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白云下,群山環繞著我的家。它像一顆初升的太陽,閃耀在格桑花上。
晚飯過后,故鄉的人們總喜歡坐在大庭院里聽廣播、聊一些各自感興趣的話題。 有一天,我聽村長興高采烈地說,我們國家申奧成功了。我當時不懂什么叫“申奧”,困惑地問:“啥叫‘申奧’哦?”“是啊!啥叫‘申奧’嘛?”隔壁的王嬸也一臉迷茫地問道,一時間,無人答話,所有人的目光齊唰唰地投向村長。村長想了一會,開口說道:“管得啥叫‘申奧’哦,只要成功就好。我們國家‘申奧’成功就是好……”。
幾天后,村長把村民們叫到村頭的一棵榆樹下開會。他給大家講什么叫“申奧”。他說:“申奧就是我們國家申請舉辦奧運會。知道什么叫奧運會嗎?”村長背著手、踱著步走來走去,故弄玄虛地問。看著村民們都睜大眼睛盯著自己,沒有發出任何聲音。他露出滿意的笑容,接著說:“奧運呀!就是跑步”。李大嫂挺著個大肚子說:“那有啥稀罕”。村長這下可得意了,喝了口涼水,清了清嗓子,挺了挺腰桿說:“有啥稀罕?!人家外國人還來呢……”
“外國人要來?”小村莊一下炸開了鍋,婦女們哼著小曲,老太太們也跳起了秧歌。
不久,村里買了一臺電視機。每天晚上,村民們都抬著小板凳,圍在電視機前看《新聞聯播》和電視劇,多愁善感的女人們被瓊瑤的作品感動地痛哭流涕,血氣方剛的男人們為金庸的武俠劇“走火入魔”。但他們都關注一個共同的話題,那就是2008年在北京舉行的奧運會。
2004年,希臘雅典奧運會后,劉翔、姚明等中國優秀的運動員成為了村里大姑娘、小伙子的偶像。大家為一睹偶像的英姿,家家戶戶都添置了大彩電,村長自掏腰包為村里買了一臺電腦,并進行了專門培訓,三天兩頭地打印些資料貼在村里的布告欄里給村民看,還發動村民學習普通話。2008奧運會越來越近了,人們的心情也就變得越來越澎湃激昂。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口號,穿過崇山峻嶺,越過長江、黃河,響起在雄雞的心臟——北京。華夏兒女期盼奧運的心情溢于言表。
當我每每經過那棵榆樹,都會駐足凝望,仿佛看到了奧運的花朵已綻放在了祖國的每一片充滿熱情和干勁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