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了抗旱保水劑對小麥和楊樹的持續效應,結果表明,保水劑具有保持和提高土壤含水量的作用,能夠促進小麥根系和植株生長,使千粒質量增加0.8~5.2g,當季小麥增產18.9%,第二季增產8.9%;保水劑使楊樹的3年胸徑比對照增加40%~66%,株高和樹冠也顯著高于對照。
關鍵詞:抗旱保水劑;小麥;楊樹;持效性
中圖分類號:S31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6500(2008)03—0037—03
抗旱保水劑是一種具有較強吸水能力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反復吸水,緩慢釋放的特性,能在作物根際建立微型土壤水庫,對提高土壤蓄水保水和供水能力,促進作物均衡生長具有重要作用。筆者研究了抗旱保水劑對小麥和楊樹生長的持效作用,為推廣應用保水劑提供依據。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試材料
抗旱保水劑:選用河北唐山博亞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白金子”保水劑和德國德固薩公司施可保保水劑。
作物品種:小麥品種為中旱110、京冬8號;楊樹品種為歐美楊107、三倍體速生楊。
1.2 試驗設計
1.2.1 保水劑對小麥生長的持效性研究 試驗在靜海縣靜海鎮進行,設2個處理:(1)底施博亞“白金子”保水劑15kg/hm2;(2)空白對照。同田對比,小區面積2000m2,試驗周期2004年9月—2006年6月。當季小麥管理:2004年9月23日播種,品種為中旱110,保水劑與細土混勻撒施,每公頃底施過磷酸鈣450kg,二銨300kg,拔節期追施尿素150kg。全生育期降水113.4mm,澆4次水,2005年6月6日收獲。第二季小麥管理:2005年10月2日播種,品種為京冬8號,施肥同2004年。全生育期降水53mm,澆3次水,2006年6月9日收獲。
1.2.2 保水劑對楊樹生長的持效性研究 保水劑與對照比較楊樹生長的持效性試驗在靜海縣陳官屯鎮進行,設2個處理:(1)博亞“白金子”保水劑,50g/穴;(2)空白對照。同田對比,每處理各100株。楊樹品種為歐美楊107,試驗周期2002年9月—2007年5月。
不同用量保水劑對楊樹的持效性試驗在靜海縣農業示范圍區進行,德國施可保保水劑,設2個處理:(1)40g/穴;(2)20g/穴,同田對比,面積46669m2。時間為2003年3月—2007年5月,楊樹為三倍體速生楊,675株/hm2。
2 結果與分析
2.1 保水劑對小麥生長的持效性
2.1.1 保水劑對當季小麥生長的影響
(1)對小麥冬前和返青生長的影響。據調查,保水劑與對照比較,冬前主莖葉片沒有明顯差異,但分蘗與次生根增加。小麥提早2~3d返青,單株分蘗、葉齡指數、總莖數及次生根均有增加(表1)。

(2)對當季小麥植株性狀與產量的影響。試驗顯示,保水劑處理小麥后期葉片保綠性突出,直觀可見,主要表現在株高、千粒質量和產量三個方面。株高比對照增加18.5%,以穗下節增加顯著,平均增加5cm。千粒質量比對照增加5.2g,增加11.9%,生物產量增加16.9%,籽粒增產18.9%(表2)。保水劑處理籽稈比為1:1.6,對照為1:1.51。

2.1.2 保水劑對第二季小麥生長的持效作用
(1)對春季土壤含水量的影響。經測定,保水劑處理后土壤含水量比對照增加0.8~4.6個百分點,尤其是小麥抽穗期(5月9日)和灌漿后期(6月1日、6月7日)較為顯著,體積質量有降低趨勢(圖1、圖2)。結果表明,保水劑對蓄存冬春雪雨以及改善土壤結構具有一定作用。

(2)對小麥冬前和返青生長的效應。保水劑處理后小麥冬前分蘗與次生根較對照增加明顯,春季旱情持續的情況下,新生分蘗、次生根均有增加,總莖數增加8.7萬個/hm2,與上年結果相同。
(3)對小麥植株與產量性狀的影響。試驗表明,保水劑處理的植株與對照相比,長勢有差異:株高增加7.8cm,穗長增加0.35cm,單株綠葉數增加2片,單株葉面積增加19.7cm2,旗葉面積增加3.8cm2/株,單株不孕小穗減少0.55個,有效穗增加22.5萬穗/hm2,單株穗粒數增加0.8個,千粒質量增加0.8g,增產508.5kg/hm2,增產8.9%(表3)。2.1-3小麥施用抗旱保水劑效益分析每公頃小麥一次性底施保水劑45kg,投入1080元,兩年共增產1438.5g,節省1次灌水(375元),共增收節支1453.5元(表4)。

2.2 保水劑對楊樹的持效性
2.2.1 保水劑對楊樹生長的持效性 保水劑的作用于第2年開始持續顯現,每年春季樹芽萌動期比對照提早4~5d,株高和樹冠顯著優于對照。2005—2007年,胸徑分別比對照增加66.1%,52.4%,40.8%(圖3),株高增加2.5m,3.2m,3.5m,整齊度提高20%(表5),表明保水劑可促使樹木提早進入快速生長期。

2.2.2 不同用量保水劑對楊樹的持效性 試驗于2003年春季進行,4年平均結果表明,40g/穴處理胸徑年增長2.88cm,比20g/穴年增加0.25cm,生長速度提高9.5%(圖4)。表明不同用量保水劑對楊樹生長也有一定的持續效果。

3 結論與討論
(1)抗旱保水劑對小麥和楊樹具有顯著的持效性,第二季小麥春季土壤含水量提高0.8~4.6個百分點,籽粒當季增產18.9%,第二季增產8.9%。楊樹胸徑增加40%~66%,株高和樹冠顯著高于對照。
(2)分析表明,雖然小麥底施保水劑成本較高,但由于對土壤含水量和小麥生長的持效性明顯,因而可推廣應用。對楊樹而言,保水劑可促使其提早進入快速生長期,提前兩年成材,每年增加效益10125元/hm2,因此,也可以大面積推廣應用。
(3)保水劑的作用是將水分匯集在根際周圍,建立土壤微型水庫,進而促進根系和植物正常生長,這種效應在半干旱地區較為顯著。
(4)保水劑應用必須具備一定的水分條件,其作用效果受到使用方式、土壤質地、水肥條件、氣候、灌水模式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在生產中應于其他農藝節水措施配合應用。
參考文獻:
[1]武繼承,鄭惠玲,史福剛,等.不同水分條件下保水劑對小麥產量和水分利用的影響[J].華北農學報,2007,22(5):40—42
[2]王漢民.劉松濤,曹雯梅,等.保水劑對土壤和棉花生長發育及產量的影響[J].華北農學報,2006,21(4):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