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企業制度的核心是建立富有生機活力的激勵與約束相結合的經營機制。作為企業自我約束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內部審計如何適應現代企業制度是擺在審計人員面前刻不容緩的新課題。筆者試就以下幾個方面談點粗淺的看法。
改進內部審計 適應新的體制
1.轉變觀念,合理定位。在現代企業制度下,必須擯棄把企業內部審計當作國家審計延伸的運行模式,應樹立獨立自主的觀念,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建立站在本單位立場上,為維護單位自身經濟合法權益積極開展以自我約束為中心的內部審計監督機制。
2.加強培訓,提高素質。為了適應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內審人員必須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具有較寬的知識面,除至少掌握一門專業外,還要成為懂財務、經濟、法律、計算機、工程等知識的復合型人才。企業必須加強內審人員隊伍建設,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地搞好培訓工作,同時加強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使內審人員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適應改革的需要。
3.拓寬領域,突出重點。現代企業內部審計的范圍應隨著企業經營活動的擴大而擴展,由單純的財務審計職能擴大到現在的監督評價和服務等職能,包括決策、生產、技術、經營、管理、流通等。內部審計要從傳統的查錯糾弊小圈子里跳出來,進入供、產、銷、人、財、物的廣闊領域,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以加強經營管理為重點。
4.抓住機遇,改進方法。在現代企業制度下,內部審計要在現行的方法基礎上,突出重點,把握中心,堅持內部審計監督與企業管理相結合,努力進行自我更新。建立與審計對象、業務部門的伙伴協作關系,避免孤軍奮戰,積極主動地爭取業務部門的配合與支持;同時堅決執行審計人員“八不準”規定,正面樹立審計人員形象,更新知識結構,以適應開展現代審計工作的需要。
抓住內審重點 發揮職能作用
1.開展內部控制系統評審。內部控制是企業建立自我調節、自我約束、自我監督的一種管理控制系統,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審計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對內控制度進行評審并在評審的基礎上進行抽樣審計。評審內部控制制度包括會計制度、管理制度、資金安全控制、成本費用控制、質量控制等。一般情況下,按照調查、測試和評價的方法,可以查出管理上存在的問題,找出問題的癥結,進一步確定審計的重點,從而促進企業健全和完善內控制度,使生產經營活動有序進行。
2.開展資金投向及其效益評審。企業工作的重點在經營,而經營的中心是決策。對企業投資前的投資方案進行全面細致地調查研究,從中選出技術先進、經營合理、投資少、風險小、效益好的方案作為投資決策的依據,是內部審計的一項重要任務。項目上馬以后,審計部門還要進行事中、事后審計,促進降低消耗,挖掘潛力,提高經濟效益。
3.開展執行經濟目標的經濟責任審計。在現代企業制度下,企業往往按照權責利統一的原則,分解經營總體目標,將下屬各單位連在一起,要求經營者達到責任制規定的目標。因此企業應當建立資產經營責任審計制度,對各級經營者履行合同規定的目標、任務情況定期進行審計,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明確是非功過,劃清經濟責任。
4.適應建立現代企業、公司制度的步伐,推進審計內容從財務審計向管理審計轉化。傳統的內部審計基本上是以財務審計為主,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查賬”,這種審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些侵占國有資產的行為以及管理中的差錯、漏洞單從賬面上難以看出。管理審計則彌補了這些不足,它以財務審計為基礎,通過對企業下屬各單位的經營管理流程和內部控制狀況進行調查分析,提出管理改進建議;通過各單位經營業績和計劃完成情況進行審計評價,并以此為依據考核獎罰經營者;通過對各單位經濟活動和經營成果的審計監控,使之與企業的總體發展策略和方針政策相一致。
5.審計時從事后向事中及事前轉移,防范風險。目前,企業內審部門以經濟責任審計為主,且都是事后審計。這種審計由于時間間隔較長,有些領導干部任職時間很長,可能在任職期間發生一些預料不到的問題,給現代企業、公司帶來越來越大的決策風險。因此,事前及事中審計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現。這就要求內部審計必須全方位、全過程地參與企業管理,特別應加強事前審計和事中審計。
6.嚴格執行審計決定。審計決定是內部審計機構的勞動果實,是對具體項目的審計總結,在經過企業、公司領導批準后應及時送達被審計單位執行,被審計單位應嚴格執行。內部審計機構應建立審計執行檢查反饋制度。企業、公司領導人應充分尊重其批準的審計決定,不能姑息遷就,對審計中查出的企業、公司內部存在的違規違紀現象要有堅決查處的決心,以維護內部審計機構的權威地位,為內部審計部門創造一個寬松的審計環境。
(作者單位:南昌鐵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