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8年前,新加坡商人王泉成在福建省安溪縣興建了一家四星級酒店。2003年開業后,卻因不懂“潛規則”,不讓吃“霸王餐”,不愿交“糊涂稅”,竟遭到了地稅部門的報復性執法,莫名其妙被要求補繳稅費和罰款187萬多元,其中包括令人匪夷所思的“小姐個人所得稅”,并且拒絕提供發票,導致王泉成的事業難以為繼,只能選擇離開。
面對記者的采訪,王泉成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在新加坡,官員吃‘霸王餐’是要丟官的。現在事情鬧到這步,也怪我‘思維僵化’,沒考慮到這兒的環境。”
那么我們這里究竟是什么環境會讓王泉成如此的“水土不服”?
“在新加坡,官員吃‘霸王餐’是要丟官的。”言下之意,在中國,官員吃“霸王餐”竟然是很正常的。我們“這兒的環境”難道就是一個“腐敗之鄉”嗎?我想,任何一個中國人都不會愿意接受這樣的“評價”,中國政府更是一直在力圖改變這樣的印象。然而,包括王泉成的遭遇在內的無數事件,卻一再為我們“榮獲”這樣的“評價”而“加分”不輟,使得商業領域的“入鄉隨俗”逐漸被固定為賄賂與腐敗的潛規則。
最近備受關注的朗訊公司因為熟知必須與政府官員“搞關系”的潛規則,不惜花費數百萬美元邀請國內官員去美國游玩而獲得巨額電信合同。與之比照,官員吃“霸王餐”不僅是小菜一碟,甚至還應該算是“看得起你商家”,企業理當乖乖地記入“關系成本”,怎么好多次上門討要——難怪王泉成要被地稅局臭罵“不識相”。這兩個事例,既是對潛規則的公開展示,更是對后來者的前車之“教”。
這起事件還有一個吸引人眼球的地方,是地稅局要求酒店繳納“小姐個人所得稅”。這種不僅違法,甚至還略帶弱智,并無“技術含量”的報復之舉,更是把眾人黑色幽默了一把。可事情就是這樣,對某些人而言,“霸王餐”是不存在的,“小姐稅”卻是必須繳的;吃飯要付錢的常識是不正常的,弱智的胡亂處罰卻是可行的。這究竟是一個什么邏輯?
公共權力沒有受到制約,腐敗就不可能得到有效的遏制。產生這樣的惡劣行徑,其根本原因還是缺乏監督,缺乏嚴厲的處罰,如果像新加坡那樣,官員一旦吃“霸王餐”就被曝光,就丟官丟“飯碗”,還有誰敢如此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