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該怎樣稱呼你呢?
讀你那些空靈如天籟的詩,我感覺你是月亮的女兒,星群的姐妹,魚和飛鳥的朋友。而這些詩多數不曾發表過,它們就像深山里的飛泉、無拘無束的野草花,即使無人看見,無人欣賞,也自由自在地奔騰著、美麗著。美給自己看,美給天空看。
你的詩,是那么自由,那么純真:
這些樹葉一樣的孩子
像星星一樣散落民間
額頭光潔
鮮花一樣的眼睛里
時時會有陰影一閃
——摘自《樹葉一樣的孩子》
即使寫孩子的天真和美,其間也隱含著塵世的憂傷。而你在另一首詩里,卻宣告了你對美的崇拜:
對于我來說
美
是最高的信仰
即使它殘酷、它凄涼
像紫姬最后的墳冢
但
美
高踞于寶座上
它存在過
將永遠存在
——摘自《光源氏與紫夫人》
這些詩句可以看作你心靈的自白,也許它就是你的人生觀?詩學觀?
讀你的詩,我忘了你生命的另一半是生活在繁華塵世,每天忙忙碌碌,上班下班,面對金錢、物質的浪潮。幸好,你還有一間安靜的書屋,常常地,你獨對寂寞,沉浸在詩的世界里:
……
幾朵流淚的花,一壺花間的酒
今夜降臨在我的書桌
唐朝的門一扇扇打開
呵,那一道裂口的光線中
李白與杜甫
一閃而過
——摘自《李白與杜甫》
這是你早期的詩,可見靈氣與天然之美。
多少年了,無論在上大學,或在工作繁忙的日子里,詩,總是你另一個世界。白天,你在現實里;夜晚,你在詩的夢境里。多么神秘、寬闊的夢境!
常常的,游進書的小河,你就是魚了。在萬寂中,你傾聽李白、杜甫;傾聽里爾克、狄金森……許多大師們靈魂的獨白,傾聽陳敬容、舒婷、翟永明、海子……是他們的詩篇感染了你,凈化了你。于是打開塵封已久的回憶之門,你的詩潮來了。
美即自由,詩即自由。你的詩寫得隨意,寫人生,寫人間萬象,寫難忘的親人、朋友、寫自己……如其中的《當我與小友同行》、《鄰床的女孩》、《父親》、《老家來的五叔》、《夏夜》、《無題》、《愛人,歸來》、《花雕》、《一個信佛者的世界》、《百合(之二)》……都極富人情味。淡淡的詩意,寫塵世的歡樂與無盡的憂傷……
當我與小友同行
我感到
身邊走著年輕時的自己
她的夢在遠方
腳步輕快有力
像要隨時飛走的蝴蝶
百花都挽留她的光臨
——摘自《當我與小友同行》
此詩的末尾,卻寫了這位小友的不幸,寫了被毀滅的美,令人黯然神傷。
詩人洛夫說:“血不熱的人不配稱為詩人”,我想你是配稱作詩人的。
是高于一切的你對美的崇拜、是一顆高貴的同情心,哺育了你的詩。
面對世人對美的忽略和歧視,你為一個普通勞動者畫像:
……
飛翔的思想隕落了
勞動者的眼睛是凝固的黑翅膀
他看不見、也摸不著
思想是斷了線的珍珠
在雕像般的面孔前滑落
……
疲勞是一尊永恒的石雕
埋葬在勞動者的身體里
——摘自《勞動者的疲勞》
這些想象是沉重的,但因真情的憐惜而動人。
你寫居民小區那位愛穿絳紅衣裳的、可愛可敬的傻子:
……
面目不清的人們出出進進
像風中的柳絮
一會兒出現、一會兒消亡
只有傻子像枚鮮紅的印章
蓋在我們的生活上
……
這個教養良好的傻子
笑嘻嘻后面長著鷹眼
他的眼睛就像X光
……
——摘自《傻子》
淡淡的一幅人物素描,語淡情深。
你寫一個普通女人的身世:
……
女人總是應運而生
歷經男人就是歷經滄桑
最后蒼涼如一顆老核桃樹
撫摸著人類幼稚的頭頂
女人,女人
碩果累累的天空顫抖不已
又有誰能使她安寧
——摘自《女人》
此詩極富藝術感染力,是一幅悲涼的人生圖畫。
面對因美麗而受難,而遭遇美的毀滅的魚和人群——
你寫《一條魚的疼痛》
你寫《拉斯維加斯的妓女》
你寫《那以后》
這些悲劇高潮之后的徹骨之痛,這些塵世間無助的悲涼……真不忍卒讀,不忍回顧,也不忍去評說你這些淚水寫成的詩篇。請原諒我吧!
我相信這些詩必將使你不朽!
最后,我想和你探討一下詩的表現形式。
詩,可不可以寫得像小說?
讀你了的《二十年后》,我想說可以。
短短的二十一行小詩,你甩掉了抒情,只淡淡的寫了一次奇遇,分別二十年之后偶然的重逢,他才說曾經愛你,這愛情影響了他十多年……這一瞬間,真有“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的滄桑和尷尬。而末尾一段也寫得淡淡的:
這條路的終點
是在三環
你下車
與他道別
兩個普通人
各自消失在人海
“淡極始知花更艷”——這是詩美,也是小說的美。
你的另一首詩《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也寫得像小說,寫一個女人失意的一生,也是素描:
她僵立的姿勢
玩偶般空洞
這種素描是冷雋的,對人物性格含有譴責意味。
……
留下一具月光下的遺骸
表明自己曾經愛過
……
這些對松子的隨意逐流、自作多情和愚昧,也含有譴責意味。
而最后一段,則是走出憂傷的松子的獨白,你以真摯的同情心,賦予她黯淡人生中最后的亮色,讓她死灰般黯淡的心中綻放自尊、自信、自愛的花朵。
請聽聽松子最后的人生宣言吧:
我去過赤道
也到過南極
現在
我是被上帝所愛的女人
世上的男子
你們都退下吧
——摘自《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讀你這些小說型的小詩,我想起美學家高爾泰的名言:“藝術的生命是變化。”更想起克萊夫·貝爾說的:
“藝術即有意味的形式。”
不知你感覺如何?
周南村簡介
周南村(本名周南),女,馬爾康中學畢業后就讀于四川師范學院中文系,1991年畢業后在四川人民藝術劇院工作。其間曾在《華西都市報》等報社作文學編輯和記者。 發表作品始于讀初中時期(十三歲),上大學后發表作品較多,曾在 《萌芽》《詩歌報》《青年文學》《四川文學》《草地》《華西都市報》等發表組詩和散文,并同全國其他九位女詩人出版《女 十人詩選》(四川大學出版社)。由著名女詩人王爾碑作序的 個人詩集《花雕》(周南村詩選),將在近期由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