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鷹將我鍛煉成一名飛行員、指揮員;參加人民代表大會使我受益終身。我將永遠忠于祖國和人民,積極獻身保衛祖國的飛行事業。
——程曉健

空軍武漢某部副參謀長、全天候大型運輸機優秀特級飛行員和指揮員程曉健,以自己的高超飛行技術和豐富飛行經驗,多次出色完成重大急險飛行任務,被空軍評為優秀女飛行員,總政治部評為“全軍婦女先進個人”, 被解放軍選為第八、九、十屆人大代表,受到江澤民和胡錦濤主席的接見。程曉健說:雄鷹將我鍛煉成一名飛行員、指揮員;參加人民代表大會使我受益終身。我將永遠忠于祖國和人民,積極獻身保衛祖國的飛行事業。
她實現了飛上藍天的理想
25年前,當18歲的程曉健以優異的成績準備參加高考時,她卻被空軍某航校選上人民空軍女飛行學員。她懷著喜悅的心情,跨進了空軍某航校。然而,那復雜的飛行原理,深奧的空氣動力學、氣象學,數以千計的飛行數據,還有那旋梯滾輪的軍事體育訓練,對程曉健來說通往藍天的道路并不那么容易!
程曉健知難而進。她總愛唱這樣一支歌:“我們的童年就想做會飛的星星,踏進航校實現了美麗的夢,遼闊的校園,它連著天上的銀河,寬廣的課堂,鋪向那茫茫云海中……我們從這里飛向云端,風雪雷電把翅膀練得更堅硬。”她刻苦鉆研飛行原理,認真聽課,細心記筆記,常常一個人在講評室里學習到深夜。經過考核,她的六門航空理論課平均取得八十分以上的好成績。
在烈日炎炎的盛夏,跳傘訓練開始了,她每天要在兩米高的跳臺上,爬上、跳下近百次。汗水濕透了衣服,臉上曬脫了皮,一天訓練下來,兩條腿像灌了鉛一樣,上下樓要扶著欄桿走。晚上,躺在床上骨頭似散了架,久久不能入睡。此刻,她想到了剛進航校參觀校榮譽室的情景:
三十年前,我國第一批女飛行員就是在這里飛上藍天的。那時,她們的條件比現在艱苦多了,睡的是木板床,吃的是苞米面餅子,訓練器材也沒有今天這樣好,但她們頑強訓練,終于飛上了藍天。“三八”節首飛天安門后,受到毛主席的接見。想著想著,她下決心克服困難,飛上藍天。經過刻苦學習,頑強訓練,她取得了兩個第一:第一個空中跳傘成功,第一個駕駛飛機飛上藍天。她以優異的成績從航校畢業了。
到艱險的地方創業績
航校畢業后,作為全優學員和航校區隊長,她主動要求到地處鄂西北偏遠地區某應急機動作戰部隊磨煉。25年搏擊藍天,六種機型、3000多小時的飛行履歷,把她鍛造成了一位能征善戰的特級飛行員;25年風雨磨礪,也把她造就成了一名成熟果敢的女軍事指揮員。
1989年春節,程曉健奉命緊急空運救災物資到海南。機組人員經過4小時長途飛行,到達海口機場上空時,天氣突變,大霧彌漫,能見度不到一公里。地勤人員為了幫助他們找到跑道,把機場上的跑道燈、引導燈全部打開了,但下降到60米高度時仍看不清跑道。程曉健憑著平時練就的儀表駕駛技術,在全機組人員和地勤人員密切配合下,沉著冷靜地順著燈光往下“摸”,一次著陸成功。
1994年4月,由于機械原因,前執行運輸任務的飛機在銀川發生故障。程曉健機組奉命緊急出動,先后轉戰銀川、哈密等地,將急需物資及時安全運送到西北某基地。
1997年春天,我國西北地區發生特大旱情,幾萬畝農作物急需水源。程曉健機組奉命出征,執行大面積飛機人工降雨任務。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她與機組人員吃住在機場。她們不放過每一次可供降雨的天氣,成功起飛12架次,為西北地區降下一場場喜雨,被災區人民譽為“降雨女神”。
