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遠遠地站在門外,捧著狂亂的心跳,窺探著懵懂的青春……
16歲那年的初夏,父親買回一架高倍望遠鏡放在我那間逼仄得可看得見湖景的書房,然后他對我說,以后學習累了或是思維疲倦了,就過來遠眺風景,鏡中的世界,也很奇特呢!可他必然不會想到,之后,這鏡中將會閃現給我的,卻是一扇令人感到羞澀而又誘惑的藍色大門。而我,遠遠地站在門外,捧著狂亂的心跳,窺探著懵懂的青春……
那是一個炎熱的傍晚,父母去走親戚未歸,我獨自在書房,將望遠鏡推到窗邊,準備望望湖景清涼心情。我撐圓右眼,將鏡頭以掃視的方式向湖面挪去,就在這一瞬間,對面樓房里一個英俊的面孔突然闖入我的眼簾。頓時,我的望遠鏡停止了移動,鏡頭鎖定在這個與我一般年紀的男生身上。
處在夢幻時期的少女,總是喜歡窺望那些俊朗少年的容顏。我一邊看,一邊偷樂。可正樂得呵呵笑時,他忽地脫去了上衣,露出黝黑而健康的皮膚,我的心驀地跳如脫兔。
我趕緊挪開鏡頭,朝去湖邊。可任那霓虹耀眼的夜船穿梭,我都沒有欣賞的心情,那黝黑的誘惑令我的雙手又情不自禁地將鏡頭打轉回來。而彼時,剛巧撞上男生赤裸而飽滿的臀部,我害羞地閉上眼,心里數著一、二、三,快快離開書房,可我的腳步卻并沒有挪移半寸。
我的右眼更慢慢瞇開一條縫,穿過那條窄小的縫隙,我分明地看見他側轉身來,抬起一條腿,脫去底褲。嘩地,我失聲地尖叫了,驚恐地跑到自己睡房,用被子蒙住腦袋,我感到驚訝、慌亂、羞愧,只希望剛剛發生的一切,會被黑暗通通吞噬,不復存在。
可恨的是,我越想忘記,男生的身體越是清晰地呈現在我腦海中,一天,兩天,甚至接下來一周都是。
那段時間,我看見任何男生都會心慌,臉紅,特別是當他們穿著短褲在操場上跑來跑去時,我就會緊緊閉上眼,像個做了無法彌補的錯事的壞孩子,只有用逃避來躲閃一切。
甚至在家里,當看到父親穿著短褲從我面前走來走去地做家務,我都會莫名地心悸,然后故意地回避他,包括他跟我說話聊天我都表現得極不自然。
父母當然會注意到我的異常,我曾聽到他們在廚房里輕聲討論著,母親說,可能是青春期的一些生理反應,我們要找個合適的時機合適的方式與她交流一下。
我一聽,更害怕了,惟恐我偷窺男生身體的罪惡被發現。漸漸地,我開朗的性格逐漸蛻去,被許多壓抑、惶恐所替代,我開始不愛說話,不愛唱歌,回家就將自己封閉在睡房里,做完老師布置的作業,就自己增做課外題,以求用繁重的功課擺脫偷窺的罪惡感。
轉眼暑假到來,父母為我安排了去海南旅游,想讓我換換環境,散散心。但怎么說我也不愿意去。當我在某個早上醒來,我忽然發現床頭放著兩本書,一本《生理衛生》,一本《青春期女生心理健康》。我想,也許是無法揣摩到我性格因何變故的父母,想借助書本來開導正值青春期的女兒。
懷著好奇,我翻看了這兩本書,我在生理衛生里再一次看到男性的生殖器,不過這一次,它帶著科學的注釋;同時,我在《青春期女生心理健康》一書中看到這樣一段話:青少年男女對異性生理上的好奇是其性生理發展的正常階段。女生的好奇性甚至更甚于男生,進入青春期后,她們一開始會對男生的身體常會產生一種惶恐不安又十分渴望探知的情緒,并且在人前表現得羞澀、靦腆、極富內心體驗……
原來,我并不是變態和負罪的,我曾經偷窺的行為是正常而符合成長規律的。剎那間,一股枷鎖被解脫的喜悅涌上心懷。
我快樂地哼著小曲從床上跳下來,滿屋地竄來竄去,跑進廚房親親母親,又鉆進書房抱抱父親,他們也激動地摟摟我,為我恢復到從前的開朗而開心。
不過,當我從書房離開時,發現望遠鏡不見了。
直到幾年后,我考上大學,父親問我想要個什么禮物,我陡然說,我想要當年的望遠鏡,我更想知道它當時為什么不見了?
