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嘉善縣各級政府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初步建成了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框架,促進了全縣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現有的社會保障體系和社會保障制度已很難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對此,俞永華等11位縣人大代表在嘉善縣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上提出了關于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建議。
代表們建議,政府要不斷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規范“五費合征”,推進以養老保險為龍頭的其他各費征收工作,依法將應參加社會保險的單位和職工逐步納入社會統籌;要進一步加大投入,擴大社保基金的資金來源,積極發揮公共財政的支持作用,在財政收入逐年增長的同時,相應提高對社保資金的投入,加強對資金運轉的分析預測和對基金的管理,確?;疬\行安全;要逐步完善社會救助體系,研究建立扶持重特大病人的醫療救助機制;要落實就業、再就業扶持政策,采取社保補貼、崗位補貼、自謀職業補貼和實施機關部門騰崗、政府花錢買崗、單位結對供崗等辦法開展再就業援助,進一步完善市場化就業機制,鼓勵失業人員自謀職業、自主創業。
辦理結果:不斷拓寬籌資渠道加大社會救助力度
嘉善縣政府對此建議高度重視,把完善城鄉社會保險和救助體系建設列入政府辦實事項目。一年來,縣政府及有關部門緊緊圍繞人人享有基本社會保障的目標,以促進就業為根本,以社會保險、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為基礎,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最低生活保障為重點,以慈善事業、商業保險為補充,加快完善社保體系建設,各項目標任務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一、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規范社會保險的各項制度,加大“五費合征”力度,強化基金監管機制,進一步擴大了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五大保險覆蓋面。出臺了《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資金多渠道籌措機制的辦法》,不斷拓寬籌資渠道,實現社會保障資金來源的多元化。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險費征繳工作的意見》,社會保險費征繳實現以職工工資總額為社保費繳費基數,單位繳費基數和個人繳費基數相分離的征繳辦法,推動基本養老保險支付能力的提高。推進“低費率、小賬戶、保大病”的醫療保險政策,建立起了多層次、廣覆蓋的醫療保險制度。
二、加大社會救助力度。進一步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基礎,醫療、教育、住房、法律、災害等專項救助為輔,其他社會幫扶為補充的新型社會救助體系,切實為城鄉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提供有效保障。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實現自然增長,城鎮由原來的每月230元提高到268元,農村由原來的每月150元提高到161元。鞏固農村五保和城鎮“三無”對象集中供養制度,城鄉五保、“三無”人員集中供養率分別達到100%和98.7%。實施教育、醫療、住房、法律、災害救助制度,結對救助119名新考取大專院校的貧困家庭子女,為低保對象發放門診醫療券57.5萬元,為669人次城鄉低保和低保邊緣及因災因病的困難群眾支出醫療救助金228.99萬元。
三、促進充分就業再就業。積極探索建立促進就業的長效機制,初步形成了以嘉善縣人力資源市場為中心,鎮、社區和主要村為節點的人力資源市場網絡??h政府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完善就業政策,促進困難人員就業再就業的實施意見》,深入開展創建“充分就業社區(村)”活動,落實城鎮“零就業家庭”、農村低保家庭就業幫扶措施。開展“再就業援助月”宣傳活動,幫助2369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2007年,全縣共新增就業崗位5522個,幫助2315名城鎮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其中幫助“4050”等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56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