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曹 謙
橘黃色塑料座椅,臟亂的地面,閃爍的大屏幕和面容憔悴的股民,這番景象出現在寒冬多霧的上海長樂街一家證券交易所,但卻很有代表性的反映了中國股市的普遍情形。退休工作者,目光敏銳的投資者,投機者甚至一些身穿工服的勞動者——例如廚師和快遞人員,構成了中國的股市大軍,中國1.4億個股票交易帳戶主要由他們構成。
前美聯儲主席阿蘭·格林斯潘,香港億萬富翁李嘉誠以及其他一些著名的經濟分析家都認為中國股市存在泡沫,剛剛隨英國首相戈登·布朗訪華的英國商業巨頭也持同樣的觀點。
中國股票市場經歷了令人狂喜的輝煌時段,曾經160%的回報率是任何人都無法抗拒的,隨后開始了頹勢的走向,直到2007年底的東倒西歪。中國南方的大都市上海和深圳匯聚了全球至少11家證券指數,在2007年股市高峰時段,中國股民相對于2005年熊市而言,自身資產幾乎增長5倍。
在中國,對于外面世界發生的事情和聲音,人們最多只是作參考,真正在意的是分析政府行為和從業內人士那里得到內部消息。股民王女士說:“我已經在股市摸爬滾打10年了,現在情況是我并沒有掙到錢,你也許會問我為什么還炒股,那是因為生活中我已經不能缺少它了,已經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了。”一個寡言少語60歲退休的公務員也向記者談論到:“掙不到錢的股民應該多學習投資家巴菲特,另外也應該多關注媒體有關國家政策和制度的報道以做投資參考。”類似王女士的中小股民沒有其他的投資途徑,而很多的零售商人都選擇把掙來的錢安穩的放在銀行里從而規避了股市的風險。高級經濟師羅伯特·李說“中國現在的情況非常象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和韓國。”
為了探究這一神秘市場,我們與申銀萬國證券顧問公司進行了接觸,其高級經濟師認為“中國股市現在的狀況與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韓國非常相似。最大的問題是牛市是否能持續到今年年底,我們認為公司比較關注的企業收入將增加35%。此外,上市公司前300家在2007年40倍的市盈率在今年可能下降到28左右,這也基本是香港股票交易市場市盈率的2倍,根據歷史統計數據,這與1989年日本經濟泡沫破裂時的數據還有很大距離。”
當被問道問什么很多小股民沒有賺到錢甚至賠錢的時候,他們的理由是前300家上市公司在所有1400家公司中業績最好,是帶動股指的中堅力量。中小股民不能把寶押在大盤股指上,除了大約300家股市基金,大多數的股民更傾向擁有自己單獨股票,結果就是,基金、其他投資機構和少部分股民掙到了錢。對于股票市場的繁榮,主要的解釋有,首先,2005年國有企業進行了改革,使得更多的國有股份進入流通領域,隨后國外投機商看好了人民幣對美元升值而向中國注入了大量的資金,結果證明他們的判斷是正確的。一些觀點認為隨著人民幣的升值,中國股市還會繼續上升,對此,南方都市報的專欄作家吳向紅反駁道:“很多上市公司是依靠出口業務的,人民幣升值對于他們的影響最為直接,這怎么能視作為一條好消息呢!”
匯豐銀行最近一次報告認為,奧運會后中國市場將有4%的下降,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繼續升值7%,股市市盈率將保持在29倍左右。復旦謝百三教授直言到:“2007年格林斯潘、巴菲特和李嘉誠都預測失誤,原因就是他們不了解中國。中國市場有經濟增長的帶動,我認為可以繼續高速增長70年!”
勿庸置疑,長樂街的股民們更愿意認同謝教授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