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管理是對企業經濟活動進行計劃、組織、指揮、控制和協調的過程,其核心是“以人為本”;實現“精細化、人本化、制度化”管理,才能最終實現企業的利益最大化,文章結合河南油田企業的工作實際,對企業實施細化管理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企業 細化管理 以人為本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8)06-204-02
江澤民同志關于“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的科學論斷,為國有企業指明了新的發展方向。在這個創新的時代里,只有把“創新”作為一個企業發展的靈魂,圍繞“以人為本”的管理核心,解決企業傳統的“粗放型、任務型、控制型”管理問題,實現企業管理的“精細化、人本化、制度化”,才能實現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勞動效率的最大化。
管理是企業領導者對企業經濟活動進行計劃、組織、指揮、控制和協調的過程。所謂細化管理,是指這種管理過程由粗略轉為具體、由表層轉入深層。具體來說,是把原來的以“事”為中心的管理轉變到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把對紀律的研究,轉變到對人的行為的研究,由監督管理轉變到“人性激發”管理,把原來的只著眼于企業內部管理轉變到把企業內部的條件和外部環境相結合,由原來的生產執行型逐步轉變到生產經營型管理,從而實現企業管理的細化和利潤最大化。
我們的企業要真正參與到全石化系統、全國乃至全球經濟的市場競爭,實現市場經濟的運作,其現行的計劃經濟的體制和不適應市場經濟的機制并不是馬上就能轉變、實現的,還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在此前提下,我們要立足現實,必須加強企業的細化管理。只有實現企業管理的“精細化、人本化、制度化”,塑造“個性化”的企業管理體系,企業才能走上自強不息的發展道路。
一、實施細化管理的必要性
在深化改革的今天,絕大多數企業已逐步拋棄以往企業傳統的“粗放型、任務型、控制型”的管理方式。由于油田原油產量的逐年遞減,油田效益逐年下降,重組改制的壓力越來越大,整個中石化的改革力度越來越大。油田企業所面臨的形勢會越來越嚴峻,生存的壓力是越來越大,我們主要面臨的現實困難是:一是成本費用壓力逐年增大,資金缺口大;二是生產服務市場的逐漸縮小,工作量萎縮。隨著油田的勘探開發不斷深入,油氣資源的減少,外部市場仍需進一步開拓,就意味著各項圍繞油田生產服務工作量逐年遞減,收入減少;三是社會環境復雜,外部、地方干擾愈加嚴重;四是原有的用于生產服務設施與我們提出的安全、可靠、優質的生產服務要求不相適應,部分設備設施老化,因此要從管理上減少由于人的因素造成的企業損失。
二、實施細化管理的具體做法
1.夯實油田企業基礎工作。一是建立、健全、完善企業的各項管理規章制度和標準,做到有章可循、有標可遵,強化工作質量、服務質量考核制度,管理到邊,責任到人;二是規范、統一各種報表,符合有關國家、企業標準;三是各項基礎數據資料準確可靠,賬、物、卡一致;四是各種信息處理及時、準確、快捷。
2.實施精細化分工。企業管理組織實行“細化”分工,分財務活動、安全活動、會計活動、管理活動等“幾條線”,把責任、權力、利益、目標等分解承包落實到每條、塊,實行授權、受控、監督三結合。具體做法是:
(1)企業目標管理推行“精細化”。把“辦公費、交通費、招待費、電話費、文印費、差旅費、材料費”等多項變動費用全部分解落實到每一位管理者及單位、部門,單位、部門再將影響成本的各種費用,乃至一個辦公用品、一米電線的開銷等,都分解落實到各部門,實行節獎超罰。
(2)創建合理的管理目標體系。在設定管理目標時做到:第一,管理目標有一定的靈活性,目標值設定合理,既能不浪費企業資源,又能使目標得以實現;第二,管理目標的分解有一定的靈活性,企業管理目標分解成部門、班組及個人目標,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目標管理體系,對于各部門分派的任務既堅持權威性,在一定范圍內又給他們一定的自主權,讓他們在允許的范圍內,分解、調整任務,以調動各個部門的積極性,確保管理目標的完成;第三,管理目標在執行過程中有一定的靈活性,管理目標在一定時期、一定條件下具有穩定性,這是管理的特點之一,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往往有一些因素受環境的影響會發生變化,使企業目標實現的條件有了改變,如果繼續堅持原管理目標,可能會使管理出現較大的偏差,我們為保證企業整體目標和長遠目標的實現,及時調整局部的管理目標,使管理目標適應企業現實發展的變化。
(3)組織職工全員參與到企業細化管理之中。首先讓職工充分認識到,全員參與是企業管理工作的一項基本原則,企業細化管理工作并不只是領導和管理者的事情;其次,企業細化管理工作的過程就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職工參與管理可以提高企業職工自身的素質,調動工作的責任心和主動性,促進企業發展;第三,企業細化管理主要分為管理層和執行層,處于執行層的大部分都是在生產服務一線的職工,沒有一線職工的參與,企業細化管理工作的改進是空頭支票,無法實現的。
