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06年社?;鸢踩珕栴}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基金管理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企業社保資金管理部門履行著企業和政府的雙重職能,管理中存在著社保資金核算不明確,監督約束乏力等問題,如何在新形勢下加強社保資金管理,規范會計核算,從制度上最大程度避免違規行為的出現,提高基金增值保值渠道是我們目前企業社保管理的首要任務。
關鍵詞:企業 社保資金 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0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8)06-164-03
近來,由于各地社?;鹪诠芾碇胁粩喑霈F問題,不約而同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也成為國家審計署2007年審計重點之一。黨和政府已將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擺在了構建和諧社會中非常突出和重要的位置,并將其作為實現和保障社會公平、正義的六大制度之一部署安排。作為一名從業者,基于對我國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各項規章制度以及社會保險費征繳、使用情況的學習和研究,對目前企業社保資金管理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與思考。
一、社會保險基金(資金)性質及企業管理現狀
社會保險基金,是由社會保險制度確定的用于支付勞動者或公民在養老、患病、傷殘、生育、死亡、失業等情況下所享受的各項保險待遇的基金。一般情況下,由企業等用人單位(或雇主)和勞動者(或雇員)或公民個人繳納的社會保險費以及國家財政給予的一定補貼組成。社會保險基金不同于一般的社會基金,它具有強制性、風險防范性、權利義務對應性、儲備性和集中性等特征。目前社會保險基金包括養老、失業、醫療、工傷和生育5項保險基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自1991年確定了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部分基金積累模式;而醫療保險基金和失業保險基金采取現收現付,略有節余的模式。
企業根據國家政策開展了各項社會保險項目,實行社會保險屬地化分級管理,目前中央和省屬企業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實行省級統籌,其他險種實行地市統籌或縣級統籌。企業是補充保險基金的管理主體。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執行國家財社字[1999]60號《社會保險基金財務制度》和財會字[1999]20號《社會保險基金會計制度》,會計核算采用收付實現制。我局目前開展的企業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實行省級統籌,醫療和工傷保險市級統籌,基金在企業管理封閉運行,同時管理補充養老保險和補充醫療保險基金。
二、企業社保資金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企業社會保險管理部門監督約束乏力。企業社會保險管理部門(或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受企業和省社會保險主管部門雙重領導,負責職工養老、醫療、工傷、失業、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和離退休人員醫療保險的管理、經辦工作。由于其既是各險種經辦、審批部門,又是社會保險基金的管理部門,履行著企業和政府的雙重職能,從結合國家政策制定企業保險政策,到具體的征收、管理、運行、使用和營運,實際上都是同一個部門在執行,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左手監管右手”,其內部很難建立起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也缺乏建立規范的會計審計體系和公開透明的信息披露機制的動力,行政管理機構的約束趨于弱化。而作為社會保險基金的實際所有者——每一個社會保險基金的繳納者,始終無法得知社會保險基金的真實運營狀況,更談不上擁有真正意義上的監督權利。在內部監督乏力和外部監督缺位的情況下,由于地方和部門利益的驅動,社會保險基金頻出問題也就不足為奇了。
