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運用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在考察了1982-2004年間資本、勞動、林地等因素對遼寧林業經濟增長與發展的直接影響,同時,從技術進步、資源配置的改善、規模的節約、制度創新、政策等因素對林業經濟的影響進行了詳細論述。并提出應該通過制度創新,建立以林業經營者為投資主體的資本流入體制;盡力提倡參與式林業、發展社會林業模式;林地是林業生產的基礎,經營模式應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不斷維持或提高林地的生產能力;科學技術進步對林業經濟的貢獻逐步增長。應深化林業科技體制改革,加快林業科技進步,建立和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增加林業科技投入,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的科技投入體系。
關鍵詞:生產要素 林業經濟 資本
中圖分類號:F326.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8)06-269-03
一、遼寧省林業生產要素貢獻率變化
依據經濟發展影響因素的一般理論,采用生產函數方法,緊密結合遼寧省林業經濟發展實際情況,構建反映遼寧省林業經濟增長的模型,進而揭示影響遼寧省林業經濟增長因素的貢獻率變化。
1.影響林業經濟增長的要素。一般認為直接影響經濟增長與發展的主要因素是資本、勞動、土地、自然資源、創新(知識積累、技術進步、制度)等,林業作為國民經濟的一個產業,同樣受這些因素的影響,決定著林業經濟增長與發展。根據研究目的和要求,在假定技術為??怂梗℉icks)中性的前提下,同時考慮數據的可獲性,主要研究資本、勞動、林地等因素的影響作用;技術進步為廣義技術進步,包括效率因素(資源配置的改善、規模的節約等),也包括制度創新、政策等因素。
2.基本測算方法。關于經濟增長的源泉以及各影響因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份額一直是經濟學家們所關注的問題。測度各要素投入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和貢獻份額目前在世界上已有比較成熟的方法,本文選擇柯布一道格拉斯生產函數方法測算各生產要素對林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及不同時期的變化。
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比較常用的基本形式為Y=AKαLβ,式中,K、L分別表示資本和勞動投入量,A表示技術進步水平,Y表示產出量,α、β為資本和勞動對產出的彈性系數。為充分反映技術進步的變化,有學者對上述模型進行改進,將技術水平A用一個隨時間變化的量代替,模型變為Y=A0eγtKαLβ,其中,A0是基年的技術水平,γ是技術進步系數。
在運用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過程中,根據經驗,人們認為由于國民經濟各產業有不同的生產特征,因而在把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具體應用到不同產業時,模型形式有一定的變化。如對于工業生產函數,一般用Y=A0eγtKαLβ,有時,為使技術進步貢獻較容易地從投入要素對總產出的貢獻中分離出來,還可采用規模收益不便的假定,即令α+β=1。而對農業生產函數模型,一般可用Y=A0eγtKαLβDδ,其中D為林地面積。也有利用Y=eγtKαLβ模型進行測算的。對于林業而言,它的生產受到土地影響,按照國民經濟產業分類標準和林業生產的特點,應該選擇Y=eγtKαLβDδ。
3.模型建立。對于測度行業中各生產要素的作用,由于所選方法不同,對方法的理解不同,所選時段不一,指標利用各異,加之對原始數據處理不當,必然測度結果有較大差異。為考慮數據的可獲性,本文以1982-2004年為研究時段,以林業產值、固定資產投資額、林業從業勞動力、林地面積為變量,利用歷年數據,建立反映林業經濟增長各影響因素貢獻程度的變化模型,以分析勞動力、資本、林業用地對林業經濟增長的貢獻作用。
根據歷年《中國林業年鑒》、《遼寧統計資料》,遼寧省森林資源歷次清查統計資料。
可以看出,林業產值呈穩定上升趨勢,林地面積變化較小,而固定資本投資總額和從業人數的變化趨勢并不能直接看出,所以再做出二者變化的散點圖以便更好的分析。
從固定資本投資總額變化的散點圖中可以看出,投資總額雖然在1996、1997兩年有所增加,但從2000年之后,才呈現迅速上升趨勢;從勞動力變化的散點圖中可以看出,1995年勞動力投入量達到最大,之后有了略微的下降,從1998年之后,勞動力數量急劇下降,綜合考慮二者的變化,同時考慮到1998年國務院提出封山育林、退耕還林、退田還湖等改善生態環境的32字方針,所以將整個時期再分為兩個時間段,分別為1982-1998年、1998-2004年。
將所選模型兩邊取對數,模型變為:
4.結果分析。(1)1982-2004年,遼寧省林業經濟增長的技術進步率為15.99%,技術進步的影響顯著。資本產出彈性為0.1293834,勞動產出彈性為-0.8749849,資本產出彈性高于勞動產出彈性,說明資本增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高于勞動增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資本對遼寧省林業經濟增長起著重要作用。林地產出彈性為-5.2997569,說明遼寧省林地狀況不佳,比較貧瘠,另外,經營方式上由于是粗放型經營,對林地利用率不高。(2)分時期看,1982-1998年,遼寧省林業經濟增長的技術進步率為12.20%,資本產出彈性為0.182165,勞動產出彈性為-0.012894,資本產出彈性仍高于勞動產出彈性,林地產出彈性為-6.246887;1998-2004年,技術進步率為24.51%,資本產出彈性為-0.0983594,勞動產出彈性為0.5023034,林地產出彈性為-1.7606966,可見,隨時間變化,技術進步率提高幅度較大,資本產出彈性降低,勞動產出彈性增加,林地產出彈性增加,后一時期資本產出彈性下降,可能由于處于幼齡林撫育階段,所以投入大量資本,卻沒有相應的產值。(3)各要素不同時期對遼寧省林業經濟增長的貢獻份額計算結果見表1:
