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5年7月我國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人民幣升值幅度屢創新高,近期更有加速升值的跡象。按照匯改開始時8.11的匯率計算,截至2008年3月31日,人民幣累計升值幅度達15.37%。 縱觀人民幣升值走勢,預計今后一段時間人民幣仍將保持逐步、連續升值的趨勢,同時也不排除人民幣在短時間內存在加速升值的可能。人民幣升值必然會對我國出口貿易和出口企業產生影響,筆者就企業如何應對人民幣升值提出幾點建議。
一、 加強營運資金管理,保障企業穩健發展
(一)選擇可自由兌換的合適幣種進行外貿交易
首先,選擇可自由兌換的貨幣有助于外匯資金的調撥和運用。一般情況下,可自由兌換貨幣是指在我國有人民幣牌價的外幣,如美元、日元、歐元、加元等。其次,在具體進行交易簽訂合同時,應注意選擇合適的幣種。對于對外銷售商品的合同,應選擇處于升值趨勢中的硬通貨作為交易貨幣。對于購買外國商品的合同,應選擇可能會下跌的軟通貨作為交易貨幣。當然,也可以采用一籃子貨幣或直接采用人民幣作為交易貨幣。再次,應密切關注不同外幣匯率的變化趨勢,以防止出現誤判,比如:歐元誕生時曾一度弱于美元,而如今歐元已經相對美元有了較大的升值。
(二) 加強涉外應收賬款管理,縮短收賬時間
國際上普遍對應收賬款比較重視,如果較長時間不催討,應收賬款壞賬損失的概率會大增。我國企業應當重視并加強涉外應收賬款的管理工作。另外,涉外應收賬款的風險中包括折算風險、交易風險和經濟風險。為防止匯率波動對應收賬款回收的影響,在訂立合同時可加入保值條款,并要求交易方即時付款或提供安全的承付方式。
(三)選擇合適的交易對象
國際社會局部地區政局動蕩,軍事沖突不斷。我國企業應盡量回避這些地區,如中東和非洲的部分地區。如投資這些地區將會面臨諸多風險,如外匯風險、政治風險、法律風險、民族風險、戰爭風險等。不僅會給我國造成經濟損失,還會帶來人員傷亡。由于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展,國際間經濟界限逐漸消失,如果企業想要成功,就必須在決策時有國際眼光。
二、 充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降低匯率風險
(一)期貨合約
期貨合約套期保值是指通過買賣期貨合約來避免因市場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具體地說,就是通過采取與現貨市場上相反的立場買賣期貨,以確保現在擁有或將來擁有財產的價格。如:一家中國企業向美國出口一批商品,3個月后收款100萬美元。目前,該企業預測美元價格下跌,就可以在期貨市場上先賣出期貨合約。如現在即期匯率為1美元=7.25元人民幣,在期貨市場上賣出40張25 000美元的3個月后到期的期貨合約,成交匯率1美元=7.24元人民幣。該企業將3個月后收到的100萬美元賣出,成交匯率為1美元=6.54元人民幣,該企業在期貨市場上買入3個月后到期的期貨合約40張(每張25 000美元),成交匯率為1美元=6.510元人民幣。結果:現貨市場損失(6.54-7.25)×1 000 000=
-710 000元人民幣,期貨市場盈利(7.24-6.510)
×1 000 000=730 000元人民幣,假設每張期貨合約管理費75美元,該出口商能盈利14 000元(730 000
-710 000-75×40×2)。
(二) 遠期合約
遠期外匯合約是一種客戶與銀行簽訂的,在未來某個時點結算以固定匯率買賣特定數量的某種貨幣,同時交換另一種貨幣的協議。遠期外匯合約具有保值和避險的功能。人民幣遠期結售匯業務是國內企業可以利用的一種最基本最直接的保值工具,它能幫助在未來一段時間有外匯收付業務的企業事先固定外匯成本,有效防范匯率風險,有利于財務核算的進行,使企業能夠集中時間和人力搞好本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
(三) 貨幣互換
貨幣互換又稱貨幣掉期,是指以一種貨幣表示的一定數量的本金及其利息支付義務與另一種貨幣表示的相應的本金及其利息支付義務相互交換。一般情況下,交易雙方事先要簽定合同,規定兩個交易對手在雙方認可的時段內,以不同的貨幣連續進行利率付款,并以事先認可的利率在到期日以不同的貨幣進行本金的交換,這樣可以將兩個獨立的即期、遠期交易有機組合,不僅使雙方的籌資成本下降,還可以規避匯率風險。
(四) 期權合約
期權,是指具有在約定的期限內,按照事先確定的“執行價格”,買入或賣出一定數量的某種商品、貨幣或金融工具合約(標的物)的權利。用期權進行套期保值最簡單的做法就是購買保護性的期權:對預期的外匯收入買入看跌期權(賣出的權力),對預期的外匯支出則買入看漲期權(買入的權力),并且執行價格等于相關時間段的遠期匯率。
三、 加強企業投融資管理
(一) 對房地產投資應持慎重態度
由于人民幣資本項目下不能自由兌換,大量熱錢就通過各種渠道和手段流入國內購買房地產,這樣,使得房價上漲與人民幣升值并存。長期來看,房地產價格由于其稀缺性仍將保持上漲趨勢。加上政府宏觀政策的不斷調整,房地產投資風險較大。所以,當前對房地產投資應當采取慎重的態度。
(二) 加強直接海外投資
我國對外投資尚處于起步階段,人民幣升值總體上有利于我國企業降低對外投資成本,提高以人民幣計算的投資盈利。因此,人民幣升值會使更多的企業“走出去”。我國企業海外投資規模目前不大,實際上與我國缺乏國際化經營的經驗和人才、經營機制落后和投資管理能力不強有直接關系。所以,企業當務之急是培養有國際眼光的專業人才。
(三) 加速產業升級,提高產品競爭力
目前,我國出口的商品中有相當一部分屬于低附加值產品,隨著人民幣的升值以及外貿政策的改變,低附加值產品出口將失去其低價優勢。這就要求我國企業加大科技投入,更新改造現有設備,提高產品檔次,生產高附加值的產品。
(四)充分利用各種融資方式
人民幣升值對于我國企業合理利用外資創造了條件。我國有條件的企業可以通過在海外發行外幣債券,購買國內急需的設備或原料發展生產,增強企業盈利能力。也可以通過海外融資租賃的形式促進企業的發展。另外,還可以根據生產的需要通過金融創新利用金融衍生品等形式利用外資。
四、加大金融創新力度
1997年人民銀行允許中國銀行試點辦理遠期結售匯業務,2005年我國的外匯市場在外經貿企業與幾家外匯指定銀行之間的遠期結售匯交易的基礎上,又推出了銀行間的遠期外匯交易市場。2008年1月9日黃金期貨在上海期貨交易所掛牌交易,是我國金融創新的又一最新成果。我國金融機構應加大金融創新的力度,從金融體制、金融市場、金融工具等方面開展金融創新活動,提高我國的金融綜合實力,使我國金融業與世界金融業接軌,為我國企業提供更多更好的理財產品和避險工具。
責編: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