2.社保資金核算不明確,資金管理不到位。在我國社會保障基金的管理中,社會保險收支一直未納入財政預算管理體系,并處于分散的狀態。龐大的社會保險資金規模無法接受執法機構的監督,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資金管理的混亂。企業管理的社保資金也存在同樣問題。企業要求按地方政策執行和管理社保資金,有國家開辦的4個險種——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失業保險,完全交由地方管理,企業僅管理補充養老保險和補充醫療保險。有與省協商成立不同的(代辦)機構,在企業管理,資金封閉運行的;有僅為保險費歸集上繳省社保機構的等等。在財務核算上有按收付實現制核算的,也有按權責發生制核算的;有形成基金管理的,也有險費歸集繳納的;有收支分賬核算也有合并核算等,不同核算形式并存,造成資金管理混亂,致使部分財務信息獨立于正常的財務核算體系,會計信息反映不真實。
3.企業按收付實現制核算存在缺陷。國家政策規定,社會保險基金實行收付實現制核算。但收付實現制按照資金的進出情況核算基金收入、支出,僅以現金進出時間作為記錄標準,忽視了資源消耗和負債形成的時點,無法真實、完整地反映資產負債的存量狀態,以及基金收支和當期損益的全貌。財務信息不具備可比性,容易造成信息誤導,形成資金管理缺位。如企業封閉運行的醫保和工傷基金,以收付實現制進行核算,當年收費有上年欠費,每年基金反映不完整、真實?;阱e誤信息基礎上的管理決策和經濟決策缺乏科學性,基金管理部門也很難對決策形成的財務后果實施控制,不利于基金管理部門(經辦機構)內部構架合理的激勵、約束機制,也不利于監督管理部門實施績效評價考核與有效監督。
4.社會保險基金應其財務機構的設置而處于欠費征收的難堪地位。根據國家規定,鐵路部門相應開展了各項社會保險工作。鐵道部在各局勞資部門下設了社會保險管理部門——社保中心和醫療中心,后合并成立社會保險管理處,負責管理鐵路局所屬單位社會保險工作,站段社會保險在勞資部門設醫保員和社保員管理。我局各項社會保險費在社會保險管理處下設基金科管理,專戶存儲。由于鐵路運輸的特殊性質,站段運輸、多經、集體多種形式并存,在資金安排上力爭確保安全生產。由于社保處與站段主業財務沒有業務隸屬關系(指上下級往來、決算或費用控制等),致使各項社會保險費的征收存在一定難度:一是上繳方式不統一,5項保險費有財務處代收的和不代收的、有站段運輸主業統一代收的和不代收的、各站段有多少經營實體就有多少財務及銀行對社保處交納社會保險,逐造成財務核算不清楚明了和對賬困難;二是個別單位由于資金周轉不開將社會保險資金墊付到安全生產使用,不能及時上繳;三是個別單位存在惡意拖欠社會保險費現象,而社保處在財務管理關系上對欠費單位沒有制約手段,基金征繳存在難度;四是醫保員和社保員在勞資部門,通過醫保員和社保員傳達和布置工作,涉及財務部門往往信息溝通不暢,致使社保處財務數據和站段財務應收應付賬項不符,難于核對,在我局表現尤其突出的是基本養老金收支的核算。
5.社會保險基金投資渠道的單一化致使基金保值增值困難。我國社會保險基金實行“以收定支,略有節余,留有部分積累”的政策,在社會保險基金支付高潮到來之前,總有一部分處于中長期性質的資金儲備,需要保值增值。企業是補充保險(補充養老保險和補充醫療保險)基金的管理主體,籌集的補充保險資金,按照國家政策只能存入銀行或購買國債,投資渠道單一,按銀行現行利息和國債利率獲得利息收入,收益率低。從表面上看,這樣做可以確保資金的安全,但實際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以貨幣形式存在的社會保險基金,根本無法規避利率風險和通貨膨脹風險,無法保值增值,甚至有貶值的可能。據統計,1987—1996年連續10年的時間里,有4年的社會保險基金各期存款利率低于同期的通貨膨脹率。隨著通貨膨脹的抬頭,社會保險基金仍可能由于存款利率低于同期通貨膨脹率而使基金收益率呈現負增長。
三、完善企業社會保險資金管理的思考
1.企業社保資金核算采用“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相結合”。企業管理社保資金會計核算采用什么樣的形式,不應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的性質決定,而應與社會保險基金的性質或業務內容相適應,采用不同的核算基礎。企業社會保險管理機構實行“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相結合”的核算基礎,既可解決社會保險基金會計現行收付實現制核算基礎存在的局限性問題,滿足政府對社會保險基金實行宏觀管理的需要,同時又能全面正確地反映企業各項社會保險費的征繳和基金的完整情況,有助于社會保險基金管理成本的正確計量,真實反映社會保險基金財務運行狀況和財務成果,還能有效地將社會保險基金運行績效與社會保險基金管理經辦機構的責任密切聯系起來,促使社會保險基金管理機構從“保征收、保發放”向“管好、用好社會保險基金,實現基金保值增值”的管理目標邁進,提高工作績效,為深化社會保險體制改革創造條件。
