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聞出版總署圖書出版管理司公布了2007年啟動的全國教輔圖書大檢查,對華文出版社、崇文書局、嶺南美術出版社等19家出版編校質量不合格教輔讀物的出版社下發了行政處罰決定書。對出版質量差錯率在萬分之五以上問題圖書收回,開出1萬元罰單。從抽查的138種圖書統計,教輔圖書的合格率為84.7%。近年來,教輔圖書一直是編校質量不合格“重災區”,也是歷年檢查的重點,但質量并不容樂觀。教輔圖書市場豈是一個“亂”字了得。本文作者身為教育研究者,為根治教輔圖書市場亂象開出了一劑良方。
全國中小學教輔圖書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它是教材市場的幾倍,如果一個省的教材市場每年有10億碼洋,那么,這個省中小學教輔圖書至少有20億碼洋以上,而且,因為中小學教輔圖書編寫出版前期投入沒有教材大,限價沒那么死,利潤空間較大,一般毛利都在20%以上,如果是盜版書,其利潤就更高。巨大的市場份額和利潤,使各路人馬鋌而走險,市場競爭相當激烈,加上現行的中小學教輔圖書市場管理不規范、不科學,甚至嚴重脫離實際,導致中小學教輔圖書的出版發行行業矛盾重重,情況錯綜復雜,問題相當突出。
教輔市場:低劣、拼湊、抄襲多
我們的基礎教育發展不均衡,高等教育不普及,優質學校還遠遠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要上好的初中、高中、名牌大學還得通過激烈的考試競爭,有考試就必有應考,學校、教師和學生就會有競爭的壓力,學校和教師不是要求勤學苦練人生發展有用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是要勤學教輔里面的應試知識,苦練教輔里面的練習題、模擬題,以期用教輔資料來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和和學校升學率,因為課程標準和教材是一樣的,但應試的訓練卻各有不同。面對殘酷的教育現實和巨大的社會需求,在現行的教育教學體制下,教輔圖書是堵不死的,過重的學生課業負擔也將是長期存在。一些質量較好能與教材教學同步的教輔還是必要的,甚至要客觀存在相當長的時期。
雖然目前教輔圖書品種繁多,浩如煙海,但大部分教輔圖書彼此抄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原創的精品少之又少;有的打著新課標的旗號,換湯不換藥,內容陳舊不堪,對教學不但沒有輔助作用反而起負作用;有的是個體書商買書號操作出版,找幾個根本不懂新課程教學的人剪刀加漿糊,拼拼湊湊,快速高產,內容質量低下,導致市場上充斥著大量的邊遠地方或什么建筑、環境、婦女等非教育專業出版社出版的教輔。因為教輔圖書有書號有書稿即可出版印刷,無須像教材那樣要經教育行政部門編寫立項和審查。有的號稱是精品,按新課程、新標準和新理念來編,編出的內容卻非常可笑:把新課標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三維目標割裂開來,分三塊內容來編寫,根本不理解三維目標是統一的有機體和豐富的內涵,生編硬造。更嚴重的是,假冒偽劣和盜版的教輔橫行霸市,充斥校園,誤人子弟。這些低劣的教輔圖書為什么能堂而皇之出版且有巨大的市場?為什么種種低劣或盜版的教輔圖書卻能進到學生的書包?為什么盜版盜印教輔圖書的案件越查越多?印刷這些禍害后代的劣質教輔圖書每年又要浪費多少木材資源?
