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世界上建立了自己坐標的企業家,大多把自己想明白了,他們具有和自己內在每一個發生接觸的能力,具有和世界每一個發生接觸的能力
對新事物敬畏或謙卑,是強者的一種刻骨銘心的自覺,一種既能深入其里,又能置身事外的實事求是精神,這也是一種強者全然自覺的境界。企業家一旦進入全然的自覺,即以理智和情感去如其所是地把握商業,隨時回歸零,去執隨緣,逆向思維,在人們成功的路數里面找出不成功東西,推究出全新的事理,由此達到一種圓融的智慧,也就是自知。
以理智和情感去把握商業的大勢和創造,使得山姆·沃爾頓能夠把人們熟視無睹的機會積累起來,從而締造出最強勢的商業帝國。
世上最難是自知
自知,是強勢企業家另一個重要的思維品質。盧梭傳世經典《懺悔錄》,開宗明義就說出了自己的邏輯:“深知自己,也知世人”。他所以敢于大抖隱私而傲立于世,因為他深深把握住了自己,由此判斷那些道貌岸然的人跟他一樣都有許多見不得陽光的東西,甚至遠不如他。在盧梭之前2340多年,中國哲學家老子,則提出了更為直接的判斷:“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近代大儒梁漱溟說,“深深進入了解自己,而對自己有辦法,才能避免和超出了不智與下等”。在先哲們那里,認識自己是最難的事情。常人最習慣的語句卻是,“我還能不了解我自己!”
一般的認識是,遠見卓識的民營企業家鑄造強勢,目光短淺的人只能成就家庭作坊;而在現實中,遠見卓識、開闊視野卻往往造就了真正的弱勢,而“目光短淺”或“鼠目寸光”,只看眼下一點點地盤,卻能鑄成真正的強勢。不可思議,但卻是現實。自知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節點。
我們見識過那些智慧飛揚、豪氣干云的企業家,如牟其中、仰融、唐萬新、顧雛軍等等,他們幾乎接近了千古一人的思維境地,達到了千古一帝的強勢,可是,他們卻很快被時代大潮湮滅了。因為他們雖然具有了遠見卓識,卻脫離了自己的本能與情感,超出了自己的生命力與情感所能夠把持的程度,因此而不能視當下的事物,不能辨明白身邊事物的道理,不能把握自己,反倒被身邊的事理淹沒。
相反,那些基于自己的理智和情感,把一點點事理扣住不放,關閉自己的視野,專注于當下的事理,并把事理快速復制的企業家,卻都能成為真正的強者。新經濟的代表人物比爾·蓋茨、塞吉·布林、馬云、李宏、江南春、戴爾是這樣,傳統經濟的代表人物山姆·沃爾頓、盛田昭夫、黃光裕、張瑞敏、柳傳志等也是這樣。他們看上去并不是有什么了不起的遠見卓識,而僅僅是因為他們發現了一點點商業的秘密,就以超乎尋常的速度快速復制。
這個看上去其貌不揚的結論,卻是我在對比中外企業家時的一個帶有統計規律的現象。強者不是無所不能,而是始終守得住自己,能夠把自己最熟練的成功做法,以一種超乎尋常的速度去復制。山姆·沃爾頓是詮釋這個定律的典型。
山姆·沃爾頓守得住自己
山姆·沃爾頓,1918年出生于俄克拉荷馬的金菲舍鎮,是一個土生土長的鄉下人。他看上去沒有改造社會的理想,也沒有開辟一個時代的雄心和偉力,但他對自己的生命卻有著獨特的期許。他確信唯一可以實現自己生命價值的,就是做一家能夠改變美國人生活方式的公司。而且,用他自己的話說,必須是“以正確和道德的方式來完成使命”。