由表1看出,1982-2004年,遼寧省林業產值年均20.89%的增長速度中,技術進步貢獻為76.55%,物質資本貢獻為12.33%,說明技術進步和物質資本是林業經濟增長的主要影響因素。
分時期看,1982-1998年間,遼寧省林業產值年均增長速度為22.93%,技術進步貢獻率為53.21%,林地面積貢獻為26.79%,物質資本貢獻為12.31%,而勞動力貢獻為-0.08%,充分說明這一時期的林業經濟增長,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技術進步起了主要作用。
而1998-2004年間,遼寧省林業產值年均增長速度為15.60%,物質資本貢獻為-20.50%,與1982-1998年相比,下降了32.81個百分點;勞動力貢獻為-20.41%,下降了20.33個百分點;林地面積貢獻為-21.18%,下降了48.60個百分點,這一時期,技術進步貢獻率最大為157.15%,增加103.94個百分點。計算結果顯示,后一時期的林業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技術進步貢獻,由于國家政策的影響,投入的大量資金用于幼齡林撫育,以致投入的資本對林業產值的貢獻不明顯;兩個時期勞動力的貢獻都不顯著,勞動的作用逐漸讓位于技術進步;同時,林地的利用狀況和利用率沒有得到較好改善。
二、營林業與森工業勞動力數量變化對林業產值的影響
我們利用生產函數模型測度了勞動力在林業經濟增長中的作用及不同時期貢獻程度的變化,研究表明,勞動力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逐漸讓位于技術進步,為進一步說明勞動力對林業經濟發展的影響,利用計量經濟方法做進一步分析。
1.營林業和森工業產值份額與勞動力構成變化情況。按照林業的生產性質、產品分類,林業的主要構成為營林業和森工產業。需說明的是,此處的森工主要為木材采運和木材加工。
1982-2004年遼寧省林業中營林業和森工業的經濟增長情況和從事營林業和森工業的勞動力歷年情況見表2。
2.營林業與森工業勞動力構成變化對林業產值的影響。以林業產出、營林產出、森工產出為因變量Y,Y1,Y2,從事林業生產的勞動力總量、營林勞動力、森工勞動力為自變量X,X1,X2,根椐相應數據建立模型,以反映勞動力變化對林業經濟增長的影響。
三、研究結論
1.研究表明,盡管不同時期影響林業經濟增長與發展的生產要素對其的貢獻程度有所不同,但勞動、物質資本、技術進步、林地都是決定林業經濟增長與發展的主要因素。
2.資本作為重要的生產要素,應加大林業資本投入。從投資主體看,林業投資主體有兩個,一個是國家,另一個是林業經營者。目前,遼寧省正在進行投資體制的改革,其方向是投資主體增多、投資渠道拓寬、國家投資比例逐漸降低。由于林業是生產周期長、追加投資多、投資風險性大、具有弱競爭性的產業,投資環境差,再加上市場經濟體制尚未完全建立,致使在國家減少直接投資的情況下,難于吸引其他投資主體的投資,因此,應該通過制度創新,建立以林業經營者為投資主體的資本流入體制。
3.勞動力作為林業經濟增長的另一重要因素,應該盡力提倡參與式林業、發展社會林業模式;林地是林業生產的基礎,經營模式應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科學營林,適地適樹,采用良種壯苗,合理營林撫育,注意種養相結合,確定適當的輪伐期,以降低林地地力的消耗,不斷維持或提高林地的生產能力;科學技術進步對林業經濟的貢獻逐步增長。應深化林業科技體制改革,加快林業科技進步,建立和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增加林業科技投入,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的科技投入體系。
4.在遼寧省林業產業結構中,營林業作為第一產業,其比重應呈現下降趨勢,但是由于林業的特殊性,營林業并沒有呈現出明顯的下降趨勢。同時,勞動力數量對于營林產值起著更加重要的作用。而且,國家政策的變化,將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林業產業結構的變化,并對林業發展方向產生影響。
參考文獻:
1.張保法.計量經濟學(第四版)[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
2.高鴻業.西方經濟學(第二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3.遼寧省歷年林業統計資料.遼寧省林業廳
4.中國林業統計年鑒(1982—2006)
5.周生賢.當前林業的形勢與任務.綠色中國[J],2004(1)
6.侯元兆.當前中國林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思考.林業經濟[J],2002(5)
7.任志娟.我國經濟增長中勞動力貢獻率變化的實證分析.沿海企業與科技[J],2005(8)
8.張建國.現代林業論[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6
(作者單位:沈陽農業大學林學院 遼寧沈陽 110161,沈陽農業大學林學院 遼寧沈陽 110161,沈陽熱電廠 遼寧沈陽 110024)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