整個教輔出版突出問題是缺乏整體規劃和政策扶持,分工不明,管理不嚴,良莠不分,一片混亂。
教輔發行:統放并存 莫衷一是
教輔圖書的統與放是對立統一的關系,“統”是指由各級教育部門統一目錄推薦、統一組織征訂和統一發行渠道,“放”是指完全放開,把教輔圖書當作普通圖書完全按市場原則經營,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不得推薦指定。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教輔圖書經歷了統訂統發、完全放開和統放并存的過程,這幾年教輔圖書的出版、發行和使用,對教育部門的監督管理非常嚴格,從2001年起國家發改委、新聞出版總署、教育部和各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就下發了十幾個文件,試圖管住各級教育部門統一推薦和組織征訂教輔圖書,但始終沒能管住教輔圖書市場那只看不見的手。如新聞出版總署、教育部印發的《中小學教輔材料管理辦法》(新出聯[2001]8號)第三條規定:“禁止將一切形式的教輔材料編入《中小學教學用書目錄》。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其他部門不得以任何形式強迫學校訂購、中小學校不得組織學生購買、發行部門不得向學校征訂或隨教材搭售一切形式的教輔材料”。在《中小學教輔材料管理辦法》實施意見(新出聯[2001]26號)第七條中又規定:“各級教育部門及中小學校不得以任何形式組織學生購買《中小學教學用書目錄》以外的圖書;圖書出版、發行部門不得強迫學校組織征訂或隨教材搭售中小學教輔材料類圖書。”發改委、新聞出版總署、教育部《關于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小學教材管理體制改革意見的通知》(新出聯[2002]13號)第二條再次重申:“教輔材料一律不準編入《中小學教學用書目錄》。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其他部門不得以任何形式強迫學校訂購、中小學校不得組織學生購買、發行部門不得向學校征訂或隨教材搭售一切形式的教輔材料。”金牌12道,規定不可謂不嚴厲,但仍然沒有管住教輔圖書市場混亂的局面,教輔附加在學生身上的課業負擔和經濟負擔依然居高不下,學生書包里書桌上良莠混雜的教輔圖書越來越多。那么目前教輔資料是如何進入學校課堂的呢,渠道無非有下面幾種:
1.少數地方教育部門仍然在統一推薦和統一組織征訂,新華書店或書商發行。
2.主渠道新華書店大量向學校獨自征訂發行教輔或隨教材搭售。
3.二渠道如各路個體書商直接向學校推銷發行教輔。
4.學生和家長在學校或老師的“指引”下到書店、公司購買。
5.學生或家長隨意到市場購買。
許多違規征訂教輔圖書的案件顯示,學校、教師、書商、發行部門四者之間往往結成利益聯盟,指定學生或家長去購買書商、發行部門推銷的教輔版本。于是,每到學校開學,鋪天蓋地的各種教輔訂單涌向學校,教師班主任忙于收書款;城市里教輔書店里排起了“長龍”,費時費精力。面對良莠難分的教輔,學生和家長沒有能力識別什么是優質的、什么是對學習有幫助的、什么能與教材同步,無奈之下家長還是相信教育主管部門,希望仍然由教育教學管理部門統一推薦和統一征訂,這樣家長們既省事又省錢。
這幾年,教輔市場的統與放一直處于并存狀態,目前,統,教育部門不能理直氣壯,也未必統得起來,因為國家部委規定教輔不得編入《中小學教學法用書目錄》,各級教育部門不得統一推薦和不得統一組織征訂,導致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面對混亂的教輔市場嚴重影響教學質量局面,面對老百姓的怨聲載道束手無策。統,可能保證內容質量和正版,方便了家長,減輕了負擔,但也有可能肥了個別教育部門的干部;放開,亂象叢生,質量沒保證,折騰了老百姓,增加了負擔,也有可能害了一批校長、老師和發行部門經理,肥了一批書商,滋生商業賄賂。脫離實際的政策,出發點和效果往往不能一致,想用幾個部委的紅頭文件堵住教輔的泛濫更加是不現實,因為巨大的教輔市場需求是客觀存在,全國幾十萬所中小學校,幾個億的學生,根本堵不死,管不住。情況如此不堪,矛盾如此尖銳,哪些高高在上的管理者們是否應該回到殘酷的現實中來,調查研究,直面問題,真正從執政為民和三個代表思想的角度,認真反思我們的教輔圖書出版發行的現行管理制度是否有效,是否切實可行,是否實事求是。
制度重建 興利除弊
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的社會,要求我們用科學的態度,重新審視我們當前的教輔圖書的出版、選用和發行管理制度,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地進行制度創新和探索,尋求科學的良策,構建和諧的規范的教輔圖書市場環境。
