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審計準則的頒布,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的確立,都將促進我國會計師事務所行業專門化的發展。從審計服務供求兩方進行經驗分析,以驗證中國審計市場是否需要專門化經營。結果顯示,行業專門化水平的提高能夠給事務所帶來審計收費溢價,同時也能給投資者提供高質量的審計服務。另外,研究還發現,在我國審計市場,事務所行業專門化經營具有“非常快”(very fast)的學習效應,能顯著提高審計質量,說明我們應當大力、廣泛推廣事務所的專門化經營,這也為我國事務所如何做大做強提供了有益的途徑。
關鍵詞:行業專門化;審計收費;審計質量
中圖分類號:F23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7217(2008)01-0078-07
一、引 言
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在“中國會計審計準則體系發布會”上,頒布了48項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在我國所有會計師事務所正式執行。新的審計準則借鑒了IAASB2003年新出臺的審計風險準則,全面引入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這標志著適應我國市場經濟發展要求,與國際準則趨同的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體系正式建立。
筆者認為,新審計準則體系確立的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將對我國會計事務所的執業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譬如,審計準則1211號要求審計工作要“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被審計單位所在行業的業務性質或監管程度是否可能導致特定的重大錯報風險,考慮項目組是否配備了具有相關知識和經驗的成員。”審計準則1231號還要求,注冊會計師需要依據針對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結果,確定重點審計領域,設計和實施控制測試和實質性測試。可見,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對會計師事務所在特定行業的執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事務所更多地掌握客戶的行業知識。由此,我們認為,新審計準則的頒布將促進我國會計師事務所行業專門化的發展。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