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換屆選舉工作順利結束
截止2007年12月22日,全省11個設區的市和解放軍駐浙部隊選舉省十一屆人大代表工作順利結束,共選舉產生636名代表,缺額5名(其中省預留3名)。
這次選舉產生的636名省人大代表中,工人、農民191名,占代表總數30%(其中一線工人、農民82名,占代表總數的12.9%);知識分子171名,占26.9%;干部238名,占37.4%,比上屆減少11名;駐浙部隊29名,占4.6%;其他7名。代表中,中共黨員422名,占66.4%,比上屆減少55名;民主黨派92名,占14.5%,比上屆增加15名;婦女169名,占26.6%,比上屆增加26名;少數民族19名,占3.0%,比上屆增加4名;歸僑3名,殘疾人及殘疾工作者3名,外來農民工1名。當選代表的文化程度比較高,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553名,占86.9%;高中、中專文化程度及以下的83名,占13.1%;大專以上學歷的由十屆時的82.3%上升到86.9%。
2007年12月26日舉行的省十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省十屆人大常委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關于浙江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代表資格審查報告,確認上述636名代表資格有效。
波市鄉鎮人大主席納入市委干部培訓對象
作者:寧人研
日前,經寧波市有關部門同意,寧波市首次將鄉鎮人大主席納入市委干部培訓主體班次培訓對象。
2006年下半年,寧波市鄉(鎮)人大換屆后,領導人員中新人逾半。據了解,同級鄉鎮黨政負責人已納入市委干部主體班統一培訓,寧波市人大常委會根據中央〔2005〕9號文件精神和年度工作要點,要求進一步加大基層人大干部的培訓力度,積極要求將該市各鄉鎮人大主席、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和縣(市)區人大常委會工作機構負責人納入市委干部主體班培訓對象。上述人員納入主體班培訓以后,將進一步提高基層人大干部的政治理論水平和業務工作能力,對于鞏固基層國家政權、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都將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嘉興市提交人代會預算審查的部門由代表決定
作者:徐俊濤
嘉興市人大常委會為進一步加強預算監督,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作用,在確定2008年提交人代會預算審查的部門時,由全體代表選擇決定。
該市人大財經委在2007年10月以信函的形式,向393名市人大代表印發了征詢意見表,把市級所有一級預算的83個部門(單位)名單提供給全體代表,由代表各自從中選擇3至5個擬提交人代會重點審查的部門的建議名單。根據多數代表的意見,日前決定將得票數居前兩位的市交通局、市規劃建設局的部門預算提交市六屆人大三次會議審查,并將決定意見書面通知市政府及相關部門。這也使財政資金安排較多、對國計民生影響較大、行政職能較強、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部門,成為人大預算審查與監督的重點對象。
蒼南縣人大向社會公開審計整改情況報告
作者:薛紀廣
為了進一步提高財政預算監督工作透明度,提升監督工作水平,近日,蒼南縣人大常委會在《今日蒼南》全文刊登了《關于蒼南縣2006年度財政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的報告》。這是該縣人大常委會繼向社會公開審計工作報告后,在同級審監督工作方面推出的又一項創新舉措。
2007年,蒼南縣人大常委會深入貫徹監督法,創新開展財經監督工作,著重抓好財政同級審監督,取得了較好的成效。8月8日,該縣人大常委會在《蒼南日報》上全文公布了審計工作報告后,對審計發現的26項重大問題進行認真查證、核實,責成縣政府限期對違規、違紀問題進行整改、處理,并向常委會報告整改情況。到10月底已有24項重大問題基本整改完畢。在此基礎上,又首次向社會公布了同級審整改情況報告,做到了同級審監督向社會全程公開,進一步增強了公眾對公共財政的參與意識和監督意識,增強了部門、單位遵守財經法規的自覺性,也達到了規范行政行為,增強人大監督實效性的目的。
仙居縣全額財政撥款單位全部實行部門預算
作者:成杰
日前,仙居縣財政局著手2008年部門預算編制工作,將教育系統等44個單位納入部門預算。至此,全縣全額財政撥款單位(鄉鎮除外)全部實行部門預算,這是2007年仙居縣人大常委會監督縣財政預算執行工作中取得的又一個明顯效果。
2007年8月,該縣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上半年縣財政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針對財政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向縣政府提出了要求及早開展下一年度部門預算的編制工作,加強溝通協調,提高預算的透明度等審議意見,交縣政府辦理落實。據了解,此次部門預算編制對2007年定額管理體系作了進一步完善,細化了公共經費定額,加強和規范了全口徑預算管理,實行預算內外資金、政府性基金和其他資金收支統一管理、統籌安排,同時繼續加大對農業、文化、教育、公共衛生、社會保障、科技等社會公共事業和民生事業的投入,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和諧發展。