1997年11月,程曉健走上了航空兵某團副政委領導崗位,1998年,她改任副團長后,部隊轉入年度晝間九機單機跟進及九機編隊戰術科目訓練。程曉健擔任了九機單機跟進2號機及九機編隊三中隊長機。為防止飛機危險接近和相撞,程曉健虛心向老同志和教員求教,并與機組人員從航理、數據到動作要領,一項一項精心準備,反復模擬。她們先后飛行六架次,準確實施空中攔截,保證了訓練任務的圓滿完成。之后,陳曉健又在師領導的帶領下,出色指揮了大場次夜行訓練,圓滿通過團級指揮員現場考核,成為一名年輕的人民空軍團級女指揮員。
1998年,湖北公安縣數萬名群眾被洪水圍困,在萬分危急的緊要關頭,她沉著冷靜地指揮一架架戰鷹飛赴抗洪一線,出色完成了抗洪救災運輸任務。2000年,部隊首次組織團規模15架機緊急拉動,她在天氣突變的情況下,指揮一架架戰鷹安全返航。近兩年,在部隊組織9架機編隊等高難課目訓練中,她擔任了難度較高的三中隊長機機長,擔起指揮各種高難度飛行科目訓練重擔。
二十多年,從西北邊陲到南海前哨,從大興安嶺到云貴高原,萬里云天到處都留下了她執行人工降雨、飛播造林、貨運包機的航跡。
2001年底,程曉健晉升為人民空軍特級飛行員,2002年又晉升為航空兵某師副參謀長,分管飛行訓練工作。翱翔藍天25年,程曉健安全飛行3000多小時。
改裝大型噴氣飛機,不斷開拓新航跡
2003年2月12日,一個晴朗的飛行日,鄂西北遼闊的機場上,一顆綠色信號彈劃破長空,一架銀白色的大型運輸機躍上云端,直沖天際。
駕駛這架新型飛機的就是航空兵某師副參謀長程曉健。
歷史把程曉健推上了師副參謀長的領導崗位后,在“謀打贏”道路上不斷攀登的程曉健對自己的要求越來越高。她深深感到,如果不改裝最先進的大型噴氣式運輸機,許多重大急險任務就很難完成。為了決勝明天,必須著眼今天。2002年3月底,她緊跟時代步伐,開始了大型噴氣式運輸機的改裝。
改裝大型運輸機是艱難的。為了能早日飛上新裝備,程曉健每天吃住在飛行大隊,和參加改裝的其他飛行員一起,分析研究。新機型是進口裝備,科技含量比較高,為了充分摸透設備的構造和原理,她對每一塊儀表,每一個部件都反復背記、反復研究。每次飛行前她像小學生一樣,虛心向教員們請教。每一次飛行后,她都要反復回顧總結。經過一年多的邊學航理邊改裝,程曉健和她的戰友們不負眾望,順利完成了改裝任務,她又成為改裝大型噴氣運輸機的第一個女飛行員。
“和平使命——2005”中俄聯合軍事演習的指揮員
2005年8月18日至25日,在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和中國山東半島及其附近海域,攜手并肩進行了一場世界矚目的和平行動——“和平使命——2005”中俄聯合軍事演習。這次演習動用了兩軍常規武裝力量,演習地域跨越兩國陸、海、空域,演習的內容函蓋了應對主要挑戰的新型作戰樣式和作戰行動,中俄雙方參演兵力近萬人。
作為中國空軍運輸航空兵的指揮員程曉健與俄羅斯航空運輸兵的指揮官,聯合組織指揮了這次運輸航空兵軍演任務。演習開始,中俄多架大型新式運輸機起飛,演習地域空投空降。在演習中,她親自駕駛大型新式運輸機,參加空投空降大型戰車裝備及大批空降兵任務。由于她駕駛技術好,成功地指揮了我軍空投、空降任務。
在8月25日的強制隔離作戰中,俄方4架伊爾——76大型運輸機空投了12輛戰車。戰車剛剛離開飛機,雙方運輸機飛過來立即空降傘兵。每輛戰車被3具空降兵巨型大傘拉住,12輛戰車緩緩下落。中方第一架運輸機連續投下3輛重型裝備后,我空軍4架運輸機空投戰車等裝備全部安全著陸。
在演習中,以程曉健為首的我軍指揮員與俄羅斯航空兵的指揮官由于配合默契,協調密切,受到了俄羅斯軍隊指揮官的敬佩,他們舉起大拇指用俄語連連說:“合拉少”、“合拉少”。演習結束后,在中方舉行的宴會上,俄羅斯的指揮官特意向程曉健敬酒,祝愿中俄友誼日久天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