(4)構建最具有油田企業人文特色的企業文化。首先,要真實地反映油田企業的價值取向、經營哲學、行為方式、管理風格,在全體員工中產生強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次,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擴大油田企業的知名度,增加油田企業全體員工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并且充分發揮其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增強向心力和凝聚力,注重樹立和培養油田企業的先進模范人物;第三,在廣大干部職工中大力宣揚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講紀律、講團結、講人品、講廉潔、講效率、講能力、講質量、講奉獻、講大局、講事業的人生追求;第四,優化人才的成長環境,緊扣油田企業的長遠發展戰略,營造有利于人才脫穎而出的環境,使企業擁有的人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智。
三、實施細化管理的認識與體會
通過開展企業細化管理活動,我們體會到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對企業細化管理具有極大的推進作用:
1.牢固樹立“效益第一”觀念,反對鋪張浪費。生產和經營,必須以盡量少的活動消耗、物化勞動消耗和資金占用,生產出盡可能多的符合社會需要的產品,不斷提高經濟效益,這就是管理的效益性。
考察現代工業企業的經濟效益,首先要考察社會勞動成果的社會適應性。企業創造的勞動成果是否真正為社會所承認,決定于他們是否符合社會需要和市場需要。同時還應對資源利用情況進行認真的分析,使各種資源得到合理使用,促進企業整體效益的提高。要大力樹立“投資就是要講回報”、“投入就是要產出”、“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并重”的觀念和消除鋪張浪費思想。
2.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現代企業管理是以人為中心的管理,企業是以人為主體組成、依靠人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為人的需要而進行生產的,因此,管理的基本對象是人,實現企業方針目標要依靠全體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人的積極性具有極大的內在潛力,企業必須采用科學的方法激發人的內存潛力,使每個人都能做到盡其所能,展其所長,自覺地努力工作,這就是管理的原理。激勵機制,即獎勵決定于努力的價值及個人認為需要努力的程度和獲獎概率。這種覺察到的努力和獲獎的概率也受所記載的實際績效的影響。如果人們知道他們能夠完成某項任務,他們更愿意努力,而且對于獲獎概率也更了解。企業能否給予人才施展才能的空間、“知人善用,論功行賞”是激勵機制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為了把“一碗水端平”而工作粗化:諸如“勞動模范”給指標、評選“先進”給指標、技術職稱給指標、重視“體力勞動”輕視“腦力勞動”等等,這些幾十年以前舊的激勵機制,其實很大程度上傷害了一些人。
3.必須建立具有油田企業社區特征的企業文化。所謂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包含企業最高目標、共同價值觀、作風和傳統習慣、行為規范和規章制度等的內在的有機整體。企業的“文化”,不是指知識修養,而是人們對知識的態度;不是利潤,而是對待利潤的心理;不是人際關系,而是人際關系所體現的處世為人的哲學;不是社交活動,而是社交方式;不是企業的獎狀,而是獎狀折射出來的榮譽感;不是新聞,而是對新聞的評論;不是舒適的工作環境,而是對工作環境的感情;不是企業管理活動,而是造成那種管理方式的原因。總之,企業文化滲透在企業一切活動之中,是企業的靈魂所在。
企業文化是企業精神,企業精神就是企業靈魂,而這個靈魂如果永遠不衰竭,企業就永葆生命力。但是企業文化不是千篇一律的口號,重復一個企業的企業文化和經營方式是極為困難的,也是無生命力的。塑造一個最能體現企業“個性”的企業文化,應是一個既能滿足個人需要和企業新發展需要,又為個人的自我表現、自我發展創造條件的文化理念。
細化管理工作是管理工作的一種創新,不可能一步到位,也不可能一勞永逸,是一項漸進的系統工程,其內涵隨著外部環境和內部形勢不斷變化而變化,一方面在不同的階段有其不同的側重點,另一方面開展細化管理要不斷的總結經驗、分析效果,只有這樣,我們的管理水平才能日益提高、更加科學,才能為企業創造出更大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周亞里,梁祖晨.管理學原理[M].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94
(作者單位:河南油田澗河社區,河南油田物資供銷處五一總庫,河南油田物資供銷處配件科 河南南陽 473231)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