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0美分/蒲式耳的大豆價格高嗎?高!因為這個價格是34年來的歷史新高。這個價格比2007年初高了近500美分/蒲式耳。按照這個價格,全球最大的大豆消費國——中國的大豆進口成本達到4800元/噸,比年初高了1500元/噸。
但是,這個價格又不高,因為對于美國而言,在生物柴油需求大增、大豆庫存大降的情況下,這個價格還起不到抑制需求、增加供給的作用。這個價格還無法使大量土地從玉米種植轉移到大豆種植上面。這個價格還無法讓美國人放棄替代能源的遠景設想。
當全球多數國家都在討論如何降低大豆價格的時候,美國人則在談論大豆價格還要漲多少才能夠使大豆供求關系維持在平衡狀態。對于這個全球最大的大豆生產國和出口國來說,將大豆變成“金豆”是其樂意看到的局面。
而大豆變“金豆”的趨勢才剛開始,1180美分/蒲式耳的價格遠遠還不是上漲的頂點。目前在美國業內,討論最多的就是大豆價格將達到多高,才能使美國大豆種植面積在明年增加1000萬英畝,因為如果要滿足美國生物柴油的生產需求,又要提供足夠的出口和國內壓榨數量,那么這個數量的種植面積增加是必需的。
從公開資料來看,越來越多的私人分析機構現在所預測的去年(即2007/2008年度)美國大豆的出口量都比美國農業部目前的預測高出2500萬-3500萬蒲式耳。美國農業部近日將公布的供求報告中很可能將美國大豆的期末庫存大幅下降到1.5億蒲式耳左右的水平。
要使美國大豆庫存在今年得到恢復,有兩個途徑,一個就是減少需求,一個就是擴大供給,而擴大供給的主要辦法則是增加土地面積。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美國大豆土地面積要大幅度增長,就必須從玉米中轉移過來。
美國現在在討論如果利用價格抑制需求,殊不知目前大豆的高價正是由于需求的無節制放大所引起的。2006年,由于美國乙醇需求的急速增長,導致大量玉米被消耗,從而推升了玉米價格,這使得2007年大量土地被轉移到玉米的種植上,大豆種植面積在當年減少了15%。種植面積的減少,使得大豆供給減少,而美國大豆需求依然旺盛,生物柴油行業發展如火如荼,供求關系失衡的結果就是令大豆價格從每蒲式耳700美分飆升到1100美分上方。
本來,面對如此高價,需求應該被抑制,但是在美國替代能源法案的支持下,需求沒有減少,反而在未來還會增加,這無疑進一步增加了大豆市場的緊張氛圍。
美國人正在將大豆轉變成“金豆”,大豆價格上漲空間還有多少,現在很難判斷,但是市場人士也在質疑,這種無節制地利用農產品生產替代能源是否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