例如,對歸集或匯總上繳社會保險費的,采用“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相結合”的核算,與參保單位的社會保險費運用權責發生制核算,形成債權債務往來,但向省上繳社會保險費時,應用收付實現制,企業收到多少資金繳多少,差額即是應收參保單位未繳保險費;對企業形成社?;鸸芾淼膰医y籌項目,單獨設立基金管理賬戶,采用權責發生制核算,真實完整地反映基金的存量狀態;補充保險和離退休及家屬醫療保險,是企業根據規定開展的保險業務,應采用權責發生制核算等等。通過明確財務核算,保證企業社保資金管理規范化,提高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
2.建立分離制衡式的企業社會保險基金管理監督模式。制衡性是基金管理和風險控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原則之一,是預防和規避風險的重要制度保障。制衡性原則是指在基金管理的內部組織結構設計上,要形成一種相互制約的機制,特別是防范利益沖突與利益輸送問題。
企業的社保資金管理必須要在體系建設上明確基本原則,要全面考察制度、管理、運作、投資管理等各個環節的風險所在,建立相應的風險控制措施和約束機制。鐵路局2006年在局社保處下設立了基金監管科,負責監督局社會保險基金的征繳、運行、支付等工作,其意義要是加大在監督管理環節的投入力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積極作用。但由于其是社會保險基金的管理部門,又自己監管自己,其內部很難建立起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因此,從基金制衡性管理原則要求,將社保資金行政部門和基金管理部門相分離,建立統一、獨立的強勢監管主體,專司監管,從制度上最大程度避免違規行為的出現是當務之急。
3.建立統一的社會保險費征繳管理方式,保證基金正常運行。國家基金征繳管理辦法,各項社會保險費按企業上年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由單位和個人共同交納。鐵路局作為獨立的法人企業,負責所屬單位各項社會保險費征繳管理工作,應建立“五險統一”管理體系,即所開展的5個險種實行一個交費基數、一種交費方式、一種交費渠道。一個交費基數——根據勞資部門提供的上年工資總額數,每年年初統一下達各站段繳費基數,社保處統一變動各險種個人繳納數;一種交費方式——由于上年工資總額數是一個提前確定數,企業可以將5個險種應交的保費統一列賬下達各單位,5個險種統一口經繳納,如:工傷、失業以前交社保,其他險種財務處部分代收,不便于征收和財務賬賬核對;一種交費渠道——根據鐵路跨越式發展的要求,財務樹立大財務、大資金的管理理念,站段不管設立了多少實體,站段長都是財務第一管理責任人,各項社會保險費站段應統一交納,分橫向和縱向向不同的有上下級往來財務管理部門繳納。橫向——運輸站段統一將個人交納部分直接向社保處上繳,單位部分社保處提供全年數,由財務處與站段進行統一賬單往來,財務處每月向社保處預撥資金以便于及時向省繳納和正?;鹬Ц???v向——除個人交納部分直接向社保處上繳不變外,按照財務決算隸屬關系,單位部分繳納到上級決算報表接收部門(通過上下級往來科目),并與社保處實行月預撥季清算。這樣既減少了資金周轉環節,節約了財務費用,又便于各項社會保險費及時征繳和反映基金情況,有利于基金管理部門(經辦機構)內部構架合理的激勵、約束機制,實施績效評價考核與有效監督。
4.完善社會保險基金營運模式,保障基金保值增值?,F代投資理論認為,降低、控制投資風險的有效措施是根據各類金融工具在一定時期內的收益率及其穩定性實施有效的投資組合。保險基金同樣也只有實施合理的投資組合才能確保其安全性。現階段我國社?;鸸澯嗳羧韵抻阢y行存款和購買國債,貌似安全,但收益率偏低甚至為負值,不利于基金保值增值。所以,在保證資金安全的前提下,考慮多種運行機制,盡可能使社會保險基金增值,如向社會發行特種國債、成立專業的社會保險基金投資載體及允許社會保險基金進入股票市場等,使社會保險基金在安全的前提下實現投資收益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對社保資金會計核算基礎的探討. www.lunwenwang.com
2.我國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和投資營運問題研究.金融中國網
(作者單位:西安鐵路局社保處資金監管科 陜西西安 710000)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