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系統設計
1.1系統開發的目標。在對安陽市企業質量狀況進行普查的基礎上,建立企業質量檔案數據庫。通過運用WEB技術、數據庫技術、GIS技術,開發企業質量技術監管信息系統,實現對企業質量數據的動態更新。適時監控。同時實現將形成的企業質量數據轉入到COS,上報市局、省局。
1.2系統開發的原則。為了確保開發的系統能夠做到技術先進、功能實用,在需求分析的基礎上,我們確定了系統開發的原則:實用性原則。先進性原則,開放性、可擴展性和規范化原則,安全、可靠性原則。節約、節儉進行項目建設的原則。
1.3技術路線。系統開發的技術路線是在數據庫管理上采用國家質量技術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使用的ORACLE和企業質量管理的技術標準,對企業所有的質量數據進行系統的管理;用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對所有的企業在地圖上進行定位,并通過組織機構代碼實現企業地圖數據庫和ORACLE的關聯。在系統開發上,采用當前流行的B/S系統結構,便于在網上實現對企業質量信息的查詢與管理。
2.系統體系結構
2.1對數據庫的選型。通過比較,我們選擇了ORACLE9I,主要是因為Oracle是世界上第一個商品化的關系型數據庫管理系統,也是第一個推出與數據庫結合的第四代語言開發工具的數據庫產品。它采用標準的SQL結構化查詢語言,支持多種數據類型,提供面向對象存儲的數據支持。特別是并行處理能力強,即可以充分利用服務器硬件的性能,同時處理較多的用戶請求。另外,它還提供較好的數據庫安全性控制,具有多種級別的用戶權限控制和數據庫備份恢復等功能。
2.2開發工具的選擇。企業質量檔案系統前端開發工具為PHP,PHP是一種嵌入在HTML并由服務器解釋的腳本語言。它可以用于管理動態內容、支持數據庫、處理會話跟蹤,甚至構建整個電子商務站點。它支持許多流行的數據庫。企業質量地理信息系統為WEB-GIS,采用分布式COM技術、Java技術,充分利用自主開發的POSA-WEBGIS組件提供的功能,構建可伸縮的分布式企業質量地理信息發布平臺,將復雜的后臺維護和前臺使用分開,降低了系統的使用門檻。前臺不需要安裝系統軟件,通過瀏覽器就可對企業質量地理信息進行瀏覽。
2.3系統的體系結構。本系統的運行的網絡環境是局域網絡、內部質量技術監督網絡和Internet網絡環境。為適應這些環境,系統采用B/S(瀏覽器/服務器)的體系結構。B/S結構優點是:該結構分為三層,邏輯處理集中在應用層,便于集中管理,系統的維護成本低;客戶端是標準的瀏覽器的客戶端程序,界面統一,易學易用;通過應用層與現有的數據資源方便集成,實現高度的數據共享;應用層完全支持與數據庫協同工作的事務處理能力,便于實現管理復雜業務的一致性:在應用層增加了訪問控制機制,增加了數據的安全性:對硬件、軟件進行系統的擴充、進行系統維護和升級都非常容易。
3.系統主要功能
3.1企業質量錄入、管理。根據系統設計的要求,企業質量數據錄入,在WEB上進行,根據業務的不同,對不同的科室授予不同的權限,各自錄入相應信息。在錄入數據時,對于行業類型等,按照國家和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的要求,建立數據字典,便于錄入。企業質量信息管理功能主要是對企業質量數據的編輯、修改等。
3.2企業質量檔案查詢。包括按企業名稱、企業類型、產品類型、標準化管理、計量管理、鍋容管特、行政區劃、生產許可證管理等單條件以及按綜合條件查詢。查詢的企業信息包括企業基本信息、質量信息、標準信息、計量信息、鍋爐、壓力容器、管道、電梯等特種設備的信息。
3.3企業質量檔案統計和對比分析,可以對按行政區劃、企業數量、企業類型、質量監管信息等進行統計對比分析,統計分析的結果可以以餅圖、柱狀圖的形式表示。
3.4數據交換功能。
3.4.1區縣數據的導出和導入。由于本軟件可以在區縣級質量技術監督局使用,它們采集管理的數據要上傳到市局,在市局沒有建立二級網絡前,就需要對區、縣數據進行導出和導入。在市局二級網絡建成后,就可以直接通過網絡實現數據的交換和互訪。
3.4.2數據的轉換和向省局發送數據。根據省局要求的上傳數據的電子數據格式,先把本市數據庫中有關數據按照要求進行提取,然后轉換成省局要求上傳數據的電子數據格式,再導出形成電子數據發送給省局。
3.4.3內網和外網數據的導出和接收。本系統內網數據庫中有需要在Internet發布的信息,就需要從內網導出有關數據,放在市局外部網站上對外發布。而外網接收的有關信息,內網若需要也要從外部網站中導出供內網接收。
(作者單位:田智慧,鄭州大學環境與水利學院:李水旺。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測繪學院 來稿日期:2008—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