廠從事飼料分析檢測工作都涉及到其中的實驗內容。熟練掌握該門課程的實驗技能具有重要的意義。
我們對飼料質量監測技術實驗課考試模式進行了改革探索,改變以往考試內容教材化、考試方式單一化等問題。
一、改革的具體步驟
我們把實驗考核成績改為平時考核與實驗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重點放在實驗技能考試方面,具體細則如下:
1.平時考核:占實驗成績的40%。評定包括出勤和實驗報告兩部分,其中出勤占總成績的20%,主要考核學生請假、曠課、遲到、早退等,累計次數達到3次以上,取消實驗課考試資格;實驗報告占總成績的20%,主要考核學生實驗報告書寫是否規范,即實驗項目名稱、實驗目的、原理、實驗材料、操作步驟、結果計算、分析討論等內容是否齊全,重點看分析討論是否詳細具體、獨到新穎。
2.實驗考核:占實驗總成績的60%。課程結束后進行,由原來的筆試考試改為口試和實驗操作考試,綜合評定本實驗課的成績。這樣不僅可避免學生出現缺課、抄襲實驗報告,到考試時卻靠死記硬背來取得高分等不正常現象,而且可避免學生遺忘快,到實際應用時特別是在做畢業論文時不知所措。對于實驗中具有較強綜合實驗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學生,任課教師在評定成績時給予相應加分。這樣才能引起學生對實驗課的重視,激勵學生刻苦學習與實踐,努力提高實驗技能。
考試采取學生抽簽的方式進行,內容包括口試和實驗操作兩大部分,共三道題。根據試題的難易程度有所偏重:如果操作題難度大的,就設一道,口試題設兩道;如果操作題難度小的,就設兩道操作題,一道口試題,以確保每個學生抽到的題目難易度較均衡。口試主要涉及實驗原理及注意事項等方面內容,實驗操作部分選擇操作性強、內容重要且容易單獨設置的項目,以及包括學生應該掌握的一些簡單試劑配制。
組織各擔任課程的教師制定好規范的評分標準,具體內容為:操作熟練,且無不規范的動作,計為優秀(90分以上);操作較為熟練,且有個別不規范動作,計為良好(80~89分);操作較為熟練,但出現一些不規范操作,計為中等(70~79分);操作不熟練,且出現一些不規范操作,計為合格(60~69分);操作極不熟練,出現大量不規范操作情況的或不知如何進行實驗項目分析的,計為不合格(60分以下)。執行過程中每位教師要嚴格按照評分標準操作,確保每個學生所獲得的成績公正和合理。
具體操作過程如下:實驗課開始就對實驗室進行開放,分功能設置,如實驗一室開設粗脂肪、鈣、磷、鹽分的測定及試劑配制,實驗二室開設粗蛋白質、粗纖維、粗灰分的測定,能量測定室開設能量的測定等。學生可利用課外時間把未掌握操作的部分再回到實驗室鞏固、消化并熟練掌握。考試時,將試劑及所需實驗用品集中在一起按功能室放置,學生根據自己抽簽中的考核題目內容選擇所需的儀器、試劑及物品,再進行實驗技能考核,避免學生通過給定的實驗器材來猜測所考核的內容,以便考查學生是否真正熟練掌握實驗內容。學生考試完,當場評分,并對其錯誤的地方進行指正,使學生對自己所掌握實驗技能的缺點和不足有所了解。
二、實施的效果與體會
1.以上措施的實施,使學生明確實驗課的具體要求,從根本上提高對實驗課的認識,轉變實驗觀念,端正實驗態度。學生參與實驗的熱情增高,改變過去只觀看別的同學做實驗的做法,而是主動進入實驗室親自動手,掌握實驗技能的效率顯著提高。
2.以往實驗課所用試劑全是由實驗老師課前配好,學生只管用。現在學生能主動了解試劑的配制并參與其中的操作,為今后開展飼料分析檢測工作或進一步深造如就讀研究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3.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能主動將所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向老師求教或與老師交流,增強學生們的求知欲,提高學生對實驗的興趣和學習熱情,更加扎實地掌握實驗技能。同時師生關系也更加融洽。
通過本項實驗課考核模式的改革,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學生的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大大提高,學生們普遍反映效果良好。從這幾年學生做畢業論文的情況來看,學生重新要求學習實驗操作的比例顯著減少,在實驗過程中出現實驗誤差的幾率有所改善,實驗教師在指導過程中的工作負擔顯著減少,由此也可證明本實驗課考核模式的改革效果是比較明顯的。我們還需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逐步改進和完善。
三、存在的問題與改進措施
1.由于實驗室從實驗課開始就對學生開放,實驗教師的工作量大大增加,這需要全體工作人員的相互協調和密切配合,保證實驗課教學改革順利地開展下去。
2.實驗考核模式的改變,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壓力,學生必須從過去傳統的觀念中走出來,逐步適應新的模式。在老師的引導和影響下,將這種壓力轉變為動力,使學習變得更為主動和積極。
3.負責實驗教學的通常是每個班兩個教師,每位教師對學生講述的實驗內容側重點會有所不同,批改實驗報告的要求也有所不一致,容易造成班級之間實驗報告成績差別較大;考試時由于采取“一對一”(即一個老師考一個學生)的方式進行,各位老師對考生的嚴格程度也會不同,容易造成學生成績因老師不同而異的現象。老師們也必須統一好要求,并嚴格按照評分標準進行,盡量使考生考試條件基本一致,最終能夠得到一個比較公正、合理的成績。
高校實驗教學改革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只有堅持改革,充分發掘實驗教學的創造性,使高校實驗教學跟上教學改革步伐,才能培養出更多適合社會需要的高素質創新人才。
參考文獻:
1.張子峰,李宗蕓,張艷華等.細胞生物學實驗教學改革探討[J].廣西輕工業,2007(1)
2.劉濤.深化實驗教學改革,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邊疆經濟與文化[J],2007(1)
3.王永芬,韋小敏.高等農業院校基礎實驗課考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J].實驗室科學,2006(1)
4.夏中生.動物營養與飼料飼養學實驗課教學改革構想與初步實踐[J].廣西大學學報,2002(27)
(作者單位:佛山科學技術學院生命科學學院 廣東佛山 528231)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