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諒
中國作協會員,上海作協會員,經濟學博士,在某機關任職,啃書與碼字為一生嗜愛,偶著短文,乃忙中啜飲咖啡,過把癮也。
對布達佩斯先前還是相當陌生的。在我們一行人的記憶里,那一定是一個比較破敗、比較貧窮的小城市。對東歐一些國度的不甚理解和知曉,該是我們的悲哀。而真實的布達佩斯也著實給我們上了一課:這樣擁有美麗建筑和景色的城市,我們還疏忽了多少?
作為匈牙利首都的布達佩斯,城市之美麗、建筑之瑰麗,一切首先得從蜿蜒伸展的多瑙河說起。多瑙河是歐洲的天賜之水,也是布達佩斯的母親河。它在匈牙利首都市區有28公里的長度,河身平均寬約300-400米,據介紹,其最深處也只有10米,而平均深度約在3—4米之間。這樣一條美麗的河流,襯托了它的兩岸建筑,盡顯特色,也使跨越它的九座橋梁展示了奇美。
布達佩斯最引人注目的建筑,也是這個城市的標志,是具有新哥特風格的議會大廈。它始建于大約1884年,至今在這一地區的建筑群中巍峨挺拔,頗有長者風范。它引領著這一片各具風格的建筑,也成為布達佩斯最引人注目的地區。馬提亞教堂是這個地區的一個代表建筑。這個教堂14世紀以來不斷翻建,其間形成了巴洛克風格,后來又轉為中世紀哥特式風格。它與由此連結伸展形成的圍墻,構筑起了布達佩斯著名的景點漁人堡。在漁人堡上,可以將多瑙河和佩斯鳥瞰得一覽無余。
在匈牙利的建筑中,有兩處建筑值得一提。一個就是著名的英雄廣場,它是匈牙利歷史、政治和藝術的融合和縮影。站在廣場中的那座36米高的千年紀念碑下,感受匈牙利歷史的曲折和不易,也領略著匈牙利人對英雄和歷史的懷念,當然也充滿對和平的渴求。千年紀念碑的柱頂上是天使加百列的石像,這位天使被雕刻得栩栩如生,雙翅揚起,似乎剛剛飛定。而石柱的基座上,則是騎著戰馬的歷史英雄青銅像,共有七座,代表著匈牙利民族的七位領袖。紀念碑宏偉氣魄,有強烈的震撼力和藝術感染力,是當今碑建筑中的精品之一。而英雄廣場的兩側,右邊是畫廊館,據說是全國之最,而左邊則是簡潔風格的美術館,由此使英雄廣場在莊嚴肅穆之中,又彌漫著和平和藝術的氣息。廣場后方則有兩墻對稱的弧形石柱壁,每一墻石柱之間,各排列著7尊歷史英雄的塑像,石壁上方是兩組塑像,這是猛士與戰車相互一體的塑像。英雄廣場讓游客敬畏。
還有一處是馬加什教堂。這個教堂建筑是匈牙利國王馬加什舉行婚禮的地方,后來也成為匈牙利國王加冕的場所。它的特點是充分融合了匈牙利民族的藝術風格和土耳其設計等各種色彩。白色的尖頂、彩色的屋頂,教堂外觀充滿生氣,這和我們平素看到的大部分教堂是有所不同的。而教堂外三位一體廣場上的紀念柱,也具有悲憫的色彩。
多瑙河是美麗的,而由此架筑的九座橋梁也使多瑙河更具魅力。作為建筑之重要組成的橋梁在平靜流淌的多瑙河之波上,散發著誘人的魅力。
當然,最著名的還是鏈子橋。它是布達佩斯這座城市的象征。也是將古羅馬與奧斯曼相融為一體的建筑奇跡。據介紹,這座橋在1839年開始興建,當時正是文藝復興時期,直到1849年才完成。而到了二次世界大戰,德國人為了鞏固他們的堡壘,為了防備需要,竟然將這座橋梁給炸毀了。戰火煙消云散之后,布達佩斯人又以不屈不撓的精神,重建了這座橋梁。它通車的時間是1949年,恰與原先建成的年代,相差整整一百年。一百年,鏈子橋“春風吹又生”,這給后人多少感慨。
人們呵!為何要將建筑與戰爭牽扯在一塊呢。建筑無辜,建筑也該有史,可戰爭讓它們生存無望。但在布達佩斯,還是有讓人感到欣慰之處。在戰爭中,德軍還是對這些建筑多少有些手下留情,否則,后人所能看到的就不是今天的布達佩斯了。
其實,布達是建筑在多瑙河的南岸,是多巖石的地帶,這也是最早興旺起來的地方,而佩斯則建筑在北岸的平原上。兩地在多瑙河兩側發展,最后又有九座橋梁相連,成為名副其實的布達佩斯。在這座城市,詩人裴多菲曾在這里看病,同時寫出了許多美好的詩篇,而大音樂家李斯特也在這里留下了足跡和美麗的音符。說布達佩斯是建筑之城,是文化之城都是十分恰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