1.加強出版管理,從源頭上規范教輔圖書市場。
建立選題聯審制度。改革目前教輔圖書選題審批制度,建立專家審議與行政審批相結合制度,設立教輔圖書審議專家庫,組建由教育教學、出版、發行業專家組成教輔圖書專家審議委員會,行政審批教輔圖書選題前,經過專家委員會審議,由專家委員會提出該項選題的內容科學性、出版必要性和市場前景意見,根據專家審議意見進行行政審批,多數專家反對出版的選題,新聞出版行政主管部門不予審批。
科學分工制度。根據出版社的任務、編輯力量和學科背景,嚴格教輔圖書的出版分工,重新確定教輔圖書的出版社,并向全社會公示,讓全社會都知道哪些出版社可以出版教輔圖書,哪些出版社出版教輔圖書質量沒有保證。凡是沒有被分工出版教輔圖書的一律不得出版教輔圖書,違者停牌或吊銷牌照。
專用書號制度。目前教輔圖書泛濫成災與書號管理不嚴有關,建立教輔圖書書號專用制度,分類使用書號資源,控制教輔圖書書號審批數量。國內書號可以考慮專門設計一種容易識別的教輔圖書專用書號,每個教輔圖書出版社限量使用,從書號管理上嚴格控制教輔圖書的泛濫出版,從源頭上規范教輔圖書市場。
2.加強選用管理,從教學環節上規范教輔圖書市場
建立科學的審定推薦制度。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是政府組成成員,要讓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起政府的監管責任,面對目前教輔圖書市場混亂局面,必要的政府干預是非常需要的。要建立教輔圖書政府審定推薦制度,由國家和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設立教輔圖書審定委員會,組建教輔圖書審定專家庫,由學科專家、教研員、一線教師、教育行政人員、出版專家等組成教輔圖書審定委員會。每年出版社報送審當年出版的教輔圖書,由教輔圖書審定委員會從內容質量、教材教學適應性和有效性方面進行審定,審定通過后向全社會推薦,但不指定供貨發行商,預防教育行政部門與發行商發生利益關系。
建立教輔圖書審定目錄公示制度,增強監督透明度。凡是經國家或省審定通過向全社會推薦的圖書,每年分春秋兩批在全國或全省新聞媒體上公示書名、版本、價格,讓全社會的人特別是教師、學生和家長都知道,哪些科目教輔圖書版本是經過政府審定通過的,哪些是有質量保證的,哪些是教學上有用有效的,用正規的中小學教輔圖書武裝和引導市場,引導使用,發揮主渠道作用,正面阻止假冒偽劣和盜版教輔進入課堂。同時,讓社會參與監督,監督政府的管理,監督學校的選用,有一個老百姓投訴和仲裁的管道。
建立民主、科學的選用制度。市、縣成立教輔圖書選用委員會,由特級或高級教師、家長學生、教研員、教育行政、紀檢監察、社區等代表組成,由教輔圖書選用委員會按民主程序和票數高低決定選用版本。市級教輔圖書選用委員會從省審定推薦的教輔圖書目錄中選定若干套供縣區選用,縣級教輔圖書選用委員會從市里選用推薦的教輔圖書目錄中選定若干套供學校和學生自愿選訂1套。凡是經過國家和省審定推薦、當地教輔圖書選用委員會選定的教輔圖書,學校可以統一組織征訂,并要讓利給學生。這樣,加強教輔圖書選用管理和監督,堅決從教育內部和教學環節抑制教輔圖書的泛濫和過重的負擔。
3.加強市場管理,從經營環節上規范教輔圖書市場。
建立圖書分類教材經營許可制,把教輔圖書從普通出版物中分離出來,將政府審定推薦的教輔圖書歸入中小學教學用書,設立教輔圖書專營許可制度,有教輔圖書專營許可證的圖書發行商可以向學校發行政府審定推薦的教輔圖書,凡是沒有教輔圖書專營許可證的書商一律不得向學校征訂發行教輔圖書,從經營環節下猛藥,規范教輔圖書市場秩序。
加強教輔圖書價格政府調控,凡是經省審定推薦向全社會公示的教輔圖書實行政府指導價,由政府核準價格,凡是沒經省物價主管部門核準價格的教輔圖書一律不得統一組織征訂,從價格管理上把學生過重的經濟負擔減下來,讓正規的教輔圖書回歸到一個合理的利潤空間。
嚴厲打擊盜版,保護知識產權,打造教輔圖書精品。教輔圖書實行審定制度和專營制度后,正版教輔圖書的利潤會更小,同時,教輔圖書的品種和數量會下降,導致盜版會更加猖獗。要保證正版教輔圖書的一定發行量,讓正版圖書有一定的利潤和資金去打造精品,使教輔圖書建設進入一個良性的循環,就必須加大力度堅決依法打擊盜版。目前,教輔圖書泛濫成災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正版教輔圖書知識產權得不到保護,盜版橫行霸市,正版教輔圖書由于成本較高、供貨折扣較低的原因,難以參與市場競爭,使得正版教輔圖書的生存艱難。
只有進行制度重建,加強中小學教輔圖書出版、選用、發行環節的規范化科學化管理,采用政府干預、引導與市場經濟相結合的手段,統放有度,疏導并用,進行教育、出版行政與制度的綜合治理,才能有效規范中小學教輔圖書市場,維護正常的中小學教學秩序。