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國際化,是因國際經濟發展需要,管理上要求各國在制定會計政策和處理會計事務中逐步采用國際通行的會計慣例,以達到國際間會計行為的溝通、協調、規范和統一。
它是在經濟全球化推動下,各國國內會計準則在不斷的國際比較和協調中,在可能范圍內,盡量減少國與國之間差異,通過一定途徑尋求各國認可的一致內容,增加信息的國際可比性的一個動態過程。
會計國際化包括會計準則國際化和會計實務國際化兩方面。會計準則是會計實務的依據,會計國際化的核心是會計準則國際化,會計國際化最終目標則為會計實務國際化。
一、中國會計國際化的現狀
雖然從2005年起已加速了會計準則體系的建立過程,但中國會計國際化仍然存在不少問題。
(一)同時實行會計制度與會計準則。
世界各國會計規范形式有兩大類,一類是以德、法為代表的歐洲大陸法系國家所采用的會計立法和會計制度形式;另一類是以英、美等英美法系國家所認同的會計準則形式。而目前中國兩者皆有且在部分處理方法上有矛盾。長遠來看,不利于我國會計國際化。
(二)借鑒外國經驗時存在照抄和片面性的問題。
雖然財政部2006年發布了與國際接軌的新企業會計準則,但因時間、人力、財力的限制,無法針對國內實際情況對會計準則建立進行更深入研究,許多準則直接套用了國際會計準則和他國會計準則。這也導致了在會計準則使用過程中,有些準則不符合實際要求,很難應用于實務中。而指導使用會計準則的補充規定也沒有徹底地給出解釋。另外,我國會計國際化過程中更多注重英美法系國家的經驗。其實像德、法等國的會計規范模式與中國也有相似之處,同樣值得我們借鑒。
(三)中國會計行業整體實力不強。
中國會計國際化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中國會計服務業整體實力不強。這首先表現在會計服務業規模小、會計師事務所水平低及會計執業業務單一。中國會計服務業與國際會計服務業的差距不僅體現在量上,更是在執業能力及水準上。其次,它還表現為缺乏具有國際視野的新型高素質會計人才。根據市場現在的需求,目前實際的注冊會計師僅為需求的1/3。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和我國經濟迅速發展,巨大的需求缺口還會不斷擴大。
二、中國會計國際化的動因
我國會計國際化的動因主要包括經濟全球化、跨國公司發展、資本市場國際化三點。
(一)經濟全球化的要求。
目前,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會計準則體系建設滯后產生了許多問題。如,我國加入WTO后越來越多的成員國對我國出口產品提起反傾銷訴訟。這些成員國并不承認我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拒絕接受我國會計標準計算成本資料,并要求采用國際準則或第三國生產成本資料作為依據,從而使我國企業在反傾銷訴訟中處于十分不利的地位。而實現中國會計國際化,就能有效改善中國企業在貿易訴訟中被動的局面,在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更好地促進我國的國際貿易發展。
(二)跨國公司發展的要求。
中國企業受經濟全球化影響也開始在境外設立子公司進行跨國經營。為了了解子公司整體狀況,母公司必然要求其提供財務報告。但這些財務報告很可能由于各國會計標準的差異缺乏可比性。同樣,在中國設立子公司的外資企業也存在著類似問題。而“對癥下藥”的會計國際化要求各國國內會計準則在不斷的國際比較和協調中,在可能范圍內,盡量減少國與國之間差異,通過一定途徑尋求各國認可的一致內容,增加信息的國際可比性。
(三)資本市場國際化的要求。
隨著改革開放深入和中國市場經濟成熟,大量外國資本進入中國內地創立外企。同時,我國企業開始重視國際資本市場上的籌資活動,存在了深滬交易所的B股公司,境外的H股公司以及許多在香港、美國、新加坡等地掛牌上市的中資企業。另外,我國企業也已開始在境外投資,如直接在國外設廠。這些按各國不同會計標準編制而成的財務報告,如若進行重新編制,勢必會增加大量的交易成本。因此,我國實行會計國際化更符合成本效益原則,也使得會計信息滿足可靠性和可比性。
三、中國會計國際化的策略分析
為了更好地實現中國會計國際化,應考慮以下策略。
(一)須先端正對會計準則國際化的認識。
會計準則國際化是一個動態中尋求平衡的過程。中國和他國一樣,需不斷進行協調后才能趨同,若想建立完善的會計準則體系根本不可能一蹴而就。
(二)設立專門的會計理論研究機構,加強會計準則的國家利益研究。
會計準則具有經濟后果,會引起經濟利益在投資者、債權人之間的重新分配。這種分配會影響整個宏觀經濟,如引發資金進入或退出某行業而影響此行業的發展,因此會計準則會影響有關宏觀政策的效果。如歐盟對國際會計準則的雙層認可機制,就是基于自身利益考慮的理性選擇。我國在會計國際化研究中,應充分關注政經、文化、法律、教育等因素對會計的影響,加緊制定我國會計準則的概念框架,以確保我國會計準則不會偏離我國國家利益,使我國會計準則能在前后一貫、內在一致的基礎上加以制定,準確把握我國國家利益所在,明確我國在會計準則國際趨同中應持有的立場和觀點,從而為準則制定提供有力的證據和決策支持。
(三)加強國際交流和合作,積極參與到國際會計準則的制定中。
我國應密切關注國際會計發展形勢及各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準則趨同動態,把握會計國際化發展方向,使我國會計準則適應于國際會計準則大環境。
