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的水晶品牌施華洛世奇(Swarovski)早為國人熟悉。嚴格來說它雖然并非一線奢侈品品牌,獨特的店面裝潢和貨品陳列卻可以讓人在琳瑯滿目的大百貨商場一眼辨認出來,比許多更昂貴、更精美的大牌都深入人心。然而關于施華洛世奇,人們卻常有許多誤解: 比如它是一間位于奧地利的公司, 生產的是水晶,它的商標是一只深深低垂著頸子的優雅天鵝。在21世紀的大商場里,人們能看到的施華洛世奇始終是深藍底色上方正的字母,熠熠生輝的首飾、擺設、高腳杯、吊燈。然而歷史上的施華洛世奇,幕后的施華洛世奇,工廠里的施華洛世奇……究竟是什么樣子?
水晶玻璃解惑
丹尼爾·施華洛世奇是奧地利猶太人,經營著一間玻璃店。1892年,在他30歲那年,他申請了一項電動玻璃切割機的專利,有效地擴大了自己的生意。1895年,他在奧地利的瓦騰市正式注冊了Swarovski水晶玻璃生意。他選擇這個地方的原因是瓦騰有著豐富的水電資源,最適合耗能的電動玻璃切割機。

Swarovski的招牌產品不是水晶么?為什么創始人從事的是玻璃行業?這就需要從化學角度辨明“水晶玻璃”的真正成分了。
平常說的水晶,是指高純度的石英,晶體狀態的二氧化硅。在商店里可見天然水晶的原石,呈或大或小的六棱柱狀。水晶是堅硬的晶體,天然水晶雖然色彩紛呈,內部卻也往往有裂痕瑕疵。將天然水晶制成較小的首飾尚可操作,大件擺設費時費工,而且很難達到完全晶瑩剔透的效果。而玻璃是將大量的二氧化硅(比如海邊的砂礫)熔融后迅速冷卻,使成無定型狀態制成的。玻璃可以很容易地熔融,加入顏色,任意搓捏成形制成工藝品,但普通玻璃比水晶欠缺了一種似乎有靈魂的光澤。
Swarovski著名的“水晶玻璃”并非用水晶磨成,而是向熔融態的玻璃液體中加入適量的氧化鉛,以提高光線的折射率。這樣制成的玻璃,經過精確的切割、打磨,在強光下表面有流動閃爍的光輝,是普通玻璃所達不到的,因此稱為“水晶玻璃”或“鉛水晶”。水晶玻璃中的鉛含量可以達到35%,在30%以上最為閃耀。高的含鉛量也使水晶玻璃比普通玻璃容易切割打磨,且不容易形成阻礙光線自由通過的細小晶體。因此水晶玻璃在燈具、首飾和家品中被廣泛使用。比起昂貴的寶石半寶石和便宜玻璃和塑料,水晶玻璃的確是一種價廉物美的裝飾材料。
從玻璃到傳奇
制出閃爍性強的玻璃雖然是技術革命,卻并不是獨一無二的專利創舉。Swarovski如何將普通的水晶玻璃制品做成奢侈名牌?這與它投入的技術研發與市場公關有著極大的關系。Swarovski的幾種獨到專利技術使普通的鉛玻璃流光溢彩,華貴非凡。他們的水晶玻璃擺件設計亦獨具匠心,外觀雖然緊貼世界潮流新鮮動態,卻還保持著高雅絢麗的藝術內核。Swarovski也絕不放過任何一個建立品牌形象的機會,它在大眾心中永遠象是夜空里的閃亮明星。
要使成品熠熠閃耀,玻璃中的氧化鉛含量是一個因素,切割方式是另一個因素。正象鉆石五十八面的“標準”型切割可以最大程度閃爍火彩一樣,水晶玻璃也有它的最美切割。切割對水晶玻璃制品的影響尤其體現在大吊燈的水晶片上。不用說水晶片的獨特切割專利,是由Swarovski保持的。在Swarovski發明獨特吊燈水晶片切割之前,它還只是個獨特的水晶玻璃制造公司,同時銷售彩色釘珠飾帶;自從水晶吊燈專利申請以后,Swarovski逐漸走到舞臺的聚光燈下,成為奢華的代言人。 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的水晶大吊燈,便是Swarovski的出品。Swarovski開始與金碧輝煌建立起牢不可破的聯系。雖然在行業內保持著領先,Swarovski可從未放棄過在此領域內的革命和創新。 2004年,Swarovski又申請了一項專利水晶玻璃切割方式,使鉆石形切割和玫瑰形切割的光澤度得以提升。

