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從財務分析的歷史成因、財務分析的對象、外部分析與內部分析區別、財務分析的前提,包括會計核算方面、會計報表方面、財務指標計算方面及設置現金流量參數的必要性等方面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財務分析 現金流量 新解
中圖分類號:F234.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8)06-162-02
一、財務分析的概念
1.財務分析的對象。財務分析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對財務報表提供的數據進行加工比較,從而揭示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其變化趨勢的一種財務活動,主要涉及的要素有:(1)財務分析的主體。即對財務報表進行分析的機構和人員,如企業界的經營管理者、投資者、債權人及國家機關等。不同的主體對財務分析指標的關心程度是不一樣的,長期投資者最關心投資收益,短期投資者最關心股票、債券的變現能力,債權人最關心企業的還款保障,財稅機關等政府部門最關心國家的財政收入和國民經濟的發展。(2)財務分析的依據。即企業編制的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及有關附表,根據財務報表設置多項財務分析指標全面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在復雜、多變的因素中根據財務指標的變化評價企業的全面情況,從而認識企業財務活動的規律性。(3)財務分析的方法。即對財務報表提供的數據進行加工、比較分析法和趨勢分析法等,分析人員必須全面了解和掌握財務分析的方法和適用范圍,這樣才能根據不同的目的正確選擇相應的方法,并加以靈活、準確地應用。(4)財務分析的客體。即財務評價的對象,包括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其變化趨勢。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在做出新的經營決策之前,必須全面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其發展趨勢。(5)財務分析的目的。財務分析的最終目的是為財務報表使用者做出與其相關決策提供可靠依據,開展財務分析之前必須明確其目的,不同的財務分析主體進行財務分析的目的是不完全相同的,必須對其目的有明確的認識。
2.外部分析與內部分析的區別。(1)目的不同。外部財務分析主要是滿足企業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為投資人及債權人評價公司的價值服務;而內部財務分析則主要是滿足企業內部經營管理的需要,為企業搞好籌資、投資及資金運營服務。(2)服務的對象不同。外部財務分析服務的對象主要是企業外部與企業有利害關系的各利益主體及個人,包括作為宏觀經濟管理者的國家職能部門、企業投資者及潛在投資者、企業債權人及其它外部信息使用者(如投資咨詢公司、信用征詢所、股票經紀商號、商業代理機構、金融新聞報、財務期刊等專業機構);而內部財務分析則主要是服務企業經營管理者。(3)職能不同。外部財務分析的基本職能是評價職能,是站在企業外部信息使用者的角度對企業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進行的要析評價;而內部財務分析則具有評價、預測、發展協調等職能,為企業謀求長久的生存和發展。(4)分析的主體不同。外部財務分析的主體是企業外部信息使用者如債權人、投資人及潛在投資人以及投資咨詢公司等專業性機構,而內部財務分析的主體是企業內部財務分析人員。(5)分析的方法不同。外部財務分析的基本方法是比率分析法和比較分析法,而內部財務分析則主要采用現金流量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等基本分析方法。(6)分析的內容不同。外部財務分析主要是對企業償債能力、盈利能力以及綜合財務能力進行分析,而內部財務分析則側重預測、決策、計劃、控制分析和籌資、投資、營運及收益分配的分析。
二、財務分析的前提
財務分析是運用財務報表數據對企業過去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以及未來前景的一種評價,通過這種評價,可以為財務決策、計劃和控制提供廣泛的幫助。但是如果沒有一定的前提條件而只是單純地計算有關的指標數值,那么財務分析就無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因此為做好財務分析工作,只有在滿足了前提條件時,才能獲得令人滿意的結果,使用者應對此有充分認識,這有利于做出正確評價與有效的決策。
(一)會計核算方面
1.會計核算的準確性與規范性。一個高質量的財務分析結果是與會計核算是否準確息息相關的,會計核算的準確與規范是財務分析的基礎,為此必須做到:會計核算的原始單據要真實、數額要準確、程序要規范;各個不同會計核算期間財務報表的編制方法要相對穩定,否則做出的財務分析就會因失真而失去其應有的作用。
2.會計處理方法及程序的前后一致性。按照我國目前的會計制度,企業在會計核算與報告會計信息時,須使用前后一致的會計處理方法,否則企業有可能用改變會計處理方法來操縱會計信息,給使用者的分析帶來很大的不便,也會影響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因此會計核算和財務報表編制的方法有明顯變動時,進行財務分析時應對有關數據進行調整,以利正確進行財務分析。
