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的晚上, 天色漸漸變暗,學生都已紛紛回校。晚自習的鈴聲還沒響起,只見班長跑到辦公室對我說: “老師,小麗現在在操場上哭,不肯回教室。”我隨即向他問明情況,原來小麗今天下午沒經過父母同意,溜出家給朋友過生日,晚自習前母親趕到教室外找到她,母女倆話不投機,結果小麗當著很多學生的面被母親打了一耳光,小麗負氣跑走后,母親也傷心地離開了。
了解情況后,我來到了操場。其他學生都已回教室上自習了,操場格外安靜,只見月色下,小麗還坐在大樹邊哭泣。我走過去問道:“小麗,怎么還不回教室,外面不冷嗎?”她停了停,嗚咽地答道:“我不想回教室。”“發生什么事了?”“我媽打我,還當著這么多同學的面。”說著說著,她的哭聲漸漸小了。這時,我也在她附近的木凳上坐了下來:“小麗,你有沒有發現老師的眼角上有個疤?”她抬頭看了看,點了點頭。“你知道老師的疤怎么來的嗎?”她好象很好奇,我繼續說道:“小時候放牛時,我和幾個小伙伴一起玩牌,結果牛把別人家的莊稼吃了一大片。老媽趕來看到后,拿起趕牛的竹枝打我。我一閃,眼角撞到樹枝上,血流不止。老媽一時嚇呆了,回過神來后,幫我簡單處理止了血,就一口氣背著我走了七八里山路才到了鄉衛生院。那時,老師可是個大胖子哦。”小麗低頭笑了笑,我繼續說道:“從那以后老媽就再也沒打過我,并且一直對此事感覺很內疚,可是我也從來沒有怪過她。現在老師也已經是孩子的父親了,對于父母的心更有了一層了解。”小麗似乎已經有所悟了。我隨即對她說道:“小麗,老師還有些材料要整理,你到辦公室幫幫老師吧!”她很快答應了,在辦公室幫我整理了一些資料。然后我拿了本有關家長與孩子溝通的書給她。她又回到了教室,就像什么事也沒發生一樣。隨后,我給他的父母打了電話,并且交流了一下教育孩子的方式,并且叫她的父親一會兒到校接小麗回家。第二天,一切又恢復了平靜……
在該事件中,我考慮到小麗受了母親的打之后并不是因為打痛了哭,而是女孩子心理的本能反應。挨打又是當著這么多同學的面更加感覺失面子、傷自尊,所以才會獨自跑到操場上哭泣,即使想回到教室也怕見到大家時更丟面子。所以我做該學生的思想工作時以去除該同學的思想包袱為主,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讓她明白被父母打并不是什么傷自尊,失面子的事。實際上這件事也并沒有成為班里學生議論的話題,說明大多數學生還是認為這是比較平常的事情。當然,我是不主張家庭暴力和粗暴解決問題的方式。還有一點必須說明,我在輔導小麗時,撒了一個善意的謊言,我的確挨過父母的打,眼角上也確實有一個疤,但母親背著我走了七八里山路去醫院是因為我腳底被刺穿。這次為了學生工作的需要,我只是適當地進行了一下藝術加工罷了。
(作者單位:浙江省武義縣第3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