水晶玻璃的制作和切割是Swarovski得以扎穩根基的第一步,成為世界級品牌,更靠了獨特的藝術設計、技藝精湛的工匠和日新月異的材料科技。Swarovski品牌店中那些精美閃耀的玻璃件擺設,表面總有一層彩虹般的色澤。其他品牌的水晶玻璃制品晶瑩通透或有過之,卻絕無的獨有彩虹光輝。這是因為Swarovski的水晶制品表面鍍了一層特殊的化學金屬鍍層,能在玻璃表面將白色的日光分解為紅橙黃綠青藍紫七色。這種彩虹鍍層Aurora Borealis是1956年Swarovsk與另一法國著名品牌Christian Dior合作的產物。除了彩虹鍍層以外,Swarovski還持有其它鍍層的專利,能在玻璃表面制造出不同的光彩變幻的效果。組合不同的鍍層,或同種鍍層重復兩次、三次,可以使成品光芒更亮。再加上展示柜里的射燈,營造出品牌店的獨有色調和氣氛。晶瑩通透五色流轉的水晶玻璃,其實完全跟水晶無關,是傳統玻璃制造和現代化學及冶金工業聯姻的產物。
1976年對Swarovski來說是重要的一年。這一年,它推出了世界第一款水晶玻璃純擺設飾品——一只可愛的水晶小老鼠。從此作為裝飾品的施家水晶之名開始遠遠勝于作為光學元件制造和公路發光設備的Swarovski之名。這只水晶小老鼠開創了珠寶首飾的新篇章,在案頭水晶擺設這一塊領域,從此穩穩插上了Swarovski的品牌大旗。Swarovski品牌店的構成也逐漸開始象我們今天熟悉樣子。
如今這個著名的水晶標志可見于世界各大都市的著名商業區,然而作為歷史悠久的歐洲知名品牌,Swarovski出名絕不只是靠宣傳,品牌公關也不止是開開記者招待會,拍拍商業圖片那么簡單。它的美是實實在在能讓消費者看到的。踏遍世界的旅游者,常能看到它的水晶在預料得到或者預料不到的角落,大放光芒,象一個巨大的神跡。
2004年,Swarovski贊助了紐約洛克菲勒中心巨型圣誕樹的裝飾。這棵北歐樅樹重達9噸,將近8米高。而頂端的一顆Swarovski水晶星就有10英尺闊,550磅重。圣誕樹亮燈儀式成為當年全美名流云集的事件,而這塊水晶星當然是聚光燈下最亮的亮點。令人驚奇的是:Swarovski將圣誕之星的一模一樣的復制品擺放在洛克菲勒中心門前,任游客參觀,感受水晶的一流品質,以及非凡的設計和切磨鑲鍍工藝。最后還制作了微型洛克菲勒中心模型,連同這棵巨型圣誕樹和Swarovski之星的微縮仿制品,使游客可以將這一微觀奇景帶回家。點亮Swarovski圣誕之星至今為止已經持續3年,看來將成為美國的一項新傳統。
2007年夏,Swarovski與荷蘭菲利普公司合作,推出“動感水晶”系列,生產水晶鑲嵌的USB閃存記憶棒和外掛式耳機。這款鑲滿水晶的心形記憶棒甫一出臺便贏得了時尚界和計算界的雙重關注,簡直彩聲雷動。成長在平等意識下的新時代女性,既保持了女性對時尚設計的獨特敏銳觸覺,又渴望裝飾物具有完全的實用性。Swarovski與菲利普的聯合設計,正完美地符合了這一購買力強大的消費群體的渴望。在電子產品的外殼上進行水晶鑲嵌,雖然并不是什么高難度的工藝挑戰,但是要同時兼顧實用性和美觀,設計者們必須將許多普通擺設不會面對的日常情況考慮進去。電子產品的外殼材料,也是Swarovski的設計很少需要面對的。
“動感水晶”系列包括兩款 USB記憶棒,一個是心形,一個是鎖形;和兩款耳機,耳機背面鑲嵌獨粒頭鉆石型切割大粒Swarovski水晶。USB記憶棒均有1G存儲,售價179美元;耳塞型耳機99美元,掛耳式耳機129美元。這個價位也是貴價時尚與廉宜電器的完美結合。施華洛世奇在電子世代人群中的品牌形象牢牢建立起來了。
獨特的材質,出眾的設計和高調但優雅的公關,Swarovski奇作為奢侈室內裝飾品和首飾的品牌百年彌新的商業成功秘訣。這秘訣說穿了不稀奇,可是真正能幾十年如一日完美做到的寥寥無幾,怪不得Swarovski穩踞名牌龍虎榜。
品牌故事
Swarovski的商標——白天鵝廣為人知,但白天鵝做施華洛世奇的商標只有短短20年。1988年以前,Swarovski的商標乃是edelweiss,即“音樂之聲”男主角唱過的“雪絨花”。因為“音樂之聲”電影在奧地利拍攝,因此很多中國觀眾都以為雪絨花是奧地利獨特的花。其實雪絨花遍布歐洲,從西班牙到保加利亞都有生長,但以奧地利與瑞士兩國對此花最情有獨鐘。也許因為瑞奧兩國之間千絲萬縷的歷史和文化聯結,Swarovski感覺雪絨花不夠有獨特效果,因此將之改成白天鵝。