(二)會計報表方面
1.財務報表提供的信息要真實、可靠。真實可靠的財務報表是財務分析的基本依據,可以如實地反映企業的經營活動和財務狀況,便于使用者據以進行財務分析、做出決策。
2.會計報表編制要及時。信息的特征具有時效性,會計報表只有及時編制和報送,才能有利于財務分析的進行,特別是目前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瞬間萬變的市場要求使用者根據市場供求變化情況及時調整投資方向,而滯后的會計報表會影響財務分析的及時完成,從而導致使用者的錯誤決策。
(三)財務指標計算方面
1.有前期資料和同行業資料可以比較。運用財務指標分析,一般通過計算得到的是當年有關指標的數值,這些指標從單個數值來看,有時并不能給我們十分有價值的信息,要經過與前期及同行業的資料相比較得出結論,在與前期或同行業資料的比較中才可發揮其真正作用。
2.個別指標計算應注意其特殊性進行速動比率分析時,低于1的速動比率通常被認為是短期償債能力偏低,其實這種認識并不是絕對值的,影響速動比率的可信性的主要因素是應收賬款的變現能力,而財務報表上的應收賬款數額不能反映平均水平,這是報表使用者所不容易掌握的,也是在財務分析中應該注意的。
3.在進行多期比較趨勢分析時,當絕對數值很小時,在計算百分比時應特別注意。因為小的絕對數的變化,會使百分比的值變化很大,這種大幅度的變化,雖然不能說是錯誤的,但容易給人造成錯覺,因此在絕對數值很小的情況下,應同時列出絕對值和百分比,這樣的分析才能比較全面。
4.財務分析時,可以在進行絕對指標比較分析的同時進行相對指標比較分析,進行橫向比較分析的同時進行縱向比較分析,在目標標準指標進行比較分析的同時與絕對標準指標進行比較分析,這樣有利于得出正確的結論。
5.為適應財務分析的需要,財務分析的具體指標可以作某些改變,如將營業收入稅利率改為營業收入利潤率或營運稅利率等,當然這種改變不是隨意的,不能離開財務分析的目的而將任何兩項沒有任何內在聯系的財務指標進行比較。
三、設置現金流量參數的必要性
1.財務管理和財務會計兩者在目標和方法上不盡相同,財務管理強調現金流量信息,并將風險、預計報酬率、貨幣時間價值等概念融入企業的投資、籌資決策中;而財務會計在權責發生制的基礎上強調凈利潤指標,而會計利潤的計算包含了較多的選擇與估計,導致利潤的計算中存有大量主觀判斷,易于被人為地操縱,造成會計收益的最大化并不等同于企業價值的最大化,因此在評價經營績效與獲利能力時應結合現金流量分析。
2.通過分析現金流量表來分析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對企業現金流量的影響,幫助投資者、債權人等評估企業未來產生現金凈流量的能力。
3.現金流量表所提供的信息是企業信息使用者制維持或擴大經營的能力也越強,說明企業在債務和權益方面的各種理財活動,以及說明企業的現金投資和耗用的情況,現金流量分析是估量企業的償債能力、財務機動性、獲利能力以及風險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4.現金流量表能夠綜合地反映企業在一定時期的財務狀況的變化情況,準確地提示企業的盈利轉化為現金的能力。作為一種動態反映企業資金運動的報表克服了資產負債表的靜態缺陷,持續通貨膨脹對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編制的現金流量信息的影響相對較小,可以克服通貨膨脹在凈收益反映企業盈利能力方面的缺陷,準確地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現金流量表還可以反映不涉及現金流量的投資與籌資活動,這類活動對企業的資本結構及未來現金流量的產生有顯著的影響,這些信息的披露有利于報表使用者合理地評估企業未來的現金流量。
5.現金流是表可提供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現金收入、來源和支出、去向的信息,有助于評價企業財務結構及企業為適應外部經營環境變化對現金收支進行調節的能力,揭示本期凈利潤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之間的差異及其原因,了解企業現金增減變動的原因。投資人、債權人通過分析現金流量表能預測企業未來現金分配或股利支付的情況,以及因清算而能分得或償還本金的現金數額,并且能夠準確地估計企業產生各種風險的概率。內部信息使用者通過分析現金流量表能夠為生產經營、投資及籌資等方面積累相應的決策依據。
參考文獻:
1.郭建強.關于企業財務分析的幾點思考.湖南大學學報,1999
2.何青波,苗潤生.財務分析概念.中央財政金融學院學報,1994(9)
3.樊行鍵,劉貴生等.現代企業財務分析學.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6
4.于晶,張冰.財務分析的前提條件.財會業務與技術,1999(8)
5.盧家儀,蔣冀.財務管理.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
(作者單位:安徽省華安進出口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責編: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