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在挪威是一個非常弱小的行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非常有限,1950年農業產值占全國GDP的7.8%,到2000年僅占0.8%。1990年農業雇傭人數占全國總雇用人數的6.8%,2000年僅占4.5%。挪威50%的食品消費來自進口,主要是那些國內產量嚴重不足的食品,如果蔬和面粉等。除了奶酪、黃油和肉,農產品出口極低,近年來由于谷物產量不斷增長,食品自給程度及國產化率也有一定提高。
目前挪威農業政策的目的和綱領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一是著力打造“繁榮的農業”,主要采取結構調整、降低補貼和提高競爭力等辦法。二是政府提高對農業和農產品消費者的關注,農產品價格要降低,農產品企業必須參與競爭。三是保證食品安全,妥善安置農民,保護文化景點。四是提高農民土地面積,改善牲畜飼養條件。五是合并農業機構,精簡農業政策。
挪威最低準入配額的商品主要是黃油、牛肉、豬肉、羊肉、雞肉和雞蛋,挪威對最低準入配額實行拍賣招標辦法。從1995年7月1日起,挪威對從48個最不發達國家(含博茨瓦納和納米比亞)進口的農產品一律免征關稅(谷物、面粉和食品除外),對谷物、面粉和食品設定最高進口限額,均予以30%優惠關稅。對從發展中國家進口的易腐果蔬實行15%關稅優惠,非易腐產品(熱帶果蔬等)免征關稅,肉類和肉制品、谷物、面粉、食品等給予10%關稅優惠。挪威對出口到歐盟的特定果蔬實行零關稅,雙方定期對農產品貿易進行談判,現行貿易協議從2003年7月1日起執行。
挪威最重要的進口產品是水果和蔬菜,主要來自西班牙、意大利、荷蘭、墨西哥和南美洲。挪威最重要的出口產品是奶制品(奶酪),主要出口歐美國家,挪威享譽國際市場的奶制品是Jarlsberg奶酪。2005年1-8月,挪威食品(不含魚類)、飲料和煙草進口總額為123.78億克朗,出口總額為20.56億挪威克朗。其中進口商品的主要類別依次為果蔬、谷物、飼料、飲料和咖啡可可調料等,出口商品的主要類別依次為奶制品、飼料、飲料、肉類等。挪威對農產品進口管制非常嚴格,實行較高的進口關稅,并且稅率經常因氣候、國內農產品產量的變化而變化。尤其是水果和蔬菜的時令性非常強,因此這兩大類產品進口關稅的季節性特點就非常明顯。挪威農產品進口關稅分為6個大類、57個小類、489個稅種。
中挪兩國近年來農產品貿易突飛猛進,挪威從中國直接進口農產品的比重日益增長,從第三國轉口貿易的比重直線下降,兩國間農產品進出口種類也日漸豐富,其中中國向挪威出口的主要種類有:谷物、水果、蔬菜、魚類、糖、蜂蜜、咖啡、茶葉、可可、調料、動物飼料、飲料、煙草及其它非食用性原材料等,位居前三位的產品分別是魚類、水果蔬菜類、糖和蜂蜜類;挪威向中國出口的主要類別有:魚類、動物飼料、其他食品及非食用性原材料等,其中魚類產品占挪對華農產品出口總量的96%以上。據挪威統計局和海關對中挪兩國間上述主要農產品進出口總額的統計顯示,2000年兩國主要農產品進出口總額為7.0億挪威克朗,2001年為8.8億挪威克朗,2002年為10.1億挪威克朗,2003年為12.4億挪威克朗,2004年為15.4億挪威克朗,2005年1-8月份為10.1億克朗,年均增幅達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