之后20年,白天鵝標志如此深入人心,這個改變有時導致一 些歷史題材文藝作品“穿幫”。比如2004年的音樂電影“歌劇魅影”, Swarovski贊助枝形水晶吊燈,電影鏡頭中也有Swarovski的店鋪出現。然而鏡頭中的店面標記,居然也是白天鵝而非雪絨花。

如今是世界知名的大品牌Swarovski,它的起源——奧地利的瓦騰相比而言卻是個并不著名的小地方。1995年,瓦騰市成立了著名的Swarovski水晶博物館。每年旅游者們從世界各地慕名而來,看Swarovski在這一百多年來創造的水晶藝術的歷史。迄今為止,已經有七百萬游客參觀過這間博物館。參觀者驚異地發現,水晶博物館并不是想象中歐洲的老屋,蒙塵的收藏,古代的生銹手工工具。施華洛世奇博物館是個充滿現代感的地方——表示施華洛世奇的水晶藝術是超越時空的。
家族樹
Swarovski不僅是一個水晶品牌。因為它的創始人是玻璃加工制造商而非時尚設計師,這個品牌注定了奢侈品和首飾的制作僅僅是公司業務的一個方面。
Swarovski旗下有幾個子公司。Tyrolit:經營玻璃切割與蝕刻工具;Swareflex:經營反射與發光涂料和公路標記;Signity:經營合成寶石;Swarrovski Optiks:經營光學元器件。
其中的Swarovski Optiks成立于1949年,挾母品牌的華麗之名,實則經營各種精密光學儀器,包括從小到大各種型號的雙筒望遠鏡、天文望遠鏡、步槍或狙擊槍使用的瞄準鏡,數字攝影相機,以及各種配件如三角架鏡頭清潔用具等。
作為一間成功的歐洲公司,Swarovski充分意識到走在世界思潮的前面才是經營致勝的王道。因此在環保潮流席卷世界的今日,施華洛世奇已經搶先一步,開發了多種為野外環境觀察者使用的光學器材,并慷慨贊助許多與全球生態環境保護有關的項目。這些措施不僅使Swarovski一洗環保人士所不喜的奢華氣息,更變相為公司家族的產品做了廣告宣傳。
雙筒望遠鏡和便攜大型望遠鏡,是觀鳥者和觀察其他野生動物不可缺少的設備。在未經人類開發利用的濕地上,或是廣闊的非洲無人區,飛禽走獸自由自在地活動。要想觀察到他們的行蹤而不驚嚇動物,只有從極遠處用望遠鏡才能實現。近朱者赤,Swarovski Optiks也積極投身并主動經營很多環保項目。在奧地利的March Auen自然保護區,Swarovski注資支持當地組織建造人工白鸛鳥巢,使白鸛因為居住區面積縮小而引起的家園危機得以緩解。在非洲只剩下幾千頭的黑犀牛大部分由國家公園繁殖,目前僅有一小群居住在納米比亞的自然保護區。為觀察和保護這些黑犀牛,Swarrovski Optiks捐助了大量光學儀器如單筒和雙筒望遠鏡等,并捐資興建更多的水塘,使黑犀牛得以飲水納涼。
Swarovski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杰出的設計,因此公司的經營者意識到 藝術人才的培育對品牌的現在和未來至關重要。因此培養發掘一代又一代的珠寶和擺飾設計師,是Swarovski品牌經營的一貫重點。Swarovski的子公司,以制作半寶石為主要業務的Swarovski Signity曾經在意大利的佛羅倫斯的一所藝術設計學校組織過一次活動:選拔出來的六十名學生要為他們心目中最屬意的好萊塢明星,在世或去世的均可,用 Signity出產的半寶石,設計一件首飾。其中16件由贊助廠商提供材料制成成品,6個最好的設計得到物質獎勵。這16件作品在一個慈善晚會上被拍賣,所得的捐款均用于資助為流浪兒童提供庇護和環境保護機構。
水晶的世界是晶瑩閃耀的美的世界。然而在美麗的背后,是無數化學、工程、工匠和時尚界人士時間跨度上下超過一百年的通力合作。Swarovski保留著傳統工藝的堅強內核,又跟隨時代潮流發展相機而動,從不憚加入最新潮的元素和最精尖的工藝,更順應世界消費觀念的轉變而迅速轉變,奢華與環保,時尚與慈善的概念齊頭并進。有著這樣堅定而靈活的經營策略,無怪Swarovski數十年來都保持著水晶品牌第一的威望,而且看起來還會繼續保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