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鄰居張大山,號稱“張大嘴”。你知道為啥嗎?因為呀,他愛吹牛,而且惟恐天下不亂,每次都恨不得給天說個窟窿。也因為這樣,村里人大都不愿聽他瞎扯。
2000年,他出山去打工,兩年后的春節他回來了,而且搖身一變,居然穿上西裝了。村里人都想問問他:這窮小子是靠啥發的財,于是,都到他家去曬太陽。
“張大嘴”瞧著滿院子的鄉親,得意洋洋,一臉傲慢地說道:
“我嘛,是沾了奧運福了!”
“啥?奧運福?”李大爺在臺階上敲著他的煙鍋子,半信半疑地說道,“你小子又騙我們了。奧運?啥是奧運呀?我活了大半輩子了,從來就沒有聽說過。”
村里其他人也開始起哄了:
“你小子又張起大嘴開始吹牛了!什么奧運呀?恐怕是你編出來的瞎話吧?”
“張大嘴”忙辯解道:
“真的,真的!這回我還真沒騙你們。你們一直住在村里,怎知道外面發生啥事兒了呀?中國北京在2001年獲得了第二十九屆奧運會主辦權,你們知道不?也就是我們國家要承辦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了,國際的,這是多大的榮耀呀!現在大城市里刮起了一股奧林匹克風。我們工廠專賣有關奧運的紀念飾品,你們說能不發財嗎?” 村民們聽得入了神,有人一聽“奧運”還能發財,就迫不及待的催促道:
“你快給我們多說說有關這‘奧運’的事兒呀!”
“好呀,好呀!”其實,說這話的時候“張大嘴”挺心虛的,因為他自己對“奧運”也是一知半解的。但是他轉念一想:村里人不都沒有聽說過這檔事兒嗎?那就吹吧,吹吧!誰讓我是“張大嘴”呢?
于是,他又開始一本正經地忽悠起大伙兒來了:
“我們中國在1991年申請奧運會,可惜以兩票之差敗給雅典:又在1999年申請,又以一票之差敗給誰?——哦,是悉尼。你們知道在中國,誰是第一個獲得獎牌的人嗎?哈哈!不知道吧?是許海峰……”
就這樣,村民們像聽評書著了魔一樣,每天一有空余時間就蹲到“張大嘴”家門口,聽他神吹“奧運”。漸漸地,他們明白了“奧運”這個曾經陌生的詞兒,也知道了這是有關自個兒國家的事兒。
春節過完,“張大嘴”又出山了。
村民們意猶未盡,整天都重復著“張大嘴”講了幾十遍的“奧運”故事。沒過多久,村里有了電視。這下,奧林匹克風真正從大城市吹進了我們村。
每天,夕陽剛掛在山頂,村民們就丟下鋤頭守在了電視機旁。干啥呢?就為了等待那短短十五分鐘的“迎奧運”節目。現在的村民們,是婦孺皆知奧運史,大人們茶余飯后講的是奧運事,小孩們做游戲唱的是奧運歌。總之,奧運風“風靡”了整個小山村。
一年之后,“張大嘴”又回村了。這回,他又沾了“奧運”的光,不僅發財了,也發福了。當他發現村里的變化時,詫異得合不攏那張大嘴巴——因為就連村頭廁所里都貼著“我與奧運同行”的標語。 這時,圍過來一群小孩,開始奚落“張大嘴”去年吹牛落下的笑話:
“兩票之差的,是悉尼;一票之差的,才是雅典!得金牌的,是許海峰:拿獎牌的第一人叫楊傳廣,哈哈……”
“張大嘴”一時無語,沒想到他去年吹的奧運牛皮竟成了全村的笑柄。
這時,走來了抽著旱煙的李大爺,他轟開了小孩,笑著對“張大嘴”說:
“你吹的‘奧運’沒讓我們村發財,不過,我們村能刮進‘奧運風’,現在又能因為積極迎奧運,被評上‘縣精神文明村’,還是得謝謝你‘大嘴’去年吹的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