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貿易與投資政策
(一)促進外國投資法
《促進外國投資法》即第662號議會授權法令,確定了秘魯外國投資法的基礎框架,確保稅收政策和有關法律的穩定、外幣的自由流動和外資企業的國民待遇原則。該法案規定外國投資者可以自由將資產、股息和紅利匯往國外,并能自由向國內或國際金融機構申請信貸。投資者可與秘魯外國投資與技術委員會簽訂法律穩定協議,國家根據協議在10年內保證投資者在關稅、稅收等方面的既得利益不因未來可能發生的法律修改而受損。
(二)工商登記法
秘魯關于工商登記方面的法律繁多,主要法律有, 《國家公共登記法》(第26366號法)、《國家公共登記署章程》(司法第95-04號最高政令)、《民法典》(第295號最高政令)、《公共登記條例》(第68-1053號文)。根據上述法律的有關規定,在秘魯注冊登記公司的基本要求如下:
企業章程由律師協助起草并簽字,包括以下內容:股東或合伙人的名單、地址、身份證號碼,企業的名稱、注冊資本、經營范圍、董事會組成、總經理人選等。章程起草完畢后連同注冊資本的銀行證明、股東的身份證一起送交公證處。公證處記錄在案后將一份副本送交企業所在地的公共登記處。公共登記處分析研究上述文件后,把企業章程登記在案,并將注冊號授予企業。外資企業外國企業可自由在秘魯設立分公司,但必須到分公司所在地的公共登記處登記。
合資企業合資協議由當事雙方簽訂,不一定要到公共登記處登記。企業的合資行為不產生一個新的具有法人資格的企業。外資在秘魯建立企業或向秘魯公司的參股、合資等行為都要到外國投資與技術委員會(CONITE)登記。登記時除了遞上申請外,還要附上企業章程、注冊資本證明的復印件,如果是參股或合資,需附上合同復印件。
企業、法人納稅登記號(RUC)納稅人登記號由國家稅務管理總監署(SUNAT)頒發,用來記錄和識別企業的納稅情況。企業到稅務總監署領取稅號時,要附上企業章程,并填寫總監署預先發放的表格。
(三)經濟特區法
與經濟特區有關的法律主要有第112-97-EF號最高政令、第842號議會授權法令、第864號議會授權法令和26953號法律。1996年,秘魯政府宣布成立伊洛-馬塔拉尼-塔克納發展軸心和出口加工貿易和服務中心,西文簡稱CETICOS。在伊洛和馬塔拉尼兩港進出的貨物可以享受10%的優惠稅率,有效期15年。同時,撤除1996年1月頒布的禁止進口舊汽車的法令。同年10月,宣布北部派塔-皮烏拉-蘇利亞納-通貝斯成立出口加工貿易服務中心,享受同樣的稅收優惠。后來根據26953號法律,又成立了洛萊托出口加工貿易服務中心。根據上述法律的規定,CETICOS是具有海關特殊監管性質的特定區域,其目的是建成經濟發展中心。
二、稅收政策
秘魯對稅收是分別立法的,有關法律很多,主要稅法有《所得稅法》(第774號議會授權法令)、《稅法典》(第816號議會授權法令)、《海關關稅法》(第809號議會授權法令)、《普通銷售稅和消費選擇稅法》(第821號議會授權法令)等法律。主要稅種包括:
(一)關稅
關稅分為兩個檔次:12%和20%。對機械設備和零配件等本國不生產或產量滿足不了國內需求的產品征收12%的關稅,對紡織品、服裝等與本國產品形成競爭的產品征收20%的關稅。對若干農產品及其加工品的進口征收5%的附加關稅。
(二)所得稅
每年征收一次,對象是秘魯國境內的自然人和法人的收入以及境外企業或個人來源于秘魯的收入。對企業征收純收入的30%,對年收入156 600新索爾(相當于44 742萬美元)以下的自然人按15%的稅率征收,超過該金額的部分按30%征收。
(三)特別資產稅
一次性征收,1997、1998年為企業凈資產額的0.5%,1999年規定的稽征稅率為0.2%,可分9次繳納。企業繳納的特別資產稅可用來沖抵所得稅。
(四)普遍銷售稅
屬增值稅性質,征收對象是秘魯境內動產的銷售、有償服務、建筑工程和進口商品。稅率為16%,加上與它合并征收的市政管理費,共計18%。出口商品或服務不在此項納稅之列。
(五)消費選擇稅
對下列商品的生產者或進口者征收:石油產品,根據不同品種每加侖1~2.6索爾不等。烈性酒10%,汽水12%,啤酒30%,新汽車20%,香煙 25%,舊汽車45%。
(六)礦山使用稅
對從事礦藏開采的企業征收,每公頃每年征 2 美元。我國首鋼在秘魯擁有600多平方公里鐵礦山,每年繳納礦山使用稅14.15萬美元。
(七)地方政府稅收
1.地產稅,根據地產價值高低分別征收 0.2%、0.65%和1%。
2.不動產轉移稅,凡轉移 25 000 美元以上的不動產交納3%。
3.購買出廠3年以內的汽車交納1%的購車稅。
4.博彩稅,征收對象是抽獎等公共賭博性質的活動。
5.演出稅,按照門票價格向所有非體育運動的表演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