然后,還需積極參與國際會計準則的制定中。為什么所有國家都希望提供自己的會計準則作為世界通用會計準則的標準?因為這既可享受標準一致帶來的交易成本降低,又可節約制度變遷成本,維護國家宏觀經濟利益,實現國家利益最大化。會計國際化是一個互動過程,我們應當積極地以各種方式參與國際會計準則的制定過程,從中了解其制定的背景、實質意義,同時提出我們的想法和意見,減少我國會計準則改革中的成本和風險。如對于中國特有、西方發達國家沒有或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中沒有規范的一些經濟交易事項,一方面,要積極爭取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認可我國特殊的會計環境及有關會計處理方法;另一方面,應呼吁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在制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時能夠更多地考慮像我國這樣一個處于經濟轉型時期的發展中國家所面臨的特殊會計問題。當然,沒有經濟實力的參與很有限。因在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中沒有席位,我國在國際會計準則制定方面暫時處于被動從屬地位,就應該把長遠目標放在積極創造條件爭取在國際會計準則制定博弈中發揮重要作用上,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努力提升我國在會計國際化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爭取IASB活動與工作的參與權和國際會計準則制定的主動權。
(四)選擇性地去借鑒國際會計標準,加強對大陸法系國家會計制度的學習。
會計國際化并不意味著放棄自己國家的特色。選擇性地去借鑒國際會計標準,建設有中國特色的會計準則體系,是我國實際國情所要求的,符合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借鑒經驗時需更多去研究會計準則產生的歷史和背后的民族文化,而不是簡單的“拿來”主義。
另外,鑒于目前我國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并存的事實,加強對大陸法系國家會計制度的研究也非常必要。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形勢發展,歐洲大陸法系國家的會計規范形式大有向英美法系國家轉化的趨勢。一個明顯的例證是,德、法近年來相繼成立了會計準則委員會。所以,若能從德、法身上學習到如何解決我國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并存產生的矛盾,對我國會計行業發展大有裨益。
(五)重視高素質會計人才的培養,尤其是會計領軍人才。
會計實務國際化最根本的問題,就是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新型高素質會計人才。提高會計人員素質才能提高我國會計服務業整體實力。對于會計領軍人才進行重點培養和管理,是中國會計國際化的重大戰略。它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第一,嚴格選拔會計精英人才。采用極為嚴格的選擇程序和科學的選擇方法選拔、并受到重點培養的領軍人才已經成為會計職業組織及企業集團、上市公司選擇會計專業人才的主要渠道與來源。
第二,創新會計人才的管理機制。我國會計人員人數多且分布范圍廣、涉及各種經濟形式、行業類型、企業規模、知識結構、年齡層次、地域等。面對錯綜復雜的環境、數量龐大的人員,我國會計最高決策層創造性地提出了領軍人才戰略,通過領軍人才示范帶動,推動了全社會會計工作有序正常地運行,符合經濟發展的需要。
第三,探索會計人才培養的方法體系。會計領軍人才培養方法從伊始就嘗試新的方法體系:在培養機制上采用跟蹤培養與考核淘汰相結合的動態約束機制;在培養方式上采用集中學習與境外實習相結合的方法;在學習方法上采用導師輔導、課題研究、交流討論的學研一體的學習方法;在學習內容上以財會、審計、稅務、經濟管理、金融、組織管理、職業道德等領域知識為主,政治、哲學、歷史、文化為輔。領軍人才戰略的這一系列創新性方法體系,不僅顛覆了傳統的教學方法,也為在現代國際環境形勢下培養會計高端人才積累了經驗。
筆者認為,會計國際化是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必然結果。中國處在經濟全球化大潮中,要想會計國際化道路變得平坦,就必須深入了解中國會計國際化的誘因和驅動力,就必須勇敢面對中國會計國際化面臨的挑戰,就必須采取適合中國實際國情的策略去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陳瑜.我國會計準則國際協調研究——歷程與對策[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5.
[2]林良勛.淺析我國會計國際化的發展[J].時代經貿,2006,(11):124.
[3]李潔慧.歐盟會計國際化進程及其對我國的啟示[EB/OL].http://thesis.cei.gov.cn/modules/result.aspx?str=%d7%f7%d5%df--%c0%ee%bd%e0%bb%db%a3%bbZZ=%c0%ee%bd%e0%bb%dbGX=,2008-02-23.
[4]會計人才之國際化戰略經驗[EB/OL].http://www.cwgw.com/discourse/lunwen_show.php?lunwen_id=8590,2008-02-23.
[5]郭永清.會計國際化——全球范圍內的考察與中國的經驗[M].立信會計出版社,2003.
[6]鄔娟.中國會計準則國際化的現狀與發展[M].中國市場出版社,2006.
(作者單位:廈門大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