紹興縣打造基層人大工作規范化新平臺
作者:趙士君
2007年,紹興縣人大常委會多次到各鎮、街道指導規范化建設工作,召開專題會議,介紹齊賢鎮人大主席團和湖塘街道人大工委的試點經驗,并下發關于推進鎮(街道)人大工作規范化建設意見,切實提高基層人大工作規范化水平。
到2007年12月,全縣各鎮都制定了《鎮人民代表大會規則》和5至8項的日常工作制度。同時,建立了縣人大代表活動室19個、鎮人大代表活動室29個。全縣共設置大型宣傳廣告牌34塊、宣傳窗38個、永久性小型宣傳廣告128處。此外,有近250名縣人大代表的姓名、照片、工作單位和聯系電話分別在全縣313個比較集中的地方公布。鎮、街道還建立了《代表聯系選民記錄簿》、《代表實績登記簿》和代表履職考評制度,健全了代表小組對代表履職的激勵、監督機制。鎮、街道還建立專門的人大工作檔案室(柜),對近15年來的人大工作資料進行全面整理歸檔,共建檔1588卷。一個“運作規范,機制活躍,設施配套”的全縣基層人大工作新平臺已基本形成。
上虞市人大代表開展“兩創”獻計活動
作者:張軍宇
上虞市人大常委會在市人大代表中組織開展“我為創業富民、創新強市獻一計”活動,自2007年8月中旬開始到10月中旬圓滿結束。占市人大代表總數70%以上的200多名代表參加了獻計活動,共提出建議、意見134條。
代表們提出的建議、意見,內容涉及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的方方面面,緊緊圍繞市委提出的創業創新的總體部署,緊扣發展大局,聯系工作實際,思考謀劃創新創業路徑,提出推進創新創業舉措,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和較強的可操作性,體現了代表謀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促進社會和諧進步的良好愿望和強烈使命感。
據悉,代表的建議、意見分別送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和政府相關職能部門。下一步,將對代表建議、意見的采納情況作進一步了解,并對采納情況及時進行通報,以確保活動取得實效。
寧波市中馬街道代表建議向社會全面公開
作者:劉波
日前,寧波市江北區中馬街道人大工委在外灘選區專門設立了該街道區九屆人大代表建議公開欄,公開欄里不僅張貼了各位代表的照片、職務和聯系方式,還把代表們的建議向居民進行公開。據該街道人大工委工作人員介紹,此公開欄十分受轄區群眾歡迎,每天都有許多群眾駐足公開欄前觀看。
公開欄除了及時更新建議辦理的進展情況等信息外,還推出了代表建議提、辦、結“三見面”工作制度。每位代表在提出建議前,都會主動與選區選民相見,征集案由;在建議辦理過程中,代表還會及時向選民通報辦理進展情況,甚至直接邀請選民代表參與承辦單位建議的辦理答復工作;在辦理完結后,及時召開選民代表座談會,向選民通報辦理結果,確保始終與選民保持溝通。
蓮都區成立人大代表聯絡中心
作者:吳麗友
2007年11月2日,麗水市蓮都區人大常委會代表聯絡中心揭牌。由此該區的人大代表和人大代表之間、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會及“一府兩院”之間的溝通聯系有了一座新的橋梁。這是該區對閉會期間人大代表活動模式的一種新的探索和嘗試。
代表聯絡中心每月10日和25日定期開放,主要采用代表約談會、代表座談會、專題討論會、定期接待代表、舉行代表中心組和代表小組活動等形式,及時反映社情民意,討論、醞釀、起草代表議案或建議、批評、意見等,為代表履職提供平臺,解決了人代會閉會期間代表活動缺少場所,活動難以經常化的問題。該區人大常委會同時要求“一府兩院”及有關部門做好相關活動的配合工作。
江干區人大督促解決外來工子女“上學難”
作者:曾文杰
杭州市江干區人大常委會兩年來跟蹤督辦區人大代表關于“解決外來務工創業人員子女上學難”的建議,多次組織有關人員到教育等部門調研,研究對策,到目前為止,已安排了31500余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學,緩解了全區外來工子女“上學難”狀況。
為了拓寬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學的渠道,該區按照“以公辦學校為主,以民辦公助學校為輔,以社會力量辦學為補充”的思路,創辦了5所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專門學校,64.7%的外來工子女在公辦學校就學,35.3%在專門學校。同時規定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與本地戶籍學生同樣享受減免雜費、課本費、作業本費等待遇,家庭困難的還可以享受午餐費、借讀費等補助,保障了外來工子女享有與本地戶籍學生同等的入學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