山姆專注于為顧客節約每一個銅板的巨大無窮性,讓沃爾瑪從街頭拐角的小店一躍而成為世界500強的榜首。當山姆·沃爾頓晚年反思自己為什么成功時,說出的話讓人無論如何想象不到:“要是我們有充足的資金,或者要是我們成為一家大公司的子公司——這是我曾經想這樣做的——我們也許甚至不會打算在小城鎮開設商店。結果就會失去在這些小城鎮獲得的商業機會。我們得到的第一個巨大教益是,在美國的小城鎮里存在著許多許多的商業機會,它比任何人包括我本人所想象的要多得多”。
是的,小鎮上起家的山姆,他的顧客是具體生動的,他們珍視每一個銅板的價值。一個成功的小鎮街角雜貨店的要義是能敏銳捕捉周邊人群的些微需要差異,并且下力氣為顧客節省每一個銅板。確實,在起步階段,如果有過多的資金、過多的機會可能不是一件好事,它會讓你跳過扎實的一步步的積累,而直接進入投機取巧的較量中。很少有成功的企業家從這樣的角度總結成功。看來,山姆·沃爾頓的故事依然埋藏著啟迪當今的寶藏。
在同時代人中,山姆絕對不是出類拔萃之人,他的聰明之處是不去關注更多的問題,只關心他的商場在一系列的方面如何改進,如何從別的商店里拿來或偷來那些最有用的方法。把自己從若干無用的淵博的視界中解放出來,是山姆獲得自由的最大途徑。
充滿生機的以心比心
以自己的理智和情感去把握商業的尺度,體現在山姆·沃爾頓以一貫之的金錢態度上。人們對金錢的態度,多跟兒時的成長環境有關。山姆童年最深刻的記憶是,沃爾頓全家上下盡可能地為賺取每一個美元而忙碌著。母親想到一個主意開一家小牛奶店。學齡前的山姆很早就起來擠牛奶,母親加工和裝瓶,下午放學后負責送奶。大概七八歲左右,他開始給訂戶送報刊雜志。進入大學后,山姆增加了送報路線,當了餐廳的侍應生,游泳池的救生員,他可以完全自給自足了。他的理想是做一名保險推銷員,可是必須繼續讀金融研究生。他左右盤算,湊不起這筆錢,只好放棄求學,轉而在街道的拐角開辦一家雜貨店。
艱辛的歲月,從來就不白白光顧一個人。當山姆已在世界上嶄露頭角,準備做出自己的一番事業時,他早已對一個美元的價值懷有一種強烈的、根深蒂固的珍重態度。
從沃爾瑪商店開張那一天起,山姆就明確必須始終保持沃爾瑪的價格比任何一家商店的價格都低。有一筆生意使山姆終生難忘。紐約一位叫哈里·韋納的人經營著一家采購服務公司,經營的是一種非常簡單的業務。他們訪問所有各種不同的制造商,然后列出他們要拍賣待售的貨物清單。當某個人給他一份訂單后,他就把定單交給有關工廠,并收取5%的傭金。然后廠商就會把貨物發運給他。而當時一般批發商要收25%的傭金。哈里按每打2美元的批發價經銷女內褲。山姆過去一直按每打2.5美元訂購并按1美元3條的價格出售。從哈里那兒訂貨,可以按1美元4條的價格推銷。為此,山姆的商店作了一次很大的促銷,商店熱鬧非常。
這件事使山姆·沃爾頓明白了一個簡單的道理,它最終改變了全美國零售商出售和顧客們購買商品的方式:你可以降低標價,但賺取得錢更多,因為銷售量增加了。
幾十年如一日,沃爾瑪維系著很強的自尊:所有商品都要實行廉價銷售,不能有另外的店出售比沃爾瑪更低價的商品。當顧客想到沃爾瑪商店,他們就會想到低廉的價格和保證滿意。他們可以確信,他們不可能在其它地方發現更便宜的價格。沃爾瑪全心全意地致力于這種想法。這種思維,現在成為沃爾瑪公司經營哲學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