母親微笑著敲敲我的頭說,因為我發現你父親用那個看人家小男生洗澡,我就將它鎖進儲藏室了。話音落,我感覺有溫暖的眼淚涌動在父母眼里。而我,也已是熱淚盈眶。我終于明白,為何那個清晨,我的床頭會多出兩本書。我的父母真是用心良苦。
當他們終于捕捉到我異常的根源時,并沒有斥責與埋怨,而是以科學而理性的方式,為我敞開藍色大門里的神奇與秘密。也終于讓我成為今天這樣一個正常、快樂、心理健康的美麗女孩!
《花刊》幫你來分析:“偷窺心理“是指通過窺視別人的隱私(比如日記、信件、短信等)獲得一種快感和滿足感,這是一種不正常的心理。
人都是很好奇的,誰都想知道別人的隱私,但一般人都能控制住自己的這種好奇心,因為人畢竟要受到社會公德與良心的制約。可是有些人好奇心過盛,出于對別人隱私的強烈好奇,總是控制不住自己而產生偷看別人隱私的念頭。
尤其在青少年時期,對異性的隱私十分好奇。他們之所以偷窺,是因為對于異性的認知還處在一個不成熟的階段。由于學校兩性教育的缺失,正處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對異性有一種強烈的渴望,但沒有一種正常的渠道讓他們去了解異性,因此,有些高中生通過偷窺來了解身邊的異性。通過偷看異性的一些東西,從而體驗到一種快感。
青少年時期是一個敏感的時期。這個時候,青少年最反感的、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別人窺探自己的隱私,看透自己的內心。所以偷窺別人的隱私,一定會給被偷窺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當然,我們也要認識到,偷窺心理并不是一種人格缺陷,也不是不能完全克服的,只要有這種心理的學生能努力改變自己,就一定能夠消除它。
《花刊》推薦如下一些心理療法,希望能對被偷窺心理困擾的高中生有所幫助。
1.思維阻斷法。當偷窺別人隱私的念頭出現時,你可以對自己當頭棒喝:停止!同時,要把自己的注意力分散到感興趣的活動中去。通過參加一些運動量大的體育活動,也能起到暫時抑制偷窺別人念頭的作用。經過長期的注意力轉移訓練,你就可以慢慢地消除掉自己想要偷窺的念頭了。
2.想象厭惡法。當出現偷窺別人的欲望或行為時,你可以立即閉上眼睛,想象面前站著一個嚴厲的警察,神情冷厲,手里拿著鐐銬在盯著你,或者回憶過去因為偷窺被別人憤怒申斥的場面。通過這樣,可以很好地減少偷窺別人的心理的出現。
3.回避法。平時不要看不良書籍和不良圖片,也不要上不良網站,減少對自己心理欲望的刺激。
4.升華法。把對別人隱私的偷窺的心理升華成一種對別人關注或關心的心理。偷窺別人隱私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會受到周圍人的譴責。平時,讓自己少一點對別人隱私的偷窺,多一點對別人生活的關心,把自己的行為限制在社會可接受的范圍內。對別人隱私的好奇心不一定非得通過偷窺來滿足,可以采取一些被社會所接受的方式來滿足,例如把這種好奇心轉移到對大自然的熱愛上,去仔細觀察身邊的